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古代日本人到唐朝真是“留学”吗
众所周知,古代日本人正是通过派遣“遣唐使”到中国的大唐盛世去“留学”,才为日本带去中国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极大地促进了日本的发展。在那之后,中国也开始饱受“倭寇”的滋扰。因此,人们开始怀疑:古代日本人到唐朝“留学”真的仅是为了学习吗?
如今,中国人去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出国留学”的潮流十分盛行。这不排除一些人“崇洋媚外”的心理原因,但更多的人是为了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为自己创造一个更好的生存机遇。因此,“留学镀金”成为当前国人谈论的一个热门话题。其实,“出国留学”并非现代经济社会的专利,早在一千多年前,“大唐朝”就要常常迎接大批的来自周边各国的“留学”人员,尤其是地理位置优越的日本的使节和商人。
根据历史记载,公元618年,唐朝取代隋朝。日本人凭借地理位置优势,络绎不绝地前往唐朝。天皇政府正式派出的“遣唐使”数目也大大增加,次数也空前频繁。唐太宗李世民在公元630年刚刚即位那一年,以犬上御田秋为首的日本第一批遣唐使到达长安。从此,日本连续不断地派遣遣唐使。从公元630-894年的二百余年间,日本政府共向唐朝派出19次遣唐使,其中有两次受阻而未成行,有一次是为了迎接前次遣唐使回国,有三次为护送唐朝使节回国。所以,实际算来,日本正式委派并到达唐朝的遣唐使应为13批。在那个海上交通极不便利的时代,为什么日本政府却不厌其烦、不辞辛劳地派遣一批又一批的遣唐使呢?
大多数认为,这是因为当时中国古代经济文化发展到了空前鼎盛的状态,南洋、中亚、波斯、印度、拜占庭、阿拉伯各地大小国家纷纷派遣使节和商人前往唐朝学习唐朝的先进文化,经营中国的丝绸、瓷器及各种工艺产品。
而作为中国的近邻的日本,比起东欧、非洲国家来更有地理优势,而且,极富进取精神的日本人也不甘人后。为了学习中国的治国经验和文化制度,天皇政府才派大批使臣、学者到中国参观学习。在日本史书上,遣唐使又称“西海使”或“入唐使”。遣唐使团初期规模较小,通常每次仅有一两艘航船,每艘航船载有120人左右。后来,使团的规模逐渐扩大,每次使用四艘航船,团员多达500余人。因为遣唐使团通常都是四艘航船一起拔锚起航,又一起扬帆归来。所以,日本的文学作品往往把遣唐使称为“四舶”。遣唐使团由政府使官、学习访问人员和航海工作人员组成。
当时的遣唐使可谓是今日的“公派留学”,日本政府对其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所有使团人员均由精挑细选而来,凡入选使团者一概予以晋级,并赏赐衣物。政府还对留学生给予优厚待遇,一般的船员免除徭役,使团官员予以一定程度的资助。在使团起航前夕,要举行隆重的“拜朝”典礼谒拜天皇,天皇向正副使节赐予“使节刀”,接下来举行饯别宴会,甚至有时会专门准备唐朝筵席。
历史证明,日本政府派遣的这些遣唐使果然不负众望,为日本带回了大唐朝先进的历史文化和科学技术。一时之间,唐朝的工艺美术、生产技术、文史哲学、天文数学、建筑学、医药学、衣冠器物、典章制度等纷纷传到日本,极大地促进了日本的发展。即便从现在日本的民俗风情和生活习惯中,也不难看出浓厚的中国古代文化痕迹。
然而,也正是大唐朝文化和科学技术对日本的“滋养”,滋养出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日本,也滋养出了日本扩张领土的狼子野心。“倭寇”在随后的中国历史中登场亮相,极大地危害了中国沿海经济的发展,也是导致明清政府实施闭关锁国政策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滞后。因此,有人提出疑问:日本遣唐使到中国的目的仅仅是为经济文化交流和“学习”吗?或许是包藏着侵占中国的祸心也未必。然而,没有人能给出答案,它只能是人们心中盘旋不去的一个谜团。
■英国成为海上霸主之谜
19世纪,谁拥有制海权,谁就是强大者;谁失去制海权,谁就要受制于人。那么,英国是如何夺得制海权,得以开创“英国的世纪”及“日不落帝国”的呢?
19世纪之所以被称为“英国的世纪”,主要是因为英国在那个“谁拥有制海权,谁就是强大者;谁失去制海权,谁就要受制于人”的时代牢牢抓住了制海权,从而得以积累下大量的财富,并在世界各地拓展殖民地。当时的英国也因此得名“日不落帝国”。
众所周知,最先开始航海运动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作为后起之秀的英国究竟是如何从强大的西班牙手中抢得海上霸权的呢?这要从英国击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说起。
无敌舰队,就是最幸运的舰队或不可击败的舰队的意思,是西班牙为远征英国而组建的舰队,是由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在1588年派出的,包括130艘兵船与运输船、7000船员与水手、两三万名步兵。
1588年5月,无敌舰队在梅迪纳·西多尼亚公爵佩雷斯·德·古斯曼的率领下进入英吉利海峡,与英国海军交战。无敌舰队之役是英西战争中最大的战役之一。在朴次茅斯海面附近,无敌舰队与英国海军上将霍华德及海军中将德雷克率领的英国舰队相遇。海盗出身的英国海军将领豪金斯为了迎战西班牙舰队,将英国战舰进行改进,增加了舰的长度,去掉了船楼结构,把许多火炮装在舷窗内而不是装在甲板上,使它的火力强度和准确性大大提高。
此外,英国舰队还尽量避免与西班牙舰队近战,而采用远距离炮击。相比之下,西班牙军舰既高又大,行动缓慢,自然成了英军“小船”炮击的靶子。西班牙开炮向英舰射击,却不能命中英舰。英国舰只尽可能避免进入西班牙火炮射程之内,在远处灵活闪避,活动自如。这种远距离炮战使西班牙舰队的步兵和重炮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激烈的炮战持续了一整天,直到双方弹药用尽,轰击才告终止。“无敌舰队”被打得七零八落,两只分舰队的旗舰中弹、撞伤,一个分舰队司令被俘。剩下的西班牙舰只好乘着风势向北逃窜,准备绕过苏格兰、爱尔兰回国。狼狈逃窜的西班牙舰队弹尽粮绝,更倒霉的是在海上接连遇到两次大风暴,有的船只翻沉了,不少士兵、船员被风浪冲到爱尔兰西海岸,被英军杀死。到1588年10月,“无敌舰队”仅剩43艘残破船只返回西班牙,以近乎全军覆没的结局惨败。而英舰没有损失,阵亡海员水手只有百人左右。
从此,国势鼎盛的西班牙一蹶不振,英格兰则成就了海上霸权,开启了伊丽莎白一世的盛世。而英国之所以能够取胜,与英国先进的谍报系统的工作是分不开的。1587年,弗朗西斯·沃辛汉爵士在英国海岸附近展开大规模海战的前夕,获得了3月22日西班牙海军元帅圣克鲁斯呈报给西班牙国王的《关于海军的总报告和具体报告》的抄件,完全掌握了西班牙无敌舰队的部署计划和军力等具有重要价值的军事情报,从而为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那时起,各国的作战计划就成了极为重要的秘密和对方极力盗取的目标。
■拿破仑和亚历山大密谈之谜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俄关系一度紧张,战火不断。但是,当时的法国皇帝拿破仑和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也曾友好会谈过,并最终促使两国签订《提尔西特和约》。但对于这次密谈,学术界却一直存在争论。
1805年12月2日,被誉为“三皇之战”(三皇指法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奥地利皇帝弗朗西斯二世)的奥斯特里茨战役最终以法国的胜利落下帷幕。这标志着第三次反法同盟的瓦解,也充分体现了拿破仑的军事才能。此次战役之后,拿破仑成为欧洲的霸主。
俄国军队退入波兰。1807年6月,法军又在波兰大败俄国军队。年轻气盛的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再次受到沉重打击,选择了和拿破仑和谈。于是,1807年6月25日这一天,拿破仑与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在俄国与普鲁士边境的提尔西特附近的涅曼河的一个木筏上进行私人会晤。
有人猜测,在会谈中,拿破仑在亚历山大面前表现出极高的表演天分,对亚历山大表现出一种兄弟式的亲密感情,想方设法打动亚历山大,抨击英国是欧洲一切纠纷的制造者,并以拉丁人奔放的想象力使亚历山大神魂颠倒,最终蛊惑住了这位年轻气盛、经验不足的沙皇。但到底拿破仑是如何说服亚历山大的,没有人能给出明确答案。
在拿破仑和沙皇亚历山大这次秘密会谈之后不久,1807年7月7日,法俄双方就签订了《提尔西特和约》,宣告法兰西帝国和俄罗斯帝国结成了反对英国的同盟。
和拿破仑签订《提尔西特和约》,并没有使俄国丧失什么土地,反而获得普鲁士割让给它的别洛斯托克地区。但是,亚历山大一世必须承认法国在德国占领的地方和拿破仑在那里所修改的疆界,以及拿破仑对伊奥尼亚群岛的统治权,同意成立华沙大公国(这是法国在俄国边界上的一个进攻基地)。法国还要求俄国与土耳其进行和平谈判,如果和谈未成,法国将帮助俄国进攻土耳其。此外,法国要求俄国参加对英国的封锁(即所谓大陆封锁),正是此举导致了欧洲大陆和平的崩溃。
其实,在签订完《提尔西特和约》之后不久,年轻的沙皇亚历山大就感觉自己上了拿破仑的当。尤其是到了1810年12月31日,沙皇深深地感觉到,参加大陆封锁严重损害俄国的贸易,于是选择对中立国的船只开放了俄国的港口。为此,拿破仑的附庸华沙大公国对俄国给予威胁。可此时的沙皇亚历山大已不再是当初那个“毛头小子”,毅然决然地无视法国的威胁,这直接导致法俄同盟的最终解体。拿破仑于1812年6月入侵俄国。
亚历山大在提尔西特时表现的软弱和后来对抗拿破仑的强硬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人们不禁猜想,拿破仑和亚历山大那次在涅曼河上木筏中的会谈到底发生了些什么呢?拿破仑到底是凭借什么说服亚历山大低头顺从的呢?这仍旧是个谜。
■是谁放火烧了莫斯科
当法俄之间的和平关系不再,拿破仑毅然选择了对他昔日的盟友开炮,并迅速攻占了沙俄首府莫斯科。然而,拿破仑刚开始享受在沙皇宫殿的生活,一场莫斯科全城的大火吓得他落荒而逃。到底是谁放的这场大火呢?
尽管1807年法国皇帝拿破仑与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签订了《提尔西特和约》,宣告法兰西帝国和俄罗斯帝国结成了反对英国的同盟。但没过多久,年轻的亚历山大一世就发现他上了拿破仑的当,他在这场法俄的同盟中并未获得多大利益,他赢得的只是时间,而非和平。因此,他很快改变了对拿破仑的忍让策略,开始强硬起来,并与英国重新建立起联合抗法的同盟来。
对于沙俄的“背叛”,拿破仑十分愤怒。同时,也为了真正实现他对欧洲大陆的统一,拿破仑在对英国的战略进攻失败后,意识到只有打败俄国才能打败英国。因此,他于1821年6月24日对俄国不宣而战。
面对突如其来的法军,俄国由于没有防备,非常被动,俄军很快溃败,国土大片丧失。1821年8月9日,在经过一场血战之后,法军占领了斯摩棱斯克。两天之后,当时的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任命“天才统帅”米·伊·库图佐夫为俄军总司令,带领俄军抵抗法国的入侵。8月26日,库图佐夫指挥20万大军,与法军在莫斯科西郊展开了著名的“博罗迪诺会战”,双方死伤无数,损失惨重。库图佐夫为了保存实力进行反击,决定放弃莫斯科,莫斯科城里的居民也随同军队一起撤离。
就这样,法军攻占了莫斯科,拿破仑也住进了沙皇的皇宫之中。但是,侵略者几乎没有过上一天太平日子。9月17日早晨,拿破仑从睡梦中惊醒。他透过克里姆林宫的窗户向外眺望,只见莫斯科全城烈焰腾空,一片火海。这位法国皇帝顿时惊得面如土色,连声叫道:“多么可怕的景象!”实际上,从法国军队侵入莫斯科的第一天——9月15日深夜起,莫斯科就已经起火。16日晚到17日,由于狂风大作,火势更加猛烈。克里姆林宫附近、莫斯科河南岸一带和索良卡等地,火逐风飞,烟焰满天。最后,连克里姆林宫的特洛伊茨塔也燃起呼呼的火苗。拿破仑和他的随从人员只得狼狈逃出。这场来势凶猛的大火整整烧了一个多星期,当大火熄灭后,昔日风光绮丽的莫斯科变成了一片令人心悸的废墟。
由于莫斯科被烧,法军无法从莫斯科取得补给。同时,由于法军挺进太深,后方援助不能及时到达,粮草供给非常紧张,在不得已的情况下,10月19日,拿破仑被迫从莫斯科撤军。
得知法军撤退的消息后,俄军在沿途不断予以狙击,迫使拿破仑不得不随时改变撤退路线。到12月,拿破仑才终于撤出了俄境。虽然逃离了俄国,但拿破仑损失惨重,军力损失达47万余人。
对于拿破仑这次军事冒险的失败,人们不足为奇。可对于莫斯科当时那场罕见大火的起因,多少年来,却一直争论不休。
道破天下,唯我独尊张小天,一个初生九天断脉的武学废才,却是千年不遇的修真奇才!得五行道,化五婴仙,又悟阴阳空三道!但本可逍遥为神,却得罪了神祖,被迫无法飞升,后经历万难,一一奇遇化险,终破飘渺九道,骑在神祖那个王八蛋头上。...
异能诡妃超凶哒由作者木子炎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异能诡妃超凶哒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上一世南宫湘湘身为月国最高贵的公主,却沦为丈夫夺嫡的工具,闺蜜利用的棋子,以致族灭身死。转世为人,她强势归来,发誓不会再相信男人。改变不了和亲的命运?好办!嫁个死人!渣男出逃敌国了?好办!江湖追杀!美貌?功夫?她若是第二,天下无人敢称第一!今生今世,挡我者杀,害我者死,灭我者诛,且看她如何步步为营,将这天下收入囊中。不过说好的死人呢?眼前床上躺着的美男又是谁?呀呀呀!你脱衣服做什么?快快穿起来...
作者小泼鱼的经典小说仙尘劫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仙坠混沌炼古令,混沌惊变风云起,欲返仙乡遭狙击,遥望仙乡近咫尺,功亏一篑恨无生。看着这冰冷死寂黑暗空洞的混沌,哀叹声中轻语纷争非吾愿,吾只想归家,看一眼记忆中的仙乡,谁能送我一程?山间小子,心存凌天之志却明珠蒙尘,偶获古令,从此走上一条寻仙之旅,探寻生命的奥秘。岁月无情,时光黯殇,誓要追仙踪,逐长生,握命运。...
穿越游戏世界,成首位玩家!玄奇世界,他将万古宗门的无上绝学时空秘典融合成功,成为时空传人。三个月后,玩家正式登陆‘玄奇世界’游戏,穆羽已是名满天南的天之骄子。两年之后,当玩家成长起来的时候,穆羽已然傲视九天苍穹,成为了星空之下最闪耀的圣尊。云岚山下,一名月白色衣裙的少女依偎在穆羽怀中,梨花带雨的哭道我纳兰嫣然宁愿死也不要嫁那萧家少爷,此生,只想嫁给穆公子你。叮!您成功触发三...
书海阁小说网免费提供作者清浅的经典小说嫡女有毒鬼王的不良医妃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欢迎光临wwwshgtw观看小说都说相府嫡小姐貌丑无盐怯懦不堪,怎么鬼王凤御天会看上了她!?可世人不知,她早已经不是从前的沈璃茉。现在的她,是22世纪的金牌特工,身怀黑科技治愈芯片,屈屈凤鸾国又怎压得住她的光芒?庶妹嚣张?一巴掌教你做人!姨娘伪善?谈笑间撕你面具!渣男退婚?恢复容貌让你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