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陈庆当然也久闻折家将之名,世世代代镇守陕北,甚至自己的甘泉堡最早也是折家修建,杨门女将的佘老太君,其实应该是折老太君,就是折家之女。
折彦质也是天下名将,只是他对阵金兵大多以失败告终,最后一战是在靖康二年,他和李回率十余万大军守黄河南岸,结果金兵一夜战鼓,十余万宋军逃得干干净净,折彦质由此被贬为永州团练副使,建炎元年又被贬去昌化军,也就是海南岛,在海岛呆了整整五年。
他去年被相公王鼎大力举荐而复出,出任湖南安抚使,率军剿匪,却又败在杨幺的车船之下,好在王鼎替他说情,败在杨幺手中并非他的责任,而是实际掌军的王燮不听将令导致,这才出任湖广安抚司副使,配合李纲剿匪。
可以说折彦质这辈子命途多舛,一方面是他手中没有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宋军的腐朽不堪将他屡屡连累。
但另一方面和他性格高傲有关系,他一向瞧不起其他宋将,让人反感,所以总是和同僚关系恶劣,甚至他和解潜的关系也不好,所以李纲征求解潜意见时,解潜才毫不犹豫把他推出来。
折彦质在一个多月前招募了一万汉阳子弟,大部分也从过军,他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苦练,虽然还谈不上百战之军,但也一支训练有术,能听令作战的军队。
当然,折彦质性格高傲也是看人的,陈庆在陕西屡战屡胜,不管对金兵,对伪齐军,还是对西夏军都创造了骄人的战绩,甚至短短一个月不到就剿灭了杨幺,陈庆实力摆在这里,折彦质在他面前也高傲不起来。
更重要是,陈庆的老巢甘泉堡就是折彦质的父亲所建,陈庆活跃在折家军的地盘内,他对陈庆有一种天然亲切感,他了解西军的艰苦和善战。
陈庆驻军在一片树林内,汉阳府紧靠长江,树林内比较潮湿,士兵们不舒服,加上干粮和草料支撑不了几天,陈庆不想拖下去,决定尽快和伪齐军决战。
折彦质比较了解伪齐军情况,给陈庆介绍道:“伪齐军连续攻城七天,伤亡两万余人,现在应该还有五万人左右.......”
“没有五万人了!”
杨再兴忍不住插口道:“我们前天晚上又全歼了西北营的五千军队。”
陈庆看了一眼杨再兴,微微笑道:“我们让折老将军先说完。”
折彦质呵呵一笑,“你们都是年轻人,后生可畏,杨将军的提醒很及时,那对方只有四万五千余人,士气也不高,我们虽然兵力比他们少,但我们有一万骑兵,这可是西军骑兵,一万能敌三万敌军,其实我们两军势均力敌,就看临场发挥,和战术变化。”
陈庆沉吟一下道:“我对老将军非常尊重,我们生活在甘泉堡,对折家军的艰苦环境更是敬佩,但两军作战,讲究是统一指挥,具体作战时,一万汉阳军还得靠折老将军指挥,但诸军之间的配合调度,还得恳请老将军配合作战。”
折彦质点点头,“战场上讲究胜者为王,陈都统不必这么客气,你尽管下令调配,我会全力配合。”
“那好,我们商议一下具体战术,我这里有一千重盾军,我打算命令他们率先冲击,应对敌军的弓弩........”
..........
大战终于一触即发,董先也听取了众将意见,拖下去对士气不利,同意两军决战。
战场放在汉阳城北面的旷野里,这里原本是麦田,但没有耕种,形成占地数千亩的空地,正好摆开战场。
旌旗如云,号角呜咽,双方七万大军摆开了阵型,宋军摆开的是金塔型大阵,五千步兵在前面,最前面是一千重盾短矛军,后面四千人是长矛军。
九千骑兵分成左中后三翼,刘璀和刘琼各率三千骑兵进攻左右两翼,杨再兴率三千骑兵进攻敌军后背。
最后是折彦质统领的一万长矛步兵,他们将协同前面的五千步兵作战。
陈庆亲自统帅最精锐的一千骑兵作为陷阵军,专门冲击敌军阵型。
相当于宋军步骑结合,伪齐军的部署就简单得多,他们的五千后勤军没有上阵,他们都是工匠、伙夫、马夫、文官等等,没有作战能力。
结婚五年,却因为老公欠债,把我送上了其他男人的床,而这个男人还是曾经我眼中的恶魔。他对我百般刁滥,千般折磨,却又在我被老公嫌弃肮脏,婆婆赶我出家门,别人都欺负我时,站在我身旁帮着我一一还击。他说,擦亮你的眼睛,看到底谁是你余生该有的人。...
封号战龙的秦风,原本是世界上最强大的雇佣军团团长,因为遭人陷害,一身功夫不能施展,变成了一个废物,为了避难,找到了当年跟自己订婚的林家寻求庇护。经历三年的蛰伏,秦风终于恢复了过来,他要这天,只为他亮,他要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前世被渣男贱女挖心而死,叶念一朝重生,只想痛快复仇。没想到,却遇到了他。他说谁欺负你,我欺负谁。你欺负谁,我帮着欺负谁。从此,她杀人,他递刀,她放火,他浇油。直到有一天,她发现,他心里一直藏着一个人。她愤怒离开。他将她抓回,笑容邪肆你连自己的醋也吃?兜兜转转,他爱的人,一直是她,从未变过。...
在市人民医院上班的叶向阳突然间收到一条有关妻子出轨的小视频,这让他不得不重新权衡这场看上去就不太对等的婚姻...
一个被坏人陷害的高三学生崔杰,被枪毙后灵魂居然俯身在一个皇帝身上,而这个皇帝是一个只有不到一年皇帝命的无道昏君弘光帝朱由崧,也就是历史上的南明小朝廷。崔杰会怎么做呢?想知道就看下去吧!本书不但是跟风(疯),而且还涉嫌抄袭,看惯了历史人物着忙赶场的你肯定深有体会,不说了,看吧!战国时代和三国时代,天下大乱,战火纷飞,派系林立,民不聊生,但是这两个时代天下虽乱,但贤良辈出,由乱而治,独独清末民国时代,可谓一个大乱场,非奸雄不能得势,好人的下场都很悲惨。新书后光绪时代之我的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