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大明(第1页)

元朝末年,天下板荡,洪流滔滔,韩山童与刘福通等以白莲教聚众举旗起义。因为这一支义军举着红旗,头扎红巾,又称作“红巾军”,又因焚香聚众而被称作“香军”。

由于“天下苦元久矣”,刘福通率领红巾军一呼百应迅速壮大,韩山童被杀之后,刘福通就尊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主。1355年,朱元璋参加红巾军的第三年,刘福通立韩林儿为帝,号称小明王,建都亳州,国号宋,改元“龙凤”,红巾军起义再次掀起高潮。之所以立国号为宋,是因为韩山童自称宋徽宗的八世孙,当初起义檄文里说过“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

朱元璋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奉韩林儿为帝:攻下南京之后,韩林儿升朱元璋为枢密院同佥,不久又升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攻下浙东之后,小明王升朱元璋为仪同三司、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左丞相,1361年正月封朱元璋为吴国公。1364年元旦,朱元璋已有帝王气象,被百官推举为吴王,建百官司属,仍以龙凤纪年,以“皇帝圣旨,吴王令旨”的名义发布命令。

因此,元朝与明朝之间,实质上还存在着一个小宋朝。不管小宋朝实力如何,至少朱元璋是以“龙凤”纪年,承认小宋朝的存在。按照华夏确立国号的传统,一般是以前朝给其封地为国号,以示政权的传承性与合法性,夏商周秦汉唐莫不如此,既然小宋朝封朱元璋为吴国公,那么朱元璋建国之后,为何国号不选择“吴”而选择“大明”?

明朝开国之前,朱元璋先为吴国公,后来自立为吴王,按常理来说,朱元璋应以“吴”为国号,但结果却以“大明”为国号。其实,当时朝野对此国号的出处已经明确,并且达成共识,不存在什么争议,但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将明朝国号与明教、五行说等相联系,于是明朝国号由来反而就变得扑朔迷离了。

朱元璋为何弃用“吴”这个国号,史书上没有正式说法,但了解一下以吴为国号的政权就明白了。历史上的吴国有五个,春秋吴国、三国东吴、五代十国的十国之一杨吴、明朝前身(史称西吴)、元末张士诚的吴政权(史称东吴)。以吴为国号的国家比较邪门,除了春秋吴国之外,其他的国祚都很短,都被他国所灭,因此即便朱元璋再不信鬼神,估计也不敢拿王朝命运开玩笑。更重要的是,张士诚盘踞在苏州,是朱元璋的老对手,他初称周王,后改称吴王,这让朱元璋还怎么以“吴”为国号?

所以,没办法以封地名称为国号,于是朱元璋只能重选国号,而之所以选择“大明”,应该包含了五行说,但与明教、明王出世只能说是巧合。

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朱元璋是明教凤阳分舵舵主,使用阴谋诡计逼走了张无忌,掌握了明教大权,建国之后就以“明”为国号。实际上,金庸这是在抹黑朱元璋,因为韩山童与刘福通信奉的主体是白莲教,朱元璋也没有窃取谁的权力,而是靠自己打拼出来的。

所谓白莲教,是南宋初年昆山人茅子元所创,崇奉阿弥陀佛,后来在宣教时,与明教、弥勒教、道教互相渗透融合,因此才有白莲教声称“弥勒佛下生”、“明王出世”等说法,元朝义军多次利用白莲教起义,金庸小说里朱元璋与波斯明教关系其实是谬误。由于各种宗教融合,所以韩山童又宣传“明王出世”,希望百姓相信一旦弥勒佛下生、明王出世了,就迎来了光明的极乐世界。

因此,明朝国号出自明教之说,纯属胡扯,红巾军主要是依靠白莲教聚众,只是在宣传时借用了明教的明王这一角色。

不过,从“明王出世”看,朱元璋驱除鞑虏,拯救万民于水火,是百姓心目中期盼的“明王”,朱元璋以此自诩,以此为国号,好像也能说得通。只是这一说法有二个不合逻辑之处:一是“明王”只是“王”不是“皇”,朱元璋没有必要自降一级吧;二是朱元璋还是采用儒家治国,“明王出世”是外来宗教说辞,如果明朝国号由此而来,这让天下读书人怎能接受?

想让天下读书人接受,朱元璋选择的国号就必须出自儒家经典,而“大明”这两个字在儒家经典中就曾多次出现,比如以下:

《易经》:“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管子》:“乃能戴大圜而履大方,鉴於大清,视於大明。”

从明字含义上看,明字始见于甲骨文,就是一个太阳和一个月亮的简化组合,本义代表日月交辉而大放光明,由此引申指照亮、点燃、公开的、天亮等,无论是字形还是含义,三千多年来没什么变化。所以,“大明”的含义就很明确了,就是日月交辉而大放光明,还有推翻元朝黑暗统治让万民沐浴于光明之意,与“明王出世”、明教之“明”只是巧合而已。

可见,本来“大明”出自儒家经典,很有深度的一个国号,也不存在什么争议,但随着岁月变迁,尤其在经过金庸小说的歪说之后,就变得愈加扑朔迷离了。时人对于明宪宗成化帝的认知,多源于当年红极一时的《明朝那些事》。然该书戏说成分过多,时常招人诟病,而且书中对成化朝的篇幅也很简略。故时人对成化朝的认识,很难说不是极为刻板的。本文作者有成化立嗣开始,推出一系列文章,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力图还原一个真实的成化时代。

提到明朝的皇帝,另类的有好几位,成化帝以他那旷古绝今的“姐弟恋”名噪于后世。随着人们自由恋爱的观念产生,“姐弟恋”已经被人们接受,如今某冰冰的男朋友比她本人小20几岁,似乎成化帝与比他那位大自己17岁的万姑姑的爱情也不再稀奇。

人们在心理上,有一个选择性记忆,总是会记住某个人不寻常的举动,而忽略掉其他行为。人们只记住成化帝另类的爱情生活,却忽略掉他作为一个帝国执政者主动或者被动做出的决策,如何影响了帝国进程,而帝国进程又是如何影响到他个人决策的。

即使是常人,也不可能日日夜夜只有一个爱情的主题,琼瑶阿姨也得考虑到柴米油盐酱醋茶。作为一个偌大帝国的一号人物,他在享受做皇帝的优越感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如何保证延续自己来享受这种优越感。成化帝幼年多灾,在他执政的几十年,天赋并不算太高的他,还是进行了一定的努力。

初为太子

1

公元1449年的中秋节,偌大的北京城显得异常冷清,正统帝朱祁镇率五十万明军抗击蒙古人的内犯,传回京城的却是一个比一个让人揪心的消息,先是诸如成国公朱勇等战将战死,后来连皇帝本人也在土木堡被俘虏。

土木堡距离京城距离不算太远,败兵在中秋节当天已经陆续逃回,第二日怀来守将报告,皇帝陷虏。朱祁镇的生母、皇太后孙氏和同父异母弟,留守京城的郕王朱祁钰顿时慌乱,消息不胫而走,一下子传遍了北京城。

“危难时刻,方见中流砥柱”,兵部侍郎于谦呵斥迁都的主张,并且积极布防。太监李永昌也劝说孙太后要考虑社稷苍生,仓廪府库,还举了南宋的例子进言。孙太后这才下定决心,然后任命朱祁钰监国,积极对付蒙古的入侵和也先的要挟。

正当人心趋于稳定的时候,仅隔一日,司礼监金英却传出了一道瞠目结舌的“皇太后圣旨”,要立皇帝的庶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礼部官员尚未提出册封意见,皇太后的正式诏令便到了:

迩者虏寇犯边,皇帝率六军亲征,已尝敕尔朝百官。今尚未班师,国家庶务不可久旷,特命尔暂总百官理其事。尔尚夙夜秪勤,以率中外,毋怠其政,毋忽其众。钦哉!又敕文武群臣:凡合行大小事务,悉启王听令而行,毋致违怠

这位被立为皇太子的朱见深,就是后来庙号宪宗的成化皇帝。但此时,还是个不满两周岁的娃娃,所以,朱见深被册封为太子,“长”是真,“贤”却不得而知,固然有“长”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太后孙氏自己的打算。

孙太后此举不难理解,因为监国朱祁钰的母亲是贤妃吴氏,而自己的儿子朱祁镇生死叵测,一旦朱祁镇有意外,朱祁钰做了皇帝,那吴氏就会母因子贵成为太后。

孙太后像

孙太后立朱见深为太子,即使朱祁镇死于塞外,皇位继承人也应该是她的长孙,由于孙太后的精于算计,全然不懂世事的朱见深成为了皇位的合法继承人。

虽说国危立长君,但周武王死后,成王年幼,叔父周公、召公辅政,古代已有先例,在孙太后看来,内外臣子对他的安排是提不出异议的。

景帝易储

2

女人天生不太适合搞政治,况且孙太后也不是吕后、武则天一类的女人,就在她认为万无一失的时候,仅仅离朱见深被册立为太子后的第四天,在京的文武百官就联名给他上了一份奏疏,奏疏的要点如下:

圣驾北狩,皇太子幼冲,国势危殆,人心汹涌,古云“国有长君,社稷之福”,请定大计,以奠宗社。

热门小说推荐
江湖风情录

江湖风情录

本文江湖风情录,书名不霸气,但内容有观众意想不到的情节。金庸与古龙是武侠小说的前辈,我是怀着仰慕的心情拜读二位前辈的文章而成长的。江湖风情录有模仿二位前辈写作风范的情结存在。江湖风情录已经完稿,约一百万字,读者大可放心不会只看半部书而遗憾。江湖风情录共分三季,其第二季地狱恩仇记已经落笔正在赶稿之中,也是约百万字,等读者看完第一季正好能赶上。此书是比较古典与传统的古代武侠战争为题材的爱情故事。比较适合有还旧情节的读者阅读。主人公吴铭轼出世时是一名伤重而失忆的少年。他从一名籍籍无名的小人物通过闯荡江湖而成长为大英雄的艰难过程。主线是吴铭轼与三名颜值出众,性格各异女性的爱情故事,其副线另有二个三角爱情故事。所有爱情故事皆跌宕起伏,即在情理之中,又不乏意料之外,个中滋味希望读者自己体会。本文适合男性读者,特别是对古代战争的描述以及古代武器阵法的运用描述比较详细。本文比较写实,注重人物的内心描写,根据古代科技成就的计谋运用,有密室杀人案破解有佛家因果循环有弗洛伊德心理学运用有血腥场面有匪夷所思的各种情节,但又情理之中,让读者回味。...

第一次亲密接触

第一次亲密接触

放学回家,发现家里的小保姆正在和陌生男子壁咚,我威胁她和我青春在热血中绽放,在肆意中张狂。哪有青春不年少?哪有年少不轻狂?若干年后,当我回忆起那第一次亲密接触,心中早已熄灭的热血,亦随之燃烧。...

大佬心尖宠在娱乐圈横行

大佬心尖宠在娱乐圈横行

全本免费甜宠虐渣爆爽双洁马甲前世惨死,一朝重生,成为了顶级豪门白家的掌上明珠。白灿然势要手撕白莲花姐妹,脚踩渣男未婚夫。从演技辣眼到影后附身,各方大佬竟对她宠爱有加。深陷潜规则?不好意思,两大巨头影视公司我家开的。被嘲整容婊?从小到大的照片甩你一脸,平平无奇选美冠军。作假演技大奖?官方戳章颁发,不小心包揽大满贯而已。绯闻缠身?抱歉,那些都是我一个户口本上的亲哥哥们!倒贴九金影帝?谢邀,事业上升期,不谈恋爱。九金影帝晏随安一直倒贴中,请不要给我增加难度。...

隔壁有只桃花妖

隔壁有只桃花妖

主角叫桃花和尚的小说是隔壁有只桃花妖,它的作者是娉安所编写的仙侠奇缘类小说,内容主要讲述一只桃花妖看上了隔壁山头的小和尚,准备打晕了拖回家的故事。桃花一直觉得喜欢一个人是件极简单的事。喜欢,在一起,然后一起做羞羞的事。可等她真的喜欢上一个人,搭上半条命之后才发现,原来光是在一起就有那么难。...

狼与兄弟

狼与兄弟

狼,看似冷酷的外表隐藏着无限柔情,为了家人和兄弟甘愿牺牲自己!犹如主角王赢的性格,冷酷的不是内心而是对世俗的漠视!他就像狼王一样无论在哪儿都能成为团队核心,带领着自己的兄弟出生入死,不离不弃!从大学时代的青涩到步入社会的坎坷,就像是一段不平凡的生存之路!他们像狼一样,团队合作无间,他们一起开拓一起战斗一起创造辉...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