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面对越来越强的北境边患,地处北方的战国三雄——秦国、赵国、燕国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修筑了各自的长城,来抵御草原骑兵的侵扰。它们不惜成本地修筑长城,无声地向后人证明:胡人的威胁真的很大。
白登山前后:两个世界的战与和
分处长城两侧的草原和华夏,似乎正在进行一场整合的军事竞赛,到底是草原上的“诸胡”率先实现整合,形成一个统一的草原帝国,面南背北,俯视华夏呢,还是战国七雄率先完成整合,形成一个统一的华夏王朝,君临天下,傲视北境呢?
“六王毕,四海一”,秦国领先一步,完成了统一华夏文明圈的重任,变成了秦朝。
秦始皇根本没有喘息的时间,他必须立刻解决实力不断增强的胡人的威胁,尤其是卧榻之侧的强敌——匈奴。
大将蒙恬在攻破了六国中最后一国——齐国之后,立刻领取了向北攻击的新任务,带领30万大军攻向河套地区,也就是黄河的“几字弯”位置。虽然今内蒙古河套地区较为干旱,甚至还分布着毛乌素沙漠和库布齐沙漠,但是在秦朝的时候,那里是丰美的草原地带,不论对于匈奴还是秦朝,都是一块肥肉。匈奴人一度占据了河套地区,与秦都咸阳相距不远,对秦朝的威胁极大。
而如果秦朝占领了河套地区,就能够拥有一大片牧场,骑兵所需的马匹将有粮草保障。战国时期,战车已经逐步退出了军事舞台,代之以灵活机动的骑兵和组织严密的步兵。从那时起的中国整个冷兵器时代,骑兵都是北方争霸战中的决定性军事力量。
当时尚未统一整个草原的匈奴还不是蒙恬大军的对手。挟歼灭六国的余威,秦军顺利拿下了河套地区,匈奴首领头曼单于只能带着部众向北退却,避让秦军兵锋。然后蒙恬将昔日秦国、赵国、燕国修筑的长城连成一线,构筑起一条绵延万里的防御工事,把包括匈奴在内的各个草原政权挡在华夏王朝的外面。
如前所述,骑兵在草原上飞驰是很方便的,匈奴可以很容易集结起自己的骑兵,在河套地区与秦朝作战。反观秦朝,要从中原地区把步兵军队调集到河套地区就比较困难了。为了消除调动军队的缺陷,在继万里长城之后,秦始皇又高瞻远瞩地下令修建了一条秦直道。秦直道从秦都咸阳城附近的甘泉宫出发,向北一直延伸到今包头市西南的九原县,穿越整个鄂尔多斯地区,抵达河套地区的边境线。修筑秦直道就为了方便调动军队,威慑和打击匈奴。一旦塞外有事,浩浩荡荡的秦朝大军便可以从都城咸阳城附近整军前进,直达边塞。
其实,这条通往北部边境的秦直道,只是秦朝建设的交通网络的一条而已。秦朝以都城咸阳城为中心,向外辐射,修建了大量叫作驰道的国家级道路,把都城和天下其他郡连接起来。根据文献记载,秦朝统一天下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20年,驰道就已经连接了东方的燕、齐,南方的吴、楚,而且一直通到了沿海地区。驰道有固定的宽度,沿途还种植了青松,道路外侧用铁锤夯实。
秦始皇坐着马车五次巡游天下,就是行走在这些沟通了全国的驰道上的。所以,大秦帝国并不只有防御外敌的万里长城,它还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帝国是什么?帝国就是交通!
庞大的帝国必然有庞大的交通网络做支撑,如此才能快速调集军队,维系疆土;如此才能让中央的政令通畅地抵达国家的每一个角落,号令四方;如此才能让商人便捷地贩卖天下货物,促进经济发展。
长城两侧,草原与华夏的这场整合竞赛中,华夏率先撞线,统一天下的秦朝面对北方草原上尚未统一起来的各个游牧政权,拥有强大的国力优势,以万里长城和秦直道为骨干的北方防御工事看上去固若金汤。这样的局面如果持续下去,草原游牧政权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儿。
可惜,竞赛才刚刚进行了第一轮,后面还有许多轮呢。
当时的草原上,政权格局是这样的:月氏、匈奴、东胡在长城地带以北的草原上从西到东依次排列,这几个草原政权很可能在秦朝统一华夏之前就已经形成了。当然在它们身后的更北方的草原深处,很可能还有其他一些草原政权存在,只是与战国七雄不接壤,缺乏相关史料。
匈奴地处华夏正北方,是首当其冲受到秦朝正面打击的一方。在蒙恬大军的压迫下,匈奴丧失了原本属于他们的河套地区的大片牧场,国力大损。按照司马迁的《史记》的说法:“东胡强而月氏盛”,不仅长城南面的秦朝惹不起,匈奴两侧的东胡和月氏的实力也隐隐凌驾于匈奴之上。
就在匈奴政权岌岌可危之时,迎来了一位草原雄主,彻底改变了草原乃至于东亚的政治格局。
他就是冒顿。《史记》对冒顿登场的描写,犹如一位盖世英雄下凡。冒顿本是匈奴的太子,但是他的父亲头曼单于不喜欢他,把他送到月氏当人质,然后又率兵攻打月氏,希望月氏迁怒冒顿,将他杀死,好让小儿子成为太子,此举真是令人怀疑头曼单于是不是冒顿的亲爹。没想到冒顿逃回了匈奴,头曼单于只好不情愿地给他一个万骑统领当。万骑是匈奴的军事单位,匈奴号称有24个万骑。有了自己的队伍后,冒顿培养起一支忠于自己的力量,杀死自己的父亲和一干兄弟,自立为单于。
此后冒顿东征西讨,向东消灭了东胡。《史记》对此有非常文学化的描述,东胡轻慢冒顿,依次向匈奴索取名驹、美女和土地,冒顿视名驹和美女为无物,都送给了东胡。在放松警惕的东胡再次索取土地时,冒顿奋起反抗,率领早已怒火中烧的匈奴将士,突然发动袭击,一举击破东胡,杀死东胡王。
然后,冒顿向西赶跑了月氏;向北降服了浑庾、屈射、丁零、鬲昆、薪犁等一大帮草原政权;向南吞并了楼烦,甚至趁机夺回了被蒙恬大军侵占的河套地区。至此,莫顿统治下的匈奴基本上完成了北方草原的统一,号称“控弦之士三十余万”。
冒顿能够在草原上纵横驰骋,毫无顾忌地东征西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来自华夏的压力短暂地消失了。曾经让匈奴望风而逃的秦朝在秦始皇死后天下大乱,根本无暇关注草原上发生了什么。
从时间上看,秦始皇死于公元前210年,而冒顿刚好在此后一年,即公元前209年杀父自立,启动了自己的草原霸业。华夏大乱给了匈奴短暂而宝贵的历史机遇,虽然只有那么几年的时间,刚好让冒顿抓住了。
在草原与华夏的整合竞赛中,胜利的天平开始向草原一方倾斜。短短的几年时间,冒顿就基本统一了整个北方草原,而华夏的汉王刘邦与楚霸王项羽还在殊死搏斗。公元前202年,刘邦终于击败了项羽,建立了汉朝,定都长安。经过短暂的乱局后,长城之南的华夏终于再度统一了。然而秦末华夏这短暂的乱局竟然是如此致命,刚扳倒宿敌的刘邦立刻就感受到了凛冽的北境“胡风”。
关于北方草原为何在秦并六国之后很快也出现了整合,有很多解释。比如,有学者认为,正是华夏的大整合促进了草原的大整合。秦国吞并了六国后,以万里长城的形式划定了农耕世界和游牧世界的边界,秦朝给草原的威胁迫使草原各个政权为了谋求生存而趋于整合。
这样的观点本质上是一种华夏本位的视角,认为是华夏主导了自身和草原的政治格局。可是从时间上看,冒顿统一草原的进程恰好是在秦末大乱的时候突飞猛进的,并不是在秦朝作为统一的政权向北施压的时候。
其实,草原多个政权自古以来就相互掠夺和征战,正如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的关系。不论是草的世界还是禾的世界,都经历了长时间的、群雄并起的战国时代,各个政权都致力于军备竞赛,全力加强自己的军事力量,与敌人生死相搏。从春秋到战国,华夏的战争越来越频繁,战争规模也越来越大。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当时草原上的情景也是一样的,史书所记载的匈奴攻破月氏和东胡的事件,同样是规模很大的战争。
炽热的战争火焰最终会烘焙出统一的帝国。所以,华夏和草原在相距不太长的时间内先后整合,形成统一的政权,这虽然有点巧合,但也是当时的历史趋势造成的。
如果一定要找出关键性的因素,推动甚至决定了这种整合的趋势,那么人口密度的增加应该是要考虑的因素之一。粟、麦、稻等农作物的广泛种植,激发了中原以及长江流域人口的增长,各个区域政权有了足够的人力、物力,来组建庞大的军队,与邻国争夺霸权。关于草原上的食物与人口情况,虽然史料匮乏,但各种生活技术和工具的出现和普及,也一定使草原上生活的人口变多了。至少,游牧技术的不断成熟、放牧的畜群规模和数量的增加,会养育更多的游牧民,于是草原政权也有了大整合的物质和人口基础。
草原自古以来的战国时代终结于匈奴,终结于冒顿,正如华夏的战国时代终结于秦朝,终结于嬴政。至此,草的世界与禾的世界都基本完成了整合大业,并立于东亚的舞台上。走出纷乱的战国时代,双峰对峙,草的世界与禾的世界会发生怎样的碰撞呢?
长安城内,皇帝宝座还没有坐热乎的汉高祖刘邦接到了糟糕的消息,北部的韩王信反叛,伙同匈奴大军南攻而来,已经逼近晋阳。刘邦不得不集结军队,向北迎击匈奴的入侵。
冒顿和刘邦,分别统一了草原和华夏的两大雄主,终于迎来了在战场上直面彼此的历史时刻。
公元前200年秋,平城之战爆发,平城在今山西省大同附近。刘邦的北上大军先后击败韩王信和匈奴左右贤王的几支人马,刘邦率领先头骑兵部队进入平城。也许是初战告捷让刘邦麻痹大意,不等大批步兵赶到平城,他就马不停蹄地率领骑兵向北追击。结果迎头遇到了冒顿率领的匈奴主力大军,被团团包围在白登山上。
按照史书记载,汉高祖被围白登山整整七天七夜,依靠重礼贿赂阏氏(冒顿的妻子),通过阏氏游说冒顿,让包围圈打开了一个口子,被围汉军才从白登山脱险而出。两大雄主的平城之战,以汉高祖狼狈逃跑而结束。
但今天的历史学家对于史书所载的白登之围的许多细节颇有怀疑。比如双方投入的军力,史书所载冒顿率领40万骑兵,而刘邦率领马步军总计32万,感觉双方兵力过于夸大,尤其是匈奴方面的。再比如贿赂阏氏脱逃的情节,更像是戏说而不符合常理。所以,历史学家推测,围绕平城之战出现的许多细节疑点,与西汉前期主战派和主和派之间的矛盾有关,司马迁等人在写史书的时候,更多受到了主和派的影响,夸大了对匈奴作战带来的不利后果。
顺便说一句,西汉前期的主战派与主和派之争,其实和勇气、气节并无太大关系,两派人士主要考虑的都是自己在国内的利益,战争意味着国家资源向备战倾斜,有人获益,也有人受损。
对于白登之围,更符合逻辑的推断是什么呢?根据史料记载,冒顿率领匈奴主力从战场撤退后,平城城下有小部分匈奴军队未能及时北撤,反而被赶来的汉军主力包围并歼灭;韩王信的地盘也被汉军悉数收回。所以,平城之战从结果看,绝对不是汉朝的失败。因此回想白登山解围,更大的可能性是汉军据险而守,匈奴围攻未果。攻坚战也并非匈奴骑兵所长,在汉军主力不断逼近,自己的援军迟迟不至的情况下,冒顿主动选择了放弃包围,避免与汉军主力决战,见好就收。这也说明冒顿的军力与汉军主力相比,并不占优势。
双方都有所顾忌,于是平城之战就这么草草收场了。抛开胜负得失不谈,平城之战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统一的华夏王朝遭遇了和自己分量相当,甚至军事力量还优于自己的草原对手。如何与北方草原上的强悍对手打交道,成为接下来1000多年里华夏王朝的大事,甚至是头等大事。反过来讲,草原帝国如何面对南面人口众多、物产丰富的华夏王朝,也是其要考虑的重要外交关系,甚至是头等外交关系。
双方白登山的这次激烈碰撞,正式掀开了草的世界与禾的世界从接触到融合的漫长历史篇章。
★总有一天,老子要坐在主席台的正中间!★曾经的逍遥帮老大,如今的官道牛人,华丽转身后,心计用遍搏官场!猪角的信条是当官就要耍猾耍流氓装B无耻恐吓骗艳暧昧借刀杀人道貌岸然行贿受贿笑里藏刀浑水摸鱼装神弄鬼扮猪吃虎广收小弟沽名钓誉无毒不丈夫官商勾结,一切尽在官心计!本文并非严肃性官场文,力求轻松好看,有啥不太严谨的地方,大家谅解!★PS本书全本免费!★又PS老怒已完成混在国企也逍遥,全书200多万字!★再PS本书已买断,请朋友们放心收藏阅读!老怒感激不尽!读者群81404363...
叶玄立志成为相师...
佣金在手,天下我有!于是乎黎筱筱一不留神代驾变代嫁,偏偏还嫁给了死对头!人生艰难,她却迎难而上。不仅要提防身份被识破,还得提防明枪暗箭。终于任务结束,她想全身而退却被男人按在床上,进了狼窝,还想跑出去?...
车祸以后,霍东丞为了追妻,臭不要脸的假装失忆。各路牛鬼蛇神趁机找上门,欺之辱之,捧高踩低。喻明薇拼死相护霍东丞,别怕,我护你。霍东丞打得牛鬼蛇神哭爹喊妈。一个个放下豪言知道我是谁吗?就敢打?霍东丞笑不知道哦,我失忆了呢。仗着失忆,霍东丞打架斗殴,怼天怼地,活出六亲不认的气势。直到有一天,喻明薇看到霍东丞打电话,对失忆前的事情如数家珍。喻明薇恍悟混蛋,你竟然假装失忆?霍东丞理不直气也壮老婆,不假装失忆,怎么名正言顺的赖上你?这是一个甜宠无虐,男主腹黑无上限的故事。1VS1,男女主身心干净,宝贝们放心入坑。...
一塔一世界,一层一天地!...
简介蓝星上的所有人,全都莫名其妙的来到了一个丧尸遍野的末日世界。所有人的目标只有一个,活下去。活到十阶段的幸存者,将会前往新世界。开局抽取初始物资,陈雀获得了无限祝福的技能。击杀丧尸,获得面饼,十倍祝福,获得超级肉夹馍。击杀异兽,获得手枪,百倍祝福,获得火神加特林。收养小蛇,千倍祝福,获得灭世大金龙。收养猫咪,万倍祝福,获得猫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