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4章(第1页)

是啊,没这份&ldo;以假乱真&rdo;,戏可怎么演?

于是,我们就弄不清哪一次是为真实的情感所感动,哪一次则不过是上了那&ldo;情感样子&rdo;的当。假作真时真亦假。既然真假总是难辩,那就干脆统统算了吧!

更何况,生活中伤心之事已经不少,何必在阅读中再伤心一回?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想,至少像我这样心灵中伤痕累累的人,是如此。我们不敢流泪,还因为我们常常分不清艺术与生活。彭程先生说的那些话,在文学和艺术的范围内原本都是不错的,问题是我们总是忍不住要走出那范围。就在刊登彭程先生大作的同一期《中华读书报》上,还发表了郭小聪《以生活的名义》一文。作者生动地描述了观看话剧《切?格瓦拉》的感受:不完美的生活在剧场的灯光下显得那么不堪忍受,格拉玛号起航的锚链重重砸在舞台上,也砸在所有人的心上,以至于当作者(也就是郭小聪先生)想说出自己的一点疑惑时,竟被一位沉默不语的同学突然激烈地打断,因为&ldo;他完美的感受似乎受到了伤害&rdo;。这应该说是真真切切的&ldo;感动&rdo;了吧?看得出来,这些观众虽然没有流泪,却有着不亚于流泪的体验:

但是那被感动打断的问题却无法回避,何况这问题恰恰正是由那感动而引发。作者说:&ldo;这出戏似乎不仅是让人思考的,更像是让人行动的。&rdo;终场时,正义的战士挥舞大旗,整装待发,台上台下呼应一片。可是,往哪出发呢?去杀谁?

谁该杀?谁又能来担当裁决者?难道在生活中可以像艺术中一样轰轰烈烈痛痛快快地解决所有问题吗?格瓦拉确实是像一个真正的先知那样死去了,可我们却还要继续生活下去,而生活并不等于艺术。

显然,如果文学艺术给我们的感动竟使我们无法生活或不知怎么生活,或者会破坏生活,那么,这种感动是危险的,也是可怕的。所以,我们不敢流泪,至少不敢轻易流泪。

本来,艺术的使命就是让人感动。只要它能让人感动,它就是艺术,就是艺术品。艺术的这种使命甚至可以说是神圣的。囚为正如彭程先生所言:&ldo;泪水和神性之间,是天然的结盟。&rdo;然而,也如郭小聪先生所言:&ldo;神不生活而人生活。

&rdo;

生活迫使我们不能不想得更多点,这就是:感动以后又怎么办?当年,当许多人为娜拉的出走而感动时,鲁迅却提出了&ldo;娜拉走后&rdo;的问题。这正是先生的过人之处和伟大之处。人之可悲,并不仅仅在于大梦不醒,更在于梦醒之后无路可走。

同样,人之可悲,也不在不知感动,更在于感动之后无所适从。不错,当泪水充满作品之时,&ldo;灵魂会因之而飞升&rdo;,但倘若那灵魂飞升之后双脚却仍然要留在原处,而两处之间的距离又相去甚远,则人之尴尬也如何!先生有云:&ldo;长歌当哭,要在痛定之后。

&rdo;(《记念刘和珍君》)也许,感动流泪,也该在想清楚和说清楚一些问题之后?

附录

流泪的阅读彭程

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在阅读作品时,疏远了甚至隔绝了泪水?

我记得那些曾经与眼泪伴随的阅读。为杜甫的《三吏》与《三别》,为窦娥感天动地的冤屈,为《祝福》中祥林嫂的不幸命运,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众多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们,为契诃夫笔下满腔痛苦无处诉说只能讲给马听的马车夫,也为那个在鞋店做学徒的可怜的孤儿万卡‐‐他将一封写着&ldo;乡下爷爷收&rdo;的信投进邮箱,天真地盼望着爷爷会来接他……不久前,为女儿读《卖火柴的小女孩》,念到最后,小女孩冻死前在火柴的光焰中看到死去的祖母时,女儿惊异地问:&ldo;爸爸,你怎么哭了?&ot;

我欣慰于久违的泪水。它让我获得一种对于自身的确证,使我知道,内心深处的某种东西并没有死去。眼泪天然地与善良和怜悯有关。土耳其古典诗人e外

纳写道:&ldo;当大自然把眼泪赐给人类时,就宣布他们是仁慈的人。心慈是人最美好的品性。

&rdo;华兹华斯的一句话,则进一步标举了一个写作者应当确立的姿态:&ldo;为人类的苦难而落泪是理所当然的。

&rdo;

当然,拨动泪腺的并非只有苦难,只有对呻吟的弱者的同情。眼泪更为感动而流淌。为朱自清笔下父亲穿棉布袍子的笨重的背影,朴素的文字下跳动着至爱亲情;为《红岩》中的英雄群体,他们让人看到,信仰曾经具有抵抗死神的力量;为安徒生童话中的海的女儿美人鱼公主,为了获得王子的爱情,不惜牺牲生命;为前苏联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那些年轻女兵,用柔弱的身躯抗击侵略者,花朵般的生命陨落在德寇的枪口下;也为美国犹太作家辛格笔下的吉姆佩尔,受尽欺骗嘲弄,被人们称为傻瓜,但他始终不渝地相信&ldo;好人靠信念生活&rdo;,以自己一生的善良、忠诚、以德报怨,映衬出世人精明乖巧后面的愚蠢堕落,强烈的反讽效果震撼人心……他们体现了作为人的尊严,显示了爱与献身的价值,标举了正当生活应该遵循的原则,让人仰望。眼眶湿润时,我们也分明听到了灵魂对自我的激励。

然而在如今的作品中,能够这样打动我们的,寥若晨星。

我不相信从外部寻找原因的种种说辞。不在于高科技时代新的艺术手段颠覆了传统的文学阅读,也不在于纷繁膨胀的信息雍塞了人的感受能力。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人的进化是以万年为单位的,人性的历史比科技久远而坚固。为亲人故去哭泣,为年华易逝怅惋,为爱情而迷醉,或者辗转不眠,这些情感表现,无论是在遥远的诗经楚辞的年月,还是在即将到来的基因时代,不会有太大区别。

……

最简单也最合理的解释是,当今的作品中缺乏情感力量。什么都有,唯独心灵缺席。以客观超然的姿态,不动声色地从事所谓零度写作,已经成了今天的美学时尚。作家们谦逊地声称作品是写来自娱的,声明并不奢望打动读者,有意回避感动,而热衷于表达世俗的、琐碎的感情纠葛和情操。他们可以不吝笔耀地写疯狂,变态,乖戾,神经质,描绘种种情感的深渊和暗处,却小心翼翼地提防着写到感动,似乎那样做是幼稚的。躲避虚假的崇高也就罢了,我们曾受过它的愚弄,但连真正的、朴实的感动也要躲避,对真实的人性光辉视而不见,这就很不应该。

其实质便是主体关怀的缺失,精神境界的平庸和暖昧。这种意识之下产生的作品,可以有繁复精巧的结构,幽微纤细的感觉,层出不穷的形式感,娴熟艰难的技巧,然而缺少一样东西:感动。于是我们只能和泪水隔绝了。

当然明白,情感只是文学诸种功能中的一种,而眼泪也只是情感反应方式之一,不能指望读博尔赫斯会泪流满面,他的作品体现为一种卓异的洞察,时间循环无限,命运仿佛迷宫,阅读的愉悦来自智慧的被充分调遣,来破解一个大谜。

在卡夫卡的世界中,甲虫,地洞,城堡,都和绝对的灾难紧密相连。它们唤起了惊骇、恐怖、绝望,都是比流泪更严重的体验。雨果说:&ldo;比天空更浩瀚的是人心。&rdo;对于这个宇宙的每一律动,有理由加以充分的、多方面的捕捉和描绘,也因此才造就了文学的浩瀚。但就其本质而言,情感却始终是最重要的,一部使人落泪的作品,该是比其他种种尺度的评判更可信赖。对每篇作品都提出这种要求,既偏狭又不现实,然而在当今巨量刊登的作品中,如果这样的篇章连最基本的比例都不具备,那我们应该检讨反省一番了。形形色色的苦难和伤害依然存在,不只是贫穷,还有冷漠,隔膜,不公,最广泛意义上的人的异化,它们并不因为物质时代的来临而消失,顶多变换一种存在方式。而同时,为正义和荣誉而牺牲,为爱而献身,种种可歌可泣的情操和事迹,也依然像过往的许多个世纪一样。呼唤泪水和感动‐‐这是超越时间的人性的要求,不过在今天它们格外短缺,需要特别强调才是。

热门小说推荐
张北野宋倩

张北野宋倩

张北野宋倩作者她们说我超凶的张北野宋倩txt下载某天,高冷的校花突然找到张北野。我一个周后会死,你能不能娶我?张北野一脸懵逼,你特么有病吧?你以后会名震天下,富可敌国,妻妾成群,只有你能救我。...

血恋:花开千载盼归人

血恋:花开千载盼归人

我找了你一千年!一只冷漠的吸血鬼为了自己死去的王妃花费了一千年的时间去寻找爱妻的重生,在成都这个美丽的城市他以为自己找到了,可是现实是冰冷的,夏芷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和他的爱妻没有半点关系,只因为一千年前的误会。可是对于这个和自己妻子长得一模一样的女孩他的心里又燃烧起爱情的火花。可是千年女妖怎么可能会放过他们,冷血少年为了这个普通的女孩将会做出怎么的选择呢?对于夏芷痴情的陈安佑会不会安于自己深爱的女孩越陷越深呢?霸道吸血鬼和嬉皮少年中夏芷的心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丑妃逆袭:妖孽王爷欠调教

丑妃逆袭:妖孽王爷欠调教

作者倾城的经典小说丑妃逆袭妖孽王爷欠调教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现代杀手苏云芊,遭人背叛后却穿越古代,成为一个又肥又丑的侯门嫡女。还把堂堂摄政王,当成面首给酱酱晾晾。珠玉蒙尘,她恢复原貌光芒万丈。原本恨她入骨的摄政王,却跟在她身后卖萌撒娇求抱抱。王爷,民间传言您容貌倾城,权倾朝野,阴狠狂妄,却喜男色!杀了!王爷,民间还传闻你为了谣言,娶王妃堵悠悠众口。也杀了!额可这些好像都是王妃说的。那给我杀只鸡给王妃助兴。...

铁拳争锋

铁拳争锋

铁拳所向,试问谁可争锋?他,就是终极教官,当世大魔王!为兄弟两肋插刀为亲人誓死守护!尸山血海中杀伐,累累白骨中踏步,蓦然回首,已傲立巅峰,成就传奇霸业!...

都市灵瞳

都市灵瞳

一本神秘的经书,让主角拥有了一双灵瞳。利用这双灵瞳,可以杀人于无形利用这双灵瞳,可以控制别人利用这双灵瞳,可以鉴宝。从此,权利金钱美女纷纷而来...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