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四章 在菜市场遇见城市设计师(第2页)

2018年,我们观察到一些信号。这些信号表明,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已经无法持续。

第一个信号是土地的流标。往年在土地拍卖的时候总会出现一掷千金、举座皆惊的“地王”。2018年没有“地王”了,取而代之的是土地流标现象增加。中国指数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2018年1—8月,全国300个城市共流标890宗地块,这是近年来从未出现过的现象。一线城市合计土地流标13宗,其中7宗在北京;2017年同期,一线城市经营性土地流标仅4宗。二线城市合计经营性土地流标238宗,2017年同期为106宗,同比上涨超过125%。与此同时,土地成交价格上涨的速度也陡然回落。截至2018年9月,85%的城市土地成交溢价率出现下调,三个季度全国住宅用地零溢价成交地块占总成交宗数的59.2%。

第二个信号是很多标杆性的房地产企业纷纷改名。一向号称是房地产界“先知”的万科去掉了公司名字中的“房地产”三个字。2012年万科就预测房地产市场已经从黄金时代进入白银时代。如今,万科更是提出:最高目标是“活下来”。预感到风向变化的不仅有万科,保利、龙湖、万达、合景泰富、时代中国、朗诗绿色也都悄悄地拿掉了公司名字中的“房地产”等字样。不知前路何方的房地产商在风中凌乱:恒大要造汽车;碧桂园既要养猪又要造机器人;招商蛇口要造邮轮。

第三个信号是收缩城市。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龙瀛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吴康等研究城市的学者在2018年发布了自己的研究报告,他们考察了2000年以来中国城市化的演变特征。你可能没有注意到,虽然所有的城市在做规划的时候都想进一步扩张,但现实情况是:城市不会总是扩张,有的城市已经开始收缩。表征收缩城市的最重要指标就是城市人口下降。一想到城市收缩,人们就会想到房价下跌、经济下滑、民生凋敝。我稍后会告诉你,这是一种过于简单的误读。收缩城市并不都是传说中的“鬼城”。“有幸”上榜收缩城市名单的,不仅有山西吕梁、甘肃定西、内蒙古乌兰察布这些内陆城市,还有广东东莞、浙江义乌这些沿海发达城市。收缩城市在东北地区、长三角和珠三角已经成片出现。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有城市扩张,自然就有城市收缩。欧美国家是在20世纪80年代产业转型的时候关注到这一现象的。比如,美国东北部的五大湖区曾以钢铁业和制造业著称,底特律、扬斯敦、匹兹堡……这些曾经显赫一时的城市经历的收缩比中国的城市严重得多。在中国,“收缩城市”这个趋势并非是从2018年才开始出现,但人们大约是在2017年才突然意识到这种现象并开始感到恐慌。从2017年下半年,各个城市之间展开了“抢人大战”,西安、武汉、成都、南京等二线城市纷纷推出了吸引高校毕业生落户的优惠政策:人口压力真的来了。

在特定的时期,城市是可以在自上而下的力量的推动下加速发展的,但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城市的发展是要自下而上慢慢生长起来的。只有在城市大规模扩张突然放慢之后,我们才能注意到这种自下而上的力量。这种力量长久以来一直存在,只是被掩盖甚至被压制了。

在这一章中,我要带你到东莞、义乌、上海等城市,去寻找这种自下而上的力量。你会看到:

自下而上生长起来的城市更具多样性。一个城市基层的根系越深越广,城市的发展经验就越丰富,出现基因突变的时间就越早,就越容易形成一种“多核”的新物种。未来的都市圈不会再是过去的“单核城市”,而是一种“多核城市”。

自下而上生长起来的城市抗风险能力更强。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基层网络越广阔的城市,越容易快速地形成反应机制,因此也越容易进行自我迭代。2018年,我们已经观察到了类似的迭代:一部分城市已经实现了自下而上的“精明收缩”。换言之,尽管城市的规模缩小了,但毫无衰败的迹象,而是变得更加精干、健康。

自下而上生长起来的城市甚至会更美。你可能认为,自下而上的生长是混乱的、无序的。但是在2018年,我们观察到,这种自下而上重塑城市的力量反而对美感有更强烈的渴望。基层的力量更容易获得互联网等新技术的赋能,它们更有活力,更热爱美好的东西。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一个个店铺、一个个市民的审美表达。重塑城市的人,重塑的是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这是一种遏制不住的力量。

简单地说,一个有生命活力的城市必须像个菜市场,不仅是因为在菜市场里能够真正体会到烟火尘世的人情味,还因为在熙熙攘攘、嘈杂拥挤的菜市场里隐藏着一种混乱背后的秩序。我们要去理解这种秩序,把它破译出来。

单核城市和多核城市

万科集团高级副总裁张纪文教了我一组概念:单核城市和多核城市。

在张纪文看来,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发展速度太快了,我们用了30年时间走完了其他国家可能要用100多年才能走完的路。城市规模变得越来越大,准备好吧,未来可能会出现5000万人口甚至上亿级人口的城市。这样大规模的城市,形态一定和过去的城市不一样。

过去的城市是什么样的?张纪文说,过去的城市是单核城市,城市主要的功能都集中在中心区域,然后从中心区域向外扩张。你可以想象,这样的扩张是有限度的,城市规模一旦过大,就会导致效率的下降。那怎么办呢?一种思路是在大城市的周围建卫星城,但这会让城市内部的交易效率下降。打个比方,原本是一群人挤在会议室里,领导觉得太拥挤,但如果把手下都打发到其他楼层的办公室,他们跟领导汇报工作就要来回跑,结果更费事,效率更低。问题出在哪里?不是出在办公室的布局,而是公司内部的决策机制和组织结构需要调整。太集权了就要分权,过度中心化了就要去中心化。

所以,未来的城市会变得更扁平化,没有单核,没有中心,是一个多细胞的平台。换句话说,未来的城市是多核的。这使我联想到英国生物化学家尼克·莱恩在《生命的跃升:40亿年演化史上的十大发明》一书中讲到的,“从简单细胞到复杂真核的转变,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重要的一次转变,没有之一”。细菌就是单细胞,从最早有了生命以来,地球有30亿年都是细菌的天下。细菌虽然简单,但影响巨大:细菌带来了地球上的氧气;细菌使海洋深处充满了硫化氢;细菌氧化了大气中的甲烷,带来了第一片雪花。但细菌始终还是细菌,没有什么比细菌更保守的了。细菌只能自我复制,更为复杂的真核生物却偏爱交换和合作。细菌酷爱秩序,喜欢简单,习惯控制,一成不变。更为复杂的真核生物却是永不停息的实验主义者,它提供了一个新的合作平台。在这个新的合作平台上,细胞可以克服能量的制约,而且能收集并不断地重组DNA(脱氧核糖核酸),这种新的交换和合作看起来更加混乱且无序,却能够创造出越来越复杂、先进的生命,因此才有了后来波澜壮阔的进化之旅。

那么,哪一个城市是多核城市呢?张纪文说:“你可以去东莞看看。东莞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多细胞物种。”

谁是东莞人?

你在东莞找不到一个真正的东莞人。东莞本地人会自称是厚街人或者是长安人,但不会自称是东莞人。这跟东莞的起源有关,东莞是一个自下而上生长起来的城市。

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有当年的“逃港者”回乡办厂,最早的工厂往往是在各个村的祠堂、会堂或饭堂出现的。到了90年代,工厂开始从村转移到镇,由各个镇规划工业园区。这就形成了东莞的独特格局:东莞不设县,是一个只有市和镇两级建制的特殊的地级市。像这样的城市全中国只有5个。市的下面是镇,各镇自成一体。每个镇都有一个中心区,商业配套服务集中在中心区,工业园区则分布在镇下面的村。东莞流行的一个说法是:市里没有镇里有钱,镇里没有村里有钱。市里有时候会伸手向乡镇要钱,可想而知,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就没有那么好使。

一位曾经在东莞市规划局工作的朋友讲了一段往事。当年,他从外地大学毕业,到了东莞市规划局工作,刚到那儿的时候雄心勃勃,一心想要搞规划。局里设计了全市的规划图,兴冲冲地找来各个乡镇的干部开会,给他们讲未来的宏伟蓝图。有一个镇长凑过来看了一眼,对这个规划很不满意,他骂骂咧咧,甩手走了,搞得市规划局的同志非常尴尬。我的这位朋友是外地人,规划局局长也是外地人,他们听不懂东莞话——他们知道这个镇长在骂人,却不知道他是怎么骂的。我问他,后来那个规划怎么样了?他苦笑一下:“我搞过十几个规划方案,基本上都没有按方案实施。”

有没有规划可能真的无所谓。东莞的33个镇各有各的特色:虎门的服装,厚街和大岭山的家具,大朗的毛织品,长安的五金模具;以中堂镇为中心兴起了牛仔服洗水印染产业,清溪和石碣发展电子信息,桥头镇是环保包装专业镇。从东莞的一个镇走到另一个镇,就像从一片绿洲走到另一片绿洲:在繁华的镇与镇之间,你会看到一大片散落的村庄。

我问东莞的朋友:你们的市中心到底在哪里?他们面面相觑。有个朋友开玩笑说:东莞的市中心在深圳的福田区。

有的时候,有中心不如没有中心。中山大学的李郇教授是专门研究城市化的。在他看来,不少省会城市反而不如非省会城市有多样性和活力。比较一下广州和深圳、南京和苏州、济南和青岛、沈阳和大连,你就会发现,中心城市好像被施了“魔咒”。只要有中心,就能确定边界。只要有了边界,就会受到边界的束缚。李郇教授说,他总是推荐学生首选去深圳找工作,其次是江浙一带的非省会城市,比如苏州、昆山。他不推荐学生去广州,因为省会城市反而不如非省会城市好找工作,广州几乎只剩下房地产行业了,除非他们想找房地产的工作。

没有中心的东莞反而能够连接整个中国、整个世界。东莞是中国各个城市里小学生数量增长率最高的城市之一。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小学生入学率接近100%,而且小学生数量是“数人头”数出来的,不是抽样调查或估算出来的。想看哪个城市最能吸引人口,可以看城市小学生数量的变化。2008—2015年,全国小学在校人数减少了639万,下降了6.19%,但东莞的小学生数量增加了将近20万,增长了36%。东莞市规划局的同志告诉我们,今后几年东莞还要再建100多所学校。

东莞吸引的大量外来人口中,打工者人数居多。东莞对待打工者的态度谈不上热情,但算得上宽容。每天晚上,在东莞的世纪广场上,你能看到两个不同的群体。很多附近的居民都会过来跳广场舞,中老年人居多。他们的广场舞节奏很快,动作利落好看。旁边是一群十七八岁模样的年轻人在跳街舞,他们有的穿着普通的T恤、短裤,有的穿着宽大前卫的喇叭裤或舞衣。他们跳得很投入,而且动作难度很大。大部分围观群众看得很尽兴,似乎下意识地觉得自己也能下场尝试一下。这些孩子大多是从各个工厂赶过来跳舞的打工者,有时候甚至会有从其他地方,比如惠州,专门赶过来“打擂台”的年轻打工者。这是他们的江湖。跳广场舞的居民和跳街舞的打工者共生共存,他们彼此之间并没有融合,但相安无事。

东莞也是一个收缩城市。一位工友陪我们去逛厚街中心一条繁华的商业街。沿街的店铺有卖衣服的,有卖鞋子的,还有卖金器的。街道上人山人海。这位工友说,如今这里已经不如以前了,以前到了周末,这里“脚尖儿都踩着脚后跟”了。是的,虽然主街上的店铺看起来仍然红红火火,但拐进旁边的巷子,会看到里面的店铺关的关、空的空。

东莞的各个镇或浮或沉,主要看谁的水性更好。那些产业链比较完备的镇,就能够中流击水,而那些依靠外贸和房地产的镇转型就比较困难。

产业链是东莞经济发展的最大优势。在经济全球化出现退潮之后,东莞的产业链也在调整。起初,产业链越拉越长,分工越来越细,在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都能长出一群加工企业,其中有很多都是小型的加工企业。这种分工模式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会导致交易成本的上升。如果一家企业的供应链上有上千家加工企业,那管理起来就会成为企业沉重的负担。新的趋势是:产业链正在变得更加紧密而短促。有竞争力的加工企业会同时承担供应链上的数种甚至数十种相关产品的加工,它们和下单企业之间的合作变得更加紧密。

靠着这种盘根错节的供应链纽带,没有中心的东莞保持了跟整个世界的紧密联系。“收缩”之后的东莞仍然活力十足。2017年东莞的GDP总量为7582亿元人民币,是海南的1.7倍,是宁夏的2.2倍,是青海的2.9倍。东莞平均每一平方公里土地可以创造出的GDP多达3亿多元,地均GDP超过了广州和厦门,是苏州的1.5倍,是南京的1.7倍。

据说,东莞市正在考虑做新的总体规划,打算建一个中心主城区。我问李郇教授,这样的规划能成功吗?李郇教授略有吃惊地看了我一眼,好像难以相信我会问这么傻的问题。他摇摇头,一个字一个字地说:“绝对搞不起来。”

城市新物种

也许,东莞人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个没有中心的城市就是未来城市的新物种。

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随着城市化、交通与通信技术的发展,一个人的生活半径是会扩大,还是会缩小呢?

很多人认为,我们在城市里的生活半径会越来越大。随着飞机、高铁、城际铁路的流行,很可能会有更多的人选择在一个城市居住,而到另一个城市上班,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在一个城市吃早餐,然后赶到另一个城市吃午餐。

这是一种误解。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爱德华·格莱泽提出了一个现代都市的悖论:随着长距离运输成本下降,接近性(proximity)的价值反而上升。“格莱泽悖论”的意思是说:城市一体化程度提高之后,城际之间的人流和物流会变得更加畅通,但人们的生活半径很可能不仅不会扩大,反而会缩小。作为一个普通的城市居民,你的工作、社交、娱乐、生活,都可以在方圆几公里的范围之内解决。在城市和城市之间奔波的是为你的生活提供便利的货车,而不是你。你用不着再长途奔波,也用不着每天花上两三个小时甚至更长的通勤时间。

当你坐在从廊坊或固安开往北京的班车上的时候,不要以为你已经加入了某个会影响未来的小趋势。不,不是的,事实上,你正骑在一只恐龙的身上,而恐龙是一种旧物种。

在城市一体化程度提高之后,我们会看到城际通勤不是变多,而是变少了。如果两个城市之间的通勤很多,只能说明这两个城市之间的差距太大。在廊坊和固安找不到好工作,人们才会到北京上班;北京的房价太高,人们才会住到廊坊或固安。如果你住在昆山或杭州,昆山和杭州的工作机会一样多,你可以选择去邻近的城市工作,也可以选择在当地工作,城际通勤反而不会那么拥挤。

中国在未来会出现更多的都市圈,城市一体化程度会进一步提高,但我们可能很难再找到这些都市圈里的中心城市。比如说,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城市是哪一个?香港?广州?深圳?都是,又都不是。未来的粤港澳大湾区更像是一个超级的组合城市,或者说,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形态更像是一个升级版的东莞。

热门小说推荐
都市超神教师

都市超神教师

周宇穿越另一个世界,一个同名同姓的自己身上,和地球不同的是,在这个世界,学校早已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网上教学也叫网课,周宇凭借金手指开始逆袭人生做最强网课老师。...

许诺庄梦蝶程鹏

许诺庄梦蝶程鹏

神龙附体许诺由黑空行云倾心创作的一本玄幻科幻类型的小说,故事中的主角是许诺庄梦蝶程鹏,文中的爱情故事凄美而纯洁,文笔极佳,实力推荐。小说精彩段落试读曾经,他是万人敬仰的超级学霸!如今,他是人人鄙夷的废柴学渣!原来,是一丝神龙残魂进入了许诺的体内,融合完成,成为神龙之体的许诺,开始了他的逆袭之路,重回巅峰!...

神仙朋友圈

神仙朋友圈

李云帆一个普通青年,买个二手电脑,居然是神仙用的通讯工具!人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啥,孙悟空是个母猴子?WHAT玉帝怕老婆?你们用修为征服仙界,不,我用辣条!漫天仙佛哭喊着抱住李云帆大腿展开...

最强股神在都市

最强股神在都市

我女儿随便嫁个人,都比你强!丈母娘这样怼我。一场车祸,让我的人生跌入谷底,老婆嫌,丈母娘厌,连女儿都骂我废物,可是他们都不知道,老天爷已经为我的人生开启了第一次外挂新书,新人,读者朋友们多多支持啊...

绝世小医仙

绝世小医仙

小农民混花都!会符篆!会咒语!会医术!会一切!透视咒!隐身咒!定身咒!穿墙咒!撒豆成兵!纸人术!...

重生八零之军妻撩人

重生八零之军妻撩人

重生八六年,她誓要将前世的遗撼,在今生全部都弥补回来棠棠的完结文重拾俏时光坑品保证,欢迎入坑新书我在梦里惹上未来大佬重生后的程媛怀疑她爸换芯了,对她不冷不热的爸爸,突然把她宠上天不说,还成了挣钱小能手。更离奇的是,她经常做同一个梦,梦里有一个帅到人神共愤的帅哥,就喜欢睡觉,她总是变着各种法子吵醒他。...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