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参公案是把古人悟道的经过,仔细研究一番,然后回转来于自己心地上体会。应该怎么走?如何才能相符?都要会之于心,二祖去见达摩祖师时,把自己膀子都砍了,他这样精诚求道的事迹,我们都晓得,但却极少有人注意到,二祖在出家以前,学问已经非常好,是个大学者。他在山东一带讲易经,信仰他的人很多。后来,他觉得这个学问,并不能解决宇宙人生的问题,等到再看了大般若经后,他认为宇宙人生的真谛在佛法中,于是就出家了。
二祖出家后,在河南香山打坐八年,修了八年禅定。后世因无法获得资料,所以二祖当时修定所走的路线,是修气抑或观心,不得而知。这里要注意,修禅定八年,太不简单了,又具备了第一流的学问修养,后来又跟随了达摩祖师好几年。书上记载二祖来看达摩祖师,在雪中站了三天三夜,达摩不理,反而对他说,佛法是旷劫精勤的无上大法,在雪中站几天求法就行了吗?二祖于是把膀子给砍了下来。后世有人研究,好像觉得达摩祖师要求得很不合理,事实上,从前那一代人的宗教热忱,求法的情操,不是我们后世人所能了解的,高僧传中也随时可以看到。我年轻时,亲眼见人修持求法,燃指供佛,刺血写经等事实。像这种情形太多了,依现在人讲,这是愚蠢迷信,不知是我们愚还是他们愚?古今时代不同,不要轻易对古人下断语。
后来达摩祖师问二祖:你要求什么?他当时又饿又痛又冷,只说:如何是安心法门?如果是我们就会问:老师,我就是念头去不掉。二祖还远胜于我们,他已打坐了八年,再加上以前的用功,他不说念头清净不清净,问的是安心不安心,这个问题大了。
指月录是一部大奇书,太好了,但难读得很,要像看电视剧一样,活看。这一段描写二祖向达摩祖师求法时,达摩祖师面壁而坐,待二祖把膀子砍下来时,达摩当然拿药给他敷,包扎一番。若是绝对不理,那就不叫达摩祖师了,也不是佛法了,这中间细节没有记载。立雪、砍膀子、求安心法门的时间,并不在一起,各是一回事,书上硬是把这三件事连在一起。
安心是什么意思?安的是什么心?二祖这时膀子也砍了,又冷又饿,他的心当然不安。所以达摩祖师答他:你拿心来,我给你安!这时达摩祖师把印度人的大眼睛一瞪,一把粗胡子,一定把二祖给吓住了,这一骂,神光的魂都掉了。不是他胆子小,这个疑问太大,答案又太奇,搞得他心都掉了,魂也飞了。然后他说:觅心了不可得,找不出来。达摩祖师说:我已替你安好了,就是如此。
二祖跟了达摩祖师几年以后,达摩祖师告诉他:&ldo;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rdo;走修证的路子,不管大乘、小乘、不管哪一宗、在家、出家,凡是修持的人,非照这几句话走不可。
&ldo;外息诸缘&rdo;,外界一切环境都要丢掉,我们学佛修证不成功,就是这一句话做不到。我们的心都是攀援心,这件事做完了,又去抓那件事,事情永远做不完,外缘也永远息不了。
&ldo;内心无喘&rdo;,就是十念中念安般法门里头,做到不呼不吸,进入四禅八定的境界。
&ldo;心如墙壁&rdo;,内外完全隔绝了,外界任何事情心都动不了,也没有妄想出现,也无妄念起来。
注意,做到这样的就可以入道了,可以去证悟菩提,可以去证&ldo;道&rdo;。
达摩祖师告诉二祖这一句话,应该是在问安心法门之前的事。达摩权衡二祖的禅定功夫,再教他禅定的路线。二祖问此心不安,应该是在功夫做到了以后的事。为什么?假定一个人做到了&ldo;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rdo;,敢说自己成佛了吗?心安了没有?悟道了吗?这时究竟什么是佛?什么是菩提?还是搞不清。所以此心不得安。
后来二祖传法给三祖,交付衣钵以后,比济颠还有过之,到处吃喝乱逛。像他这样大名鼎鼎的学者,出家以后专心用功,达摩祖师又付法印给他,等他交出衣钵后,晚年的生活完全不同,又喝酒,又在花街柳巷到处乱跑。人家问他:你是禅宗祖师,怎么逛道酒家去了?二祖讲了一句话&ldo;我自调心,何关汝事。&rdo;
问题来了,他求的是安心法门,达摩祖师一接引,把安心法门给他,但是到了晚年他还要去调心,此心尚不得安,可见二祖所讲禅宗安心,这个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仍是一个大问题。没有成佛以前,谁的心都不能安,包括罗汉、菩萨,都没有究竟安心,除了大彻大悟,谁都不能安心。
拿现在学术思想来讲,唯心思想与唯物思想,两者在争战。我们晓得心物是一元,究竟心怎么样能够造成物,如果不到成佛的境界,谁都下不了结论。所以,在理上尽管谁都会讲,事实上心却安不下来。
这就是禅宗。从此以后,禅宗事实上几乎等于没有了。
我们后世研究禅宗,都注意南宗六祖这一系,不把南北两宗连起来研究。四祖时,正是唐代要开新纪元的时候,也是玄奘法师到印度留学,快要回来的时候。那时,禅宗还没有大兴盛,仍是单传,一个人找一个徒弟,来继续挑这个担子,使法统不致断失。到了四祖以下,造就出来不少弟子,后来唐朝几个大国师,乃至华严宗、天台宗的祖师,都是由四祖这个系统下来的,比六祖系统的辈份高。
唯识、法相等经典,经由玄奘法师介绍过来后,佛法的教理更趋完备。后来的临济祖师,也是唯识宗的大师,不是光学禅的,曹洞祖师亦然。他们通达各种教理,不像现在我们一般人,不去研究经典教理,只拿个话头就自以为懂禅了。从前的大祖师们,是在三藏十二部都通彻了以后,再抛弃教理,走简截的法门,一门深入。正如孔子所讲的:&ldo;博我以文,约我以礼&rdo;,由博而约,先博学,待通达以后,再专门走一条路。
到了五祖的阶段,就是唐太宗时期,禅宗是单传,在文化上并没有占太大分量。不久,天台宗渐渐出头,当然最普遍的还是教理。接着玄奘法师回来,造成佛法之鼎盛。唐宋时候,第一流人才,第一流头脑,往往致力佛法。现在第一流的头脑和人才,都到工商业界去了。所以现在怎么会有佛法?时代完全相反了。那时学佛学禅是时髦,等于现在研究科学一样,风气使然,教理盛极一时。而领导者唐太宗,也非等闲之辈,诗好,字好,武功好,佛学也好,样样好,他为玄奘法师所写的圣教序,就决非他人所能替代。
禅宗的鼎盛时期是中唐以后,晚唐到五代之间。当时佛学的理论,发展到最高峰,而六祖的禅,刚刚凑上了时代。那时唯识、法相、华严,各种佛学的理论普及于社会,差不多读过书的人,都会谈几句佛法。这时,小乘的修持已经看不上了,都走大乘的修持方法,但又找不出一个路子;于是达摩祖师所传的禅宗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法门,到了五祖、六祖时,即应运而出。
达摩祖师初传的修持方法,理论上教大家注意楞伽经。到五祖时改变了,因为楞伽经的学理太高深了,为了容易证入这个法门,改用金刚经。其实在四祖时已经开始了这个方法,到了五祖、六祖更盛而已。金刚经讲性空之理,非常简化。这时佛学的理论,似乎走到金字塔最高峰,钻不出来了,如何与身心平实地打成一体;如何立刻求证,反而成为很难的事。因为依照教理来讲,一个凡夫想要成佛,须经三大阿僧祗劫,遥遥无期,怎么修证呢?
意外去世的常安夫妇有三大憾事,一是没将自家闺女嫁出去,二是忘记告诉她家里有矿,三是本站为书迷更新鬼要我嫁给你最新章节,查看月光流所撰魔法鬼要我嫁给你的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
朱雀中学校规第一条,禁止师生恋!第二条,禁止师生恋!第三条,禁止师生恋!—我坚定不移的认为穿白色半透明衬衣,里面的黑色Bra若隐若现的学生妹子才是最性感的女神!...
吴轩是一名周游世界的顶尖厨师,渴求各种食材,却因意外来到异世。可他发现自己还是个普通厨师,双手却是多了特殊的能力!什么?你问我会不会炼丹?抱歉,我不会炼丹,只会把各种灵草灵果做成菜,并且效果超过炼成丹药的效果!什么?你说炼丹师能把有限的灵果炼成丹药后,能给好几个修炼者吃!抱歉,待我把这些灵果制作成酱汁,或者做成汤,都能够开饭馆了!什么?送给我顶级丹炉来炼丹?嘛,比起这什么丹炉,还是给我一套厨具比较实在点!踏上强者之路,吴轩的特殊炼丹师,丹药厨师之旅就这么开始了。...
...
江佩离十九岁那年被一箭穿心,有人痴心守候盼她魂归也有人恨她入骨,在她死后三十年,一把火将她烧回了那年。那一年她女扮男装,还是江湖上说一不二的小霸王,她重新遇到秦珩这个自称是她前世夫君的男人接连救她的命,要她以身相许。江佩离又惊又怒滚!小爷我江湖一霸,才不屈尊做什么鬼压寨夫人!后来,江佩离发现这个比她还不要脸的前世夫君,真尼玛香!有了上一世的经验之后,秦珩深谙和江佩离的相处之道,无非三点坚持,不要脸,坚持不要脸!秦珩我见夫人多妩媚,料夫人见我应如是。江佩离滚!是将军。秦珩好的夫人。江佩离女主美飒路子野男主心机戏路宽...
这是个以武为尊的世界!皇室!宗派!世家!高手层出不穷,谁能问鼎天下!张明华,一个小家族的旁系子弟,在底层挣扎却从未放弃努力!幸运的是,他在机缘巧合下获得了上古遗留的神秘空间自此苦尽甘来,接连突破层次,震惊天下!提剑四顾,世间谁人堪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