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在明清两朝,经过册封,告祭天地,太庙的中宫皇后是皇帝正妻。
除皇后外其余嫔妃皆是皇帝妾媵。正妻所生之子为皇嫡子,妾媵所生之子为皇庶子。
嫡子无论是在继承关系与宗法地位上都远超庶子,一般的情况下明清两朝皇位的继承人都要在嫡子中产生。
但由于明清两朝大部分皇帝没有嫡子或嫡储被废,而改由庶子继承皇位。庶子作为新帝登极后,便面临嫡母与生母并存的局面,两位母亲一个是法理上的母亲,一位是生理上的母亲,两宫要同尊为皇太后。本文就明清两朝发生的六次两宫皇太后并尊的由来以及她们的地位进行阐述。(來去是夢成敗皆空)
明朝的两宫皇太后
明朝对宗室与庶民的妻妾嫡庶等级分的非常严明,明初有制:只有嫡后(原配)才可以“系帝谥及祔太庙”,别祀奉慈殿,继后及皇帝生母都不系帝谥、同时规定也只有嫡皇后才能与皇帝合葬。所有明皇陵中只有孝(洪武),长(永乐),献(洪熙),泰(弘治),康(正德),
,显(嘉靖帝为生父兴献王建的陵),德陵(天启),以及被降为郕王的景泰帝陵是皇帝和皇后两位合葬。?!
朱棣的妃子很多,但明长陵内合葬着成祖朱棣与徐皇后(徐达女)
明朝皇子立储的规则是“皇嫡长子为储君,其余诸皇子皆封亲王”。英宗之前,明朝皇帝皆为嫡出,除了朱棣(嫡四子)靖难造反外,明仁宗朱高炽为明成祖的嫡长子,明宣宗朱瞻基为明仁宗的嫡长子,而宣宗朱瞻基之后,明朝皇帝的出身除正德皇帝朱厚照(孝宗嫡子,存疑)外,再也没有嫡子继承皇位,甚至嘉靖帝连皇子出身都不是(藩王入继)。所以在明初嫡子登极为帝的条件下不可能存在两宫皇太后并存的局面,太后及太皇太后也没有徽号。而以庶子身份的英宗朝开始,陆续出现了三次嫡母太后与生母太后并尊的时代。
明朝当过两次皇帝的明英宗朱祁镇
明朝皇帝中庶子继承皇位要从明英宗朱祁镇说起,他生母为明宣宗朱瞻基嫔妾孙氏,当时在宣宗皇后胡氏没有被废的情况下,朱瞻基立仅三个月(不满百日)的长子而非嫡子的朱祁镇为太子。在皇后胡氏尚年轻又无子的情况下,打破明朝立嫡长子为储君的祖训,并晋升孙氏为贵妃,赐金册金宝(贵妃有册无宝),这样一系列的操作下最终成功逼迫皇后胡氏上表逊位,入观清修,朱瞻基改立贵妃孙氏为皇后。
与《大明风华》中孙若微的傻白甜不同,真正的孙氏是个破有心机的狠人
所以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历史上第一个被册封为太子并继承皇位的皇庶子。他尊生母孙氏为皇太后。英宗为孙太后上徽号曰“圣烈慈寿皇太后”,明朝后宫的徽号自此开始。明朝第一次两宫皇太后并存孙氏去世后,谥号曰:孝恭懿宪慈仁庄烈齐天配圣章皇后。
明朝第一次两宫皇太后并存
慈懿皇太后(英宗嫡后,孝庄睿皇后钱氏)与圣慈仁寿皇太后(朱见深生母,孝肃皇后周氏)
明宣宗景陵第一次出现一帝两后的合葬模式
明朝官方承认的两宫太后并存是从明宪宗朱见深开始的。庶子出身的明英宗朱祁镇其皇后钱氏一直无子,然而后来入宫身份很低的妾媵嫔妾周氏生下了朱祁镇的庶长子朱见濬(浚)(朱见深),不过英宗和自己的父亲宣宗不同,他对皇后钱氏终能生育嫡子一事抱着极大的希望,因为他害怕如果传位给庶子,会导致钱皇后最终走向胡废后的结局,所以庶长子朱见深已经两岁,英宗仍然没有将他册封为太子,而是一直耐心地盼着钱皇后怀孕。
直到明英宗豪情壮志的御驾亲征瓦剌,发生了土木堡之变,明军大败,英宗被俘。上文所说的朱祁镇的生母慈寿皇太后孙氏为了国家的稳定,不得已册立三岁的朱见深为太子,郕王朱祁钰为监国。为了避免国无长君,国家被瓦剌击溃,于谦等大臣纷纷与皇太后商议,决定拥立皇帝的弟弟、郕王朱祁钰为皇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于是朱祁钰登基,改元景泰,是为明代宗景泰帝。
在皇权争夺中没有兄弟的概念
英宗被俘代宗即位,善良而柔软的钱皇后变得无依无靠,待遇浅薄,她日夜哭泣祷告,甚至哭瞎了一只眼睛,拿出一切财物想换回明英宗,但都是徒劳的。直到明英宗被瓦剌放归,被软禁在南宫,朱祁镇终于见到那个日夜为他祷告哭瞎眼,被折磨得消瘦蜡黄而早已失去往日风华的钱皇后,夫妻二人抱头痛哭。(來去是夢成敗皆空原创)在南宫的层层监视下明英宗朱祁镇和钱皇后过着提心吊胆的囚禁生活,朱祁镇将残疾的妻子视若珍宝,相依为命,钱皇后也一面支撑着病体,一面带领南宫中的嫔妃宫娥赶制绣品,以此换些食物和用品度日。
直到七年后,明英宗“南宫复辟”重登帝位,重获权利的朱祁镇将朱见深的生母周氏晋封为贵妃,但身患残疾并长期处于惊吓中生活的钱皇后也早已失去了生育的能力,周氏母凭子贵,勾结奸佞太监向明英宗进谗言,游说罢黜再也无法生育的钱皇后而改立周氏为后,英宗大怒,严明钱皇后地位不可动摇,并指自己去世后只有钱皇后才可与其合葬。周贵妃只好作罢,在英宗的庇护下,钱氏重新开始了她与世无争的皇后生涯。
明英宗去世后,朱见深继承皇位,和他父亲一样,也成为是庶长子而非嫡子出身的明朝皇帝,朱见深继位后尊嫡母钱皇后和生母周贵妃为皇太后,并准备同时确定徽号。
明宪宗朱见深
当时大太监夏时为讨好周贵妃,劝说明宪宗独尊周贵妃为皇太后。这惹恼了朝廷诤臣,大学士李贤、彭时力争。宪宗朱见深见状,只能先尊嫡母钱皇后为慈懿皇太后,后尊生母周氏为圣慈仁寿皇太后,最终两位太后并尊。
明英宗元配孝庄睿皇后钱氏
虽然朱见深的生母周氏凭借皇帝生母的身份百般刁难钱氏,但依然无法撼动嫡皇太后钱氏的地位,成化四年(1468年)六月,钱氏病逝,谥号“孝庄献穆弘惠显仁恭天钦圣睿皇后”,史称孝庄睿皇后,与英宗合葬裕陵,但嫉妒心爆棚的周太后却命人用碎石将裕陵地宫中钱皇后与英宗连通的隧道券门堵死,而把自己和英宗的隧劵相通。
周氏一直活到明孝宗(朱见深庶长子)弘治十七年三月,并被明孝宗朱佑樘尊为太皇太后。周氏崩后,一开始得到元配嫡后钱氏的一切身后待遇,谥曰孝肃贞顺康懿光烈辅天承圣睿皇后,但因为生前嫡庶有别,孝宗朱佑樘最终将太皇太后周氏按照明制,别祀于奉慈殿,不祔庙,去掉帝谥,仍称太皇太后,改谥“孝肃贞顺康懿光烈辅天承圣太皇太后”,史称孝肃皇后,不再用英宗所用谥号的“睿”字,周氏也和明英宗合葬于裕陵,下葬前孝宗皇帝下令将钱皇后棺椁停放的侧室堵死的隧道卷门打通。
孝肃皇后周氏,不系英宗谥号“睿”
明朝第二次两宫并尊
仁圣皇太后(穆宗继后孝安皇后陈氏)与慈圣皇太后(万历生母孝定皇后李氏)
陈太后和李太后是一对模范“姐妹”
万历帝父亲朱载坖是嘉靖帝庶三子,按规制被封为亲王(裕王),但并未就国(赴藩),住在为在京亲王修建的十王府中的裕王府(今王府井)。裕王府元配正妃(嫡妻)为李氏,曾生育过一个儿子(嫡长子),取名朱翊釴,但四岁夭折(嘉靖三十四年——嘉靖三十八年),追封裕王世子,后再追封为宪怀太子。但正妃李氏没有活到朱载坖登极,穆宗即位后被追封为孝懿皇后。到了明神宗即位后,朱翊钧追尊这位从未见面的前嫡母为孝懿贞惠顺哲恭仁俪天襄圣庄皇后,先隆庆帝葬入昭陵,入太庙祭祀,简称孝懿庄皇后。
...
本文江湖风情录,书名不霸气,但内容有观众意想不到的情节。金庸与古龙是武侠小说的前辈,我是怀着仰慕的心情拜读二位前辈的文章而成长的。江湖风情录有模仿二位前辈写作风范的情结存在。江湖风情录已经完稿,约一百万字,读者大可放心不会只看半部书而遗憾。江湖风情录共分三季,其第二季地狱恩仇记已经落笔正在赶稿之中,也是约百万字,等读者看完第一季正好能赶上。此书是比较古典与传统的古代武侠战争为题材的爱情故事。比较适合有还旧情节的读者阅读。主人公吴铭轼出世时是一名伤重而失忆的少年。他从一名籍籍无名的小人物通过闯荡江湖而成长为大英雄的艰难过程。主线是吴铭轼与三名颜值出众,性格各异女性的爱情故事,其副线另有二个三角爱情故事。所有爱情故事皆跌宕起伏,即在情理之中,又不乏意料之外,个中滋味希望读者自己体会。本文适合男性读者,特别是对古代战争的描述以及古代武器阵法的运用描述比较详细。本文比较写实,注重人物的内心描写,根据古代科技成就的计谋运用,有密室杀人案破解有佛家因果循环有弗洛伊德心理学运用有血腥场面有匪夷所思的各种情节,但又情理之中,让读者回味。...
放学回家,发现家里的小保姆正在和陌生男子壁咚,我威胁她和我青春在热血中绽放,在肆意中张狂。哪有青春不年少?哪有年少不轻狂?若干年后,当我回忆起那第一次亲密接触,心中早已熄灭的热血,亦随之燃烧。...
全本免费甜宠虐渣爆爽双洁马甲前世惨死,一朝重生,成为了顶级豪门白家的掌上明珠。白灿然势要手撕白莲花姐妹,脚踩渣男未婚夫。从演技辣眼到影后附身,各方大佬竟对她宠爱有加。深陷潜规则?不好意思,两大巨头影视公司我家开的。被嘲整容婊?从小到大的照片甩你一脸,平平无奇选美冠军。作假演技大奖?官方戳章颁发,不小心包揽大满贯而已。绯闻缠身?抱歉,那些都是我一个户口本上的亲哥哥们!倒贴九金影帝?谢邀,事业上升期,不谈恋爱。九金影帝晏随安一直倒贴中,请不要给我增加难度。...
主角叫桃花和尚的小说是隔壁有只桃花妖,它的作者是娉安所编写的仙侠奇缘类小说,内容主要讲述一只桃花妖看上了隔壁山头的小和尚,准备打晕了拖回家的故事。桃花一直觉得喜欢一个人是件极简单的事。喜欢,在一起,然后一起做羞羞的事。可等她真的喜欢上一个人,搭上半条命之后才发现,原来光是在一起就有那么难。...
狼,看似冷酷的外表隐藏着无限柔情,为了家人和兄弟甘愿牺牲自己!犹如主角王赢的性格,冷酷的不是内心而是对世俗的漠视!他就像狼王一样无论在哪儿都能成为团队核心,带领着自己的兄弟出生入死,不离不弃!从大学时代的青涩到步入社会的坎坷,就像是一段不平凡的生存之路!他们像狼一样,团队合作无间,他们一起开拓一起战斗一起创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