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一秒记住【xiaoyanwenxue.com】精彩无弹窗免费!“罗辑思维荐书集锦(套装共24册)(.shg.tw)”!
第三章重新理解品牌
当你的公司有了规模,有了品牌影响力,就意味着拥有了更低的成本、更大的议价权和更多的发展机会。因为所有人都会去找你,这是大家能够感受到的拥有品牌影响力的好处。当然我们也深知没有品牌之苦:产品没有规模,更没有议价权,成本也很高,特别是当一个没有品牌的企业跟一个有品牌的企业同类竞争的时候,你会感到非常痛苦。因此,我们肯定都很渴望拥有品牌。我们深知,拥有品牌,做出品牌,才可能拥有品牌影响力。
可是,为什么有些企业做出了品牌,并能够长期保持品牌的影响力,而有些企业耗尽心力,在品牌方面还是难有起色?这时候,需要我们重新理解品牌。
过去,我们怎么看品牌?
说起品牌,我们常常会听到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肯定也有人这样跟你说过:你的服务这么好,怎么会没有什么人知道?所以就应该大力宣传,多做传播。这时候,企业也认为已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我问过很多创业者为什么要融资,他们说:“融了钱以后可以投放市场,去做品牌。”这种说法很常见,但说法本身就值得推敲。
第二种说法:“我们做的是品牌。”这背后是什么意思?就是跟你比,我们不是一个高性价比的企业,但我们是有品牌的。很多时候,企业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有品牌,就说我们要做一个高规格的东西,听起来也高端、大气、上档次。
易到也犯过类似的错误。当年为了做头版广告,我们绞尽脑汁。记得2011年第一次融资后,我们做了一次广告投放。那时候我觉得既然做就绝对不能low(低端),易到是高端服务,就得用各种黑白灰才显得有格调,用的文案也不能说人话。那个时候特别不想直接说价格,特别不想说我们是干什么的,就想变着法子说。这一切都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特别的高端。
第三种说法:做品牌要有话题性,没有话题就去制造一个话题。那时候也受了很多这方面的影响,不管是凡客体,还是病毒营销等广告案例,似乎都告诉我们要去争夺别人的眼球,要成为话题的中心,要在朋友圈刷屏,要让大V在微博转发等。总之,不管是传统营销还是新媒体,都要有话题性,要圈多少粉丝,实现怎样级别的曝光效果,等等。我们好像认为这就是做品牌,特别是有了社交媒体以后,更是这么看。
当年,我们团队还干过一件很愚蠢的事情,现在我还时常拿这件事跟我们的营销团队开玩笑。他们刚来的时候,我给他们的任务是:“给你们预算,你们至少要在微博上做到10万粉丝。”然后你知道他们干了一件什么事吗?他们说干脆转发抽大奖吧。我模糊记得大奖好像是给5万元或10万元。这样做能没人转发吗?即便有人认为是骗人的,他还是会去尝试,而且粉丝肯定不会认为我这样的人是骗子。当时我明明感觉是不对的,这样做跟土财主有什么区别?不能干这么粗暴的事情,但团队为了达成我定下的关键绩效指标,反复跟我争取,觉得还是得这么干。我咬着牙下了这个决心,干就干吧。后来这就成了我们一个共同的笑谈,居然出10万元做这样的转发。这些事情过去以后,我开始反思,觉得大家公认的一些关于品牌的说法不见得是对的。
那到底什么才是对的呢?
重新理解品牌
回溯历史,中国民营企业建立品牌的进程被极大压缩,可能别人要做100年的事情,我们压缩到了一二十年。在这样一个浓缩的时间里,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这40年来企业建立品牌的脉络。
第一类是传统的“占领心智”,打广告我们从物质短缺的时代走过来,那个时候其实很简单,一有新的品类出来,拼命打广告,告诉市场你代表这个品类就可以了。直到今天,分众传媒的创始人江南春还在到处给大家传播这个观点,就是要占据心智。为什么江总一直在说这个观点?因为在中国建立品牌的时间周期要求极短,新的品类出来依然适用这个观点。
现在,一个二手车品牌“GZ”正是用的这种洗脑式的广告。其他几家做二手车的品牌,以及新车贷款的品牌,也是用这样简单粗暴的方式。因为在这个阶段,大家基本上都在传播“市场上有没有这个服务”的问题。
第二类是所谓的炫耀,即一定用大logo(商标)。为什么?因为我想告诉别人,我用的是这个牌子。企业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传递一种声音:“你用就代表你高端,跟别人不一样。”
第三类也是正在兴起的:只为满足自己。这股风从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的无印良品开始,今天中国的严选等也归入此类。品牌可以没有logo,没有标签,但可能产品就是不错,甚至非常好,所以并不以炫耀和展示给别人看为目的,只是让你真切地感受到好用,消费起来也没有压力,性价比高。
第四类就是强调所谓的精神需求。这方面,我觉得猫王收音机是最近做得比较好的一个例子。同样是蓝牙音箱,猫王收音机采取了跟其他品牌完全不同的方法。虽然它不便宜,性价比也不是那么高,但它强调了产品的文化属性和精神属性,强调了用户,实现了一种对自我的认可。“花点时间”(一个互联网鲜花订购服务)也是这样,他们倡导消费一种“无用”之美,让用户觉得生活还是不错的,是美好且积极向上的。我就是“花点时间”的用户,有个周末,我说:“今天花为什么还不到呢?”如果一直没有,其实也无所谓,但一旦开始用,一次没有就会觉得生活好像没有那么有生气,好像缺点什么,因为开始对它产生了期待和精神上的依赖。我觉得这是层次最高的一类,可能针对自我实现的产品在未来会很快普及。
遗憾的是,大多数领域都处在一个严重过剩的状态,即大多数产品都是同质的。我们随便到淘宝去搜一个商品,可能都会是长尾,数以百计的商家在同一个细分品类里。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会有品牌?所以,我们需要重新去理解品牌,把它放在一个新的品牌时代去思考:未来的品牌朝着哪个方向去演化,我们又该如何去做。
回归原点做品牌
在我看来,要想有品牌,第一步还得回归原点,回归产品本身,保证产品先有质。因为我们不可能脱离产品谈品牌,但是产品得好到什么程度呢?我认为,好产品要有辨识度。如果仅仅是比对手好一些,他75分,你做到82分,这也是没用的。要想好到有辨识度,就必须做到最好。同样是快递行业,为什么一个叫顺丰,一个叫“其他快递”?尽管顺丰的价格可能更贵些,但是它好到足够有辨识度。如果一个淘宝商家的物流服务是“顺丰包邮”,这就意味着有品质。
所以我才说产品好就要做到实物上有辨识度,这种辨识度不是相比别人有差异性。我们看到太多产品为了差异而差异,比如俄罗斯手机Yota,它背后用电子模式做了一个双面屏,而MZ手机为了有差异也做了一个小屏。但是,差异的前提是你得足够好,如果连好的前提都不具备,尽管叠加了很多表面上的差异性,也是没有用的。深圳的华强北商业区虽然什么样的手机都有,也就是差异性足够,但它没有好品质的基础款。
在我看来,未来我们想做品牌的话就要先回到原点,把产品踏踏实实地做好。如果做得不够好,即便通过包装或者功能定位上的差异,也不足以形成品牌,因为它没有品牌的内核。就像一个做内容的人如果不坚持输出好内容,只喜欢搞一些噱头,那么弄来一个“大神”也没用。即使大神来了,你也得把词先背好,语速对好,设备等基础的东西准备好。如果连这些基础准备都没有,弄多少大神也没用。所以,最终还是得靠产品。
易到的产品,包括其本身的模式,还是有很大辨识度的。一直以来,不管是做用户选车、个性化标签的评价,还是做月票等,这一系列的实践都蛮有辨识度。现在我们看DD和其他一些租车平台,也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其实都是易到最先开始做的。在所谓的创新和差异化方面,易到的能力非常强,一点都不缺乏。回溯当时,在其中一个核心的产品上,我一直主张必须要做到100%的派车成功率。我认为,98%、99%和100%是两回事,不是提高一点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团队曾经争论过很多次。他们说做不到,我说肯定能做到,因为在经济学上有一个原理:加价加够,就会有百分之百。
当时我还给他们举过一个例子,我说:“即便用户在新疆喀什,哪怕我们没有开通这个城市的服务,但是当用户叫一辆车,哪怕这辆车从西安接单,只要用户愿意花2万元允许3天以后去接他,我也希望这件事100%能得到回应。”这个例子虽然很可笑,但当时我只想用这个例子强调100%会在用户心目中建立一个可靠的印象。我说:“我们的理念就是随时随地私人专车。什么叫随时?就是24小时。什么叫随地?就是任何地方都可以有。我们定位高端,只要你不怕贵,就一定有车。”可我们的团队没有足够的坚持,后来我离开易到的时候也没有做到100%的派车成功率。
不过每个公司的定位并不一样,比如DD从来不强调100%,但是它足够便宜,然后50%、60%地慢慢提升。如果我们很早就做到100%,哪怕最后竞争激烈的时候,即便没有参与价格战,也是可以守住的,因为总有一些对可靠性要求特别高的用户不愿意离开,觉得只有易到是最可靠的。这就是关于产品的辨识度。
作者蓝池白云的经典小说战神之都市主宰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战神之都市主宰林啸天出身豪门大家,但是家族却遭到背叛,从而家道中落,数年后,一代战神林啸天王者归来,吊打各路不服,书写都市传奇。...
...
她重活一生,明医道,兴农田,育萌宝,风华绝代!她权倾天下,讨公道,斗极品,虐桃花,赚钱养家!...
书海阁小说网免费提供作者橘子笑的经典小说嫡女宠妃倾天下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欢迎光临wwwshgtw观看小说郁诗上辈子爱了一个渣男,掏心掏肺最后却换了个满门抄斩的结局。重活一世,郁雪想通了。破皇后,谁爱做谁做!破渣,谁爱要谁要!然后,她转头就看到了传闻中奇丑无比吓死了两位未婚妻的战神乾王。丑怎么了?再美能美得过她吗?她负责美,而他只需要负责爱她只爱她!...
关昕林月儿作者原来是我作品状态连载中我是个被人看不起的穷人,直到有一天,亲生父亲找到了我,他是华人首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