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米:说到迷信,我想起来一则人间的笑话,说一个和尚去化缘,宣称多给布施可免受地狱的斧锯之刑,一位施主听信了,向和尚布施了大量财产。后来这位施主死了,在阴间惊奇地发现那位化缘的和尚正在受斧锯之刑,忙问其故,和尚答:“因为世上的和尚太少,我们都给锯成两个用哩。”
这个笑话的最大亮点是其出处,乃是一本古书上记载的,可见中国人从来也没有毫无保留地迷信佛教。这都是中国人灵魂深处的天人全等式在起作用啊,也正因为有了天人全等式,佛教才没有成为中华的国教。
佛陀是明确反对迷信的,他给后人留了一句话:“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易:老师,我查了这句话的出处,是出自《金刚经》吧?
米:对,这句话的意思很浅显,就是说如果执着于佛陀的形象,或是开口求佛,都是走邪道。可尽管佛陀说的这么明白,还是有人走了迷信的邪道。
从宇工给出的报告上看,当今世人修佛有二大误区。
第一就是普遍认为通过悟法才能成佛,也想学习佛陀在菩提树下悟法的榜样,注重参禅打坐念经之类。可真实的佛陀并不提倡这个,因为佛陀非常清楚,发生在他身上的那种机缘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也是无法复制的,这与自己的身份与使命有关,因此佛陀并没有带着僧团坐在他悟法的菩提树下打坐,而是不断地游方讲法。
以提婆达多为首的一批人,坚持搞什么苦修,在这个问题上,佛陀宁愿面对僧团分裂,也绝不妥协。那么今天修行的人没事儿就打个坐、面个壁、闭个关、念个经啥的,是不是觉得自己比佛陀更有智慧呢?还打算去悟出个超法来?
易:看来世人只学了佛之形,未学佛之神啊。老师,佛陀一生说空讲空,他究竟有没有分别心呢?
米:其实佛陀还是有分别心的,只是自己没有意识到罢了。如果他认为苦与乐没有分别,怎么会甘愿自己受苦而为众生谋福乐呢?如果他认为善与恶没有分别,他为什么要在一生之中坚持良知善行呢?
佛陀出家,那是放弃了个人幸福为苍生解困,不管效果如何,这愿心还是值得敬佩的。佛陀生前对僧团人数严格管理,常劝人们珍惜亲情,不要轻易出家,而现在的出家人又是为了什么?他们并没有佛陀那样的人品、觉悟与使命担当,却放弃了人生义务,放下了社会责任,避世离尘,这样的人失了天职人职,还想成佛吗?且看佛陀悟道之后,哪一天远离过这个娑婆世界?哪一刻逃避过这个五浊恶世?所以真正懂佛的高僧才能说出“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这样的话,出家人搞不明白佛陀在说什么,还看不明白佛陀在做什么吗?
易:后世只宣传佛陀的神性,不宣传佛陀的人性,可能很多出家人一辈子都不知道佛陀的真实情况吧?那些避世离尘去清修的出家人还算好的呢,我知道有些人去当和尚,纯是为了挣钱。他们倒是不避世,光想着从功德箱掏钱,在世间可是快活得紧。
米:只为成就自己,而无济世之心者,永不成佛!
喜欢人间悟道成仙指南请大家收藏:()人间悟道成仙指南
书海阁小说网免费提供作者阿令的经典小说神探王妃,王爷快表白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欢迎光临wwwshgtw观看小说双生姐姐月圆之夜失踪,尚书府人月圆之夜惨死,两者紧密相连。血浓于水,苏宁乐顶替姐姐做上义庄看尸小卒,囊中羞涩偷走尸体珠宝,因此结识超级怼王兼大理司司长。什么?他是个王爷?苏宁乐以为遇到鬼,谁知竟是捡到宝!我爱的是你这个人,才不关你是姐姐还是妹妹。某女不情愿有人之前不是说我不配吗?是哪个小狗说的,本王不知道!爱妃,来抱抱!...
...
一朝穿越,结果发现嫁给了一个太监。罢罢罢,既来之则安之,反正她有灵泉可助他雄风再展。啥?嫁给太监还怀孕了?英俊的太监相公还对她说生下来,我来养!苏囍无以为报,只想替他医治。谁料余烬处处闪躲。苏囍喂喂喂,我真的能让你再长出来!...
...
岳风为了履行婚约走出十万大山,左手悬壶济世,右手飞针杀人,更有透视神眼如虎添翼,笑看人生,游戏人间,我乃神医下凡!...
俺发现有个很嚣张的家伙,蹲在俺头顶上,说要成为俺的天空。俺不喜欢有人蹲在俺头顶上。所以俺决定,翻了这片天空让俺蹲到他头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