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呀!官人当心,我可能....可能有身孕了。”
陈庆一怔,继而大喜,“真的吗?”
赵巧云羞涩地点点头,“我估计就是官人出征之前那些天,这几天我有点困倦,也总是感到恶心,早上我给夫人说了,她有经验,说我十有八九是怀孕了。”
“那赶紧请王医师过来看看。”
“她今天正好不在京兆,去临潼了,明天会过来。”
陈庆一拍额头,苦恼道:“你若怀孕生子,谁来帮我整理文书啊!”
赵巧云爱怜地摸摸陈庆的头发,柔声道:“我毕竟是家眷,不能过多干政,大家嘴上不说,但心中都会有想法的,所以这次科举希望能找到一些真正有才华的年轻士子,我再坚持两三个月,然后交给新人。”
陈庆点点头,“不用两三个月,把这些都交给张轩,遇到头痛的事情我再找你帮忙,你要多休息,不能熬夜。”
“也行,张轩其实也能干,你要多多培养他。”
“他是比一般人能干,但比起你就差远了,他确实不适合做我的记室参军,找到适合人选,我就换掉他,让他去州县做官。”
这时,使女在门口禀报道:“二夫人,夫人派人来说,王医师来了,让你赶紧回去。”
陈庆笑道:“你赶紧回去吧!这边暂时不用伱管了,注意休息才是要紧之事。”
把赵巧云安排回去,陈庆这才翻开一本本牒文,按照赵巧云给他写的备注,一一进行批示。
陈庆叹口气,把笔放下,这些牒文上的备注写得多好,简单几句话就把事情说清楚了,抓住了问题实质,怎么解决问题,也给了自己很好的建议,尤其是横写,很适合他的阅读习惯。
就算之前的记室参军朱遂也做不到这样妥帖。
其实这里面不仅仅是一个才华问题,更多是一种信任,他对赵巧云可以毫无保留的信任,对别人做得到吗?
陈庆考虑再三,自己可以大量减轻赵巧云的负担,也不用她来内政堂了,但一些重要的牒文还是需要她替自己把关。
这时,一名文书在堂下道:“启禀宣抚使,劝学署赵署令求见!”
“知道了,我马上过来!”
........
劝学署的署令叫做赵复生,原本是应天府太学博士,京兆府鄠县人,汴梁沦陷后,他便带着妻儿回到家乡,关门做一名地主,陈庆夺取关中不久,韦氏老家主韦湛便向陈庆推荐了赵复生。
陈庆亲自上门聘他出山,主管陕西路和熙河路的教育,赵复生毕竟还是中年人,让他这么早就居家养老,他心中也有所不甘,便欣然接受陈庆的邀请,出任劝学署署令。
赵复生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把劝学署改成国子署,劝学署这个名字让他有点抓狂,所以他每次见到陈庆都要提这件事,要么就是要钱,不过现在他什么事都顾不上了,科举最重要的题目到现在还没有出来,他急得有点跳脚了。
“启禀宣抚使,试卷就来不及印刷了。”
陈庆摇摇头道:“为什么要印刷试卷,你就不怕泄露考题吗?”
“回禀宣抚使,刻雕版的人和印刷试卷的人都会隔离,不可能让他们泄露试题。”
陈庆还要摇头反对,“这个方案不妥,只要利益足够,看守他们的士兵就会和他们勾结,把题目泄露出去,我还是要求考试开始时才能拆封题目。”
“如果是这样的话,就只能用白纸答卷,士兵用木板举题给世子们。”
“这样不是挺好吗,为什么不采用?”
赵复生无奈道:“这样的话,好多规则都要改掉,卑职回去和属僚商量一下,当时主要是考虑在大帐内考试,举题的话需要很多人手。”
陈庆微微一笑,“你若需要十万士兵,我都可以给你!”
“好吧!宣抚使的题目就不急了,卑职告辞!”
陈庆又道:“等考完这次科举,就把劝学署改名为国子署,就算朝廷不高兴,我也要改了。”
赵复生大喜,“多谢宣抚使!”
“赵署令先别急着走,我还想了解一下这次科举具体的考题安排。”
结婚五年,却因为老公欠债,把我送上了其他男人的床,而这个男人还是曾经我眼中的恶魔。他对我百般刁滥,千般折磨,却又在我被老公嫌弃肮脏,婆婆赶我出家门,别人都欺负我时,站在我身旁帮着我一一还击。他说,擦亮你的眼睛,看到底谁是你余生该有的人。...
封号战龙的秦风,原本是世界上最强大的雇佣军团团长,因为遭人陷害,一身功夫不能施展,变成了一个废物,为了避难,找到了当年跟自己订婚的林家寻求庇护。经历三年的蛰伏,秦风终于恢复了过来,他要这天,只为他亮,他要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前世被渣男贱女挖心而死,叶念一朝重生,只想痛快复仇。没想到,却遇到了他。他说谁欺负你,我欺负谁。你欺负谁,我帮着欺负谁。从此,她杀人,他递刀,她放火,他浇油。直到有一天,她发现,他心里一直藏着一个人。她愤怒离开。他将她抓回,笑容邪肆你连自己的醋也吃?兜兜转转,他爱的人,一直是她,从未变过。...
在市人民医院上班的叶向阳突然间收到一条有关妻子出轨的小视频,这让他不得不重新权衡这场看上去就不太对等的婚姻...
一个被坏人陷害的高三学生崔杰,被枪毙后灵魂居然俯身在一个皇帝身上,而这个皇帝是一个只有不到一年皇帝命的无道昏君弘光帝朱由崧,也就是历史上的南明小朝廷。崔杰会怎么做呢?想知道就看下去吧!本书不但是跟风(疯),而且还涉嫌抄袭,看惯了历史人物着忙赶场的你肯定深有体会,不说了,看吧!战国时代和三国时代,天下大乱,战火纷飞,派系林立,民不聊生,但是这两个时代天下虽乱,但贤良辈出,由乱而治,独独清末民国时代,可谓一个大乱场,非奸雄不能得势,好人的下场都很悲惨。新书后光绪时代之我的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