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一秒记住【xiaoyanwenxue.com】精彩无弹窗免费!“罗辑思维荐书集锦(套装共24册)(.shg.tw)”!
第八章如何打造一个团队
对于一家创业公司,除了找钱之外,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找人。事实上,在公司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找人的方法都不尽相同,要有所区隔。
公司初创时期,寻找合伙人,这是第一阶段,要做的是“长心”,即寻找与你志同道合的朋友合伙,搭建公司核心的文化与价值观;有了合伙人之后,就开始搭建初创团队,这是第二阶段,要做的是“搭骨架”,即寻找对你和公司有信念的员工,确保公司有效运转;等到公司发展壮大,需要招募“牛人”,这是第三阶段,要做的是“长肉”,即进行团队迭代,让公司稳步发展。
长心:寻找志趣相投的合伙人
第一阶段肯定是寻找合伙人。合伙人是创业公司的核心,不需要太多,最多也就几个人。一般情况下,寻找合伙人几乎只能在自己身边找,找认识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合伙人的状态、水平能力,其实就是你当时状态的投射。说白了,你是什么人,基本上也只能找到和你一样的人。
好的合伙人关系没有统一的模式,却有一定的逻辑。新美大(大众点评网与美团网战略合作后的名称)的王兴、携程的梁建章,都建立了“追随型”的合伙人形式,在团队中,有较为强势的地位。凯叔讲故事的凯叔和朱一帆,尽管两个人认识的时间不长,却形成了“背靠背”的合伙人形式,各自负责各自的领域,也合作得很好。
一个坚实的合伙人关系,是奠定整个公司组织发展的精神核心,这点不容小觑。那么到底是志趣相投更重要还是能力互补更重要?以前我的答案毫无疑问是能力互补,现在我可以大胆地说:相互喜欢比什么都重要,尤其是最开始的核心团队,彼此一定要足够相互喜欢。如果还不够喜欢,就要花很大的精力去培养。
很多人误认为找合伙人,能力互补更为重要。比如我会技术,就找一个产品型的人合伙,再找一个销售型的人。其实不是这样的。虽然从普遍意义上来讲,创业公司合伙人的关系多是能力互补型,但在现实中,以此结构能够处理好合伙关系的公司并不是很多。
我也反思过,易到的创始团队从能力上看非常不错。我、杨芸、汤鹏,三个人能力互补,人品也都很好。后来我们也坦诚地聊过,三个人在一起创业更多是因为能力互补走到一起,但在文化内核上,可能并没有磨合得很好。正是因为在文化上不能形成强认同感,即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所以易到在后续很多关键问题的决策上,实际上我们是跟不上的,因为我们三个人没有真正形成共同的价值主张。
这可能就不是一个特别理想的合伙人关系,我们的性格和认知都有所差异。尽管我们是共同创业了七八年的朋友,能够在一起互相支持,但我们并不是最好的合伙人状态。当然,这仅仅是状态不够“理想”,却不是所谓的“遗憾”。
那么,什么是志趣相投呢?这并不意味着性格一致。你想一下,跟你关系好的朋友,往往都是性格迥异的人,但一定是以共识和相同的爱好为基石。这个基石就是志趣相投。与合伙人之间互相欣赏,才可能互相信任,这一点非常重要。
信任,是合伙人之间的必要条件。有时候,合伙人关系与婚姻或恋爱关系是类似的——争吵不可避免,但你们要确保不会因为争吵就决定就此散伙。这种信任,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去培养。正如恋爱一样,从一个有好感的对象,到真正成为恋人,需要花精力经营,不是说两个人搞一个项目,谈好条件就可以了。当有了家庭之后,更需要深度的交流。只有这样做,才能让彼此有足够的了解,既了解对方可欣赏的部分,也了解对方的弱点。
这不是为了“看看”,而是为了接受——你们因为创业成为一生挚友,你愿意和他一起做事情,哪怕这件事最终没有成功,也不会觉得遗憾。所以,这是一个相互选择的过程,也是为了避免产生这样的抱怨:当初你和我刚合作的时候还那么有激情,怎么一遇到事儿就不行了呢?
搭骨架:寻找信任你的初创员工
有了合伙人以后,大家就开始一起搭骨架,寻找初创时期的员工。很多人在找创始员工的时候,都希望找“最好的人”。易到最初创业的时候,我也是这样的想法。后来发现,这就是一个妄念。因为我们要面对的现实是:既没有钱,也没有品牌,生死未卜,最好的人凭什么要选择你?在这个阶段,能找到愿意跟着你一起干的人就不错了。如果是找合伙人,要找你相信的人;而找初创员工则是相反的标准,要找相信你的人。
实际上,初创员工宁可“笨”一点也没关系。我也遇到过“分析型”的人,把你的业务和公司状况分析得底儿掉,做个事情靠不靠谱,要先被他论证一番。对于一个初创公司来说,一切都还是雏形,所以,要告诉他这番事业一定靠谱,对你来说非常吃力,从对方的角度来看,也很难被说服。
这类“分析型”的人,往往是外企高管,本身头脑很好,也很会分析。对于新机会,他们有投机心理——向往互联网创业,本身收入也不错,因此,他们对于创业初期的事业,会从审视的角度出发。
我就碰到这样一个人,跟我前后“纠缠”了10天,依然“纠缠”不清。今天被你说服了,明天可能又有一件事想不明白,跟你聊半天。我也会因此觉得沮丧,反思是自己的说服能力不够,还是诚意不够。
这是一种很消极的状态,还浪费了大量时间。所以,在初创时期还不如不找这样的人,寻找那些简单的、愿意相信你的人反而更好一些。初创公司的事业未来如何发展,可能连创始人也说不清楚,可是有人觉得这件事挺好,愿意相信你,或许他不够优秀,但这些都不要紧,在一个公司搭骨架的阶段,最应该做的是尽可能地凝聚相信你的团队力量。哪怕你们的创业最终是错的,但因拥有一帮狂热的“粉丝”,相信你,跟随你,整个团队也会呈现出一种“相信”的状态,这种状态比高学历团队要好得多。
在现实中,有很多几十个人的小团队创业公司,业务还没有真正跑出来,最多也只是一个基础不错、有点小名气和小影响的小公司,却误以为自己该进行到下一个阶段——到市场里挖牛人。
事实上,只要你的团队没有发展到一二百人的阶段,就没必要想所谓的“长肉”。在这个时期,你对牛人是没有吸引力的。虽然你可能自认不错,但是真正投入到整个人才市场中你就会发现,和你有同样竞争力的公司多得是。真正的牛人,不见得会把你当作优选。这个阶段,就踏踏实实地在朋友中找吧。有人愿意和你做,那是人家相信你,已经很不错了。
长肉:学会留住牛人
公司融到资,业务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团队就要扩张。这个阶段应该怎么招人呢?这时候就没必要再局限于小圈子里找人,我们需要进行下一步的转化。借用猎头的一个术语,要mapping,即地图式搜索。
有一次,一个朋友要创业,他觉得我更熟悉那个行业,请我帮忙推荐两个人。尽管我可以推荐,但还是拒绝了,因为能推荐的也只是我目所能及的人选,未见得真的适合,也不一定是业界最好的。这时候,需要用更专业的方式,请专业的猎头机构帮忙,请他们充分地mapping每一个领域中有可能会适合自己公司的优秀人才。这样做,人才与公司的匹配精准度会更高。
我们刚刚谈的只是找人的部分。接下来要做的,是把自己想要的人才真正签下来。要知道,优秀的人才,选择未必只有一个,主导权在人才手里。那么,优秀人才选择企业的标准是什么呢?
首先是收益。这里的收益是指当期收益加预期收益,也就是薪金和股权。很多创业公司往往会回避这个问题,说事业如何有前景、理想如何有情怀,就是不谈收益。最后一谈,又让人很失望。
在我看来,无论你的事业有多伟大,都不应该要求人才降薪加入,至少应该参考市场的平均薪酬以及人家原来的薪酬,该给人家多少钱就给人家多少钱,而不应该以“创业公司钱少”作为理由。既然钱少,为什么还要招那么多人?钱越少,就越应该把钱给适合的人,让他做更多的事。没有人理所当然地陪创业者吃苦奋斗。
要想一想,即使这个人真的被你降薪忽悠来了,他心里一定会有牺牲感,会造成心理失衡:“我都降了这么多薪,为什么还对我不好?为什么当时说得天花乱坠,现在却要骂我,调我到低级的岗位?”
其次是态度。我发现对于被招的人来说,一家公司的老板或者与他对接的人是否让他觉得交谈甚欢,对他是否愿意加入公司的决定至少会起到50%的作用。人的感染力甚至可以让他把公司靠不靠谱排在次要位置。
这就是一家公司选择创始合伙人以及核心员工如此重要的原因。他们对人才是否渴望,对人态度是否温和,会对后期招纳优秀人才起到决定性作用。如果你说一句“我们公司就缺你这样的人,你能来我们公司会更好”,它的作用甚至比一个特别有光环的老板或是公司响当当的名气来得更重要。
最后是找到对的人,帮助人才尽快适应公司。这时,挑战才刚刚开始,这意味着你需要倾注比以往更多的精力。
一个公司从选择接触一个优秀的人才开始,到真正把这个人引进公司,可能会花好几个季度的时间。如果这个人来了不到半年又跑了,连公司和业务怎么回事都没弄明白,更谈不上创造什么价值,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公司,都是时间上的浪费。
伴随着魂导科技的进步,斗罗大陆上的人类征服了海洋,又发现了两块大陆。魂兽也随着人类魂师的猎杀走向灭亡,沉睡无数年的魂兽之王在星斗大森林最后的净土苏醒,它要...
送葬上山,我却被装在棺材里活活给埋了,随之整个村子三百多口人一夜之间全都消失了,只有晚上这里才人声鼎沸。我从棺材里爬出来,才发现新书期间,一天二更。...
火影世界,一灵魂带着系统穿越而来成为自来也,精彩不断,满世界到游历,且看豪杰自来也一生传奇!!...
纳尼?大婚当天,他堂堂一个王爷就被人讹上了,不仅要帮人家养儿子,还要履行丈夫职责?!不行,我不同意。某男抗议。抗议无效。某女叉腰道。命你亥时之前洗刷干净,候着!神啊!又要侍寝?能不能装死?嘤嘤嘤...
每逢莫少结婚,苏与言必定出现砸场子!第七次!这是莫邵谦第七次结婚了!苏与言,你想说什么?莫公子,恭喜您又被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