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如果要了解这种假设对于投资回报有多重要的话,就请考虑一下“70法则”。这个法则的意思是,如果用70%除以投资回报率,那么所得数字就是你的财富翻倍所需的年数。换句话说,如果回报率是1%,那么你需要70年,但如果是2%,则只需要35年。随着时间推移,回报率的微小差异累积了起来,造就了储蓄需求方面的巨大差异。
然而,即使从长期来看,一些投资者的平均回报率也超过了3%。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奥马哈先知沃伦·巴菲特(WarrenBuffett,巴菲特出生于美国奥马哈,因而得到了这一称号)。如果你在1965年向他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基金投资了1万美元的话,那么到2005年,它的价值将达到3000万美元,比股票市场的表现强60倍。当然,在这种投资表现下,人们将更容易对养老金做出安排。
在图7.1中,我们展示了吉米的储蓄率是如何随着投资平均回报率的变化而变化的。当投资回报率为2%时,他需要节省23%的收入,以便获得相当于其工资50%的养老金;当投资回报率为10%时,那他只需要节省约1%的收入。
然而,在给股票经纪人打电话,并将你的投资转化为积极的高回报投资组合之前,最好回忆一下金融最基本的原则:项目回报率越高,风险也就越大。沃伦·巴菲特是一位了不起的投资者,他的成功不胜枚举,使他成为金融传奇。然而总的来说,高回报率是对风险的一种补偿,所以你可能会损失一部分钱,而不是赚到10%。许多投资者在2007年股市暴跌之后发现,股市既可以涨,也可以跌。例如,如果你在2007年10月退休的话,当时的标准普尔指数为1550,而当你在2009年3月退休时,你的退休生活就可能会窘迫很多了,此时的标普指数为680。实现储蓄的最佳回报是财务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依赖远远超过“比通货膨胀率高3%”这一水平的投资回报率,可能不是最明智的举措。
我们的建议如下:作为一个投资者,你可能会红运临门,找到沃伦·巴菲特这样的大师来帮你理财——但这不是一个你应该依赖的策略。你可以考虑在退休时卖掉房子,但这可能会降低你的生活水平,并且无法让你为解决健康问题或寻找护理机构而预留资金。你也可以说自己靠低替代率也能度日,但是,正如我们所表明的那样,我们的计算是相当保守的,如果替代率数字再低下去,你就算是退休人员当中的少数派了。如果要通过节省更多的钱来解决百年人生中的财务挑战,那么我们就需要回到功效和能动性这两个因素上。
图7.1不同的投资回报率所需的储蓄率
财务功效
功效涉及对自我的了解以及常识。我们之所以创建各种场景,目的是促使你更深入地思考如何构建你的长寿人生。为从财务角度达成这一目标,提高你的财务素养至关重要。
你对财务有多了解?你在自己做出投资决策,阅读金融公司的销售资料时是否感到自如?也许你应该像学习任何跟工作相关的知识时一样,尝试着建立自己的理财能力。事实上,一项对财务知识丰富的投资者所做的研究显示,他们每年能赚取1.3%的额外利润,这一数字考虑到了风险的存在。这造成了巨大差别:每投资10万美元的话,有理财知识的投资者将在10年之后多获得1.6万美元;20年后多获得4.2万美元;30年时则是8.4万美元;40年后则能多获得14.5万美元。
通过思考以下“五大问题”(本章末尾附有答案),你便能对自己的金融知识进行一番测试:
问题1:假设你的储蓄账户里有100美元,利率是每年2%。如果你把这笔钱存起来,那么在5年后,你的账户上应该有多少钱?
问题2:想象一下,你储蓄账户的利息是每年1%,通货膨胀率是每年2%。一年后你用账户里的钱买到的东西是会比今天多,跟今天完全一样,还是比今天少呢?
问题3:你认为下面的说法是对的还是错的:“购买单一公司股票通常比购买股票共同基金更安全。”
问题4:你认为下面的说法是对的还是错的:“15年期的抵押贷款通常需要比30年期的抵押贷款更高的月还款额,但贷款的总利息将减少。
问题5:如果利率上升,债券价格会怎样?
如果你全部答对了,那么你就是“人中龙凤”——接受调查的美国人中只有大约15%能回答对这五个问题。那前三个问题呢?答对前三个问题的人要多一些。在德国,大约有一半的人回答对了这三个问题。在日本则是25%。结果显示,相比后两个问题而言,人们更容易答对前三个问题。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金融知识水平呢?可以阅读金融书籍,参加在线课程和研讨会。有证据强有力地表明,参加金融研讨会能使人们做出相应行动,投资表现和财务规划能力也会提升。究竟是金融研讨会上提供的信息促使人们做出行动,还是因为参加这些会议的人本身就希望进行理财呢?人们仍在争论这一问题。但是金融知识太重要了,必须学习。证据也表明,经验是提升金融知识水平的最好方法(因此金融知识水平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这为提早开始进行储蓄和投资提供了另一个理由。
◎管理投资组合
随着人们在财务上变得更有知识,他们也意识到通过投资赚钱并不容易。当我们和伦敦商学院的金融教授以及世界各地的其他专家交谈时,他们的投资建议基本跟特定的股票或交易行为无关。相反,他们倾向于关注一般性原则。有越来越多关于家庭理财的书籍得以出版,哈佛大学教授约翰·坎贝尔(JohnCampbell)在为美国金融协会做的主席报告中指出了家庭往往会犯的一些常见错误。
首先,他们往往在股票市场上投资不足——甚至有20%的富裕家庭压根儿没接触过股票市场。此外,即使是那些投资于股票的人也往往不够多元化。换句话说,他们只投资一些特定的公司。其次,当他们投资股票时,会倾向于产生“本地化”偏见,投资于他们熟悉的,或者位于他们附近的公司的股票。第三,各家庭往往会集中购买他们雇主的公司股份。雷曼兄弟(LehmanBrothers)倒闭之后,购买该公司股份的雇员们,便冒着失去工作和财富的双重风险了。第四,在出售资产方面,家庭倾向于出售价格上涨的资产,并坚定持有下跌的资产。最后则是惯性问题。家庭往往存在“维持现状偏见”,不会重新审视他们的投资组合。例如,美国的教师保险和年金保障计划拥有85万名会员,会员每年都可以免费地在各种不同的投资组合中重新分配资金。事实上,在一个为期12年的时间段内,尽管资产回报出现了重大波动,仍有72%的人从未改变配置,只有8%的人不止一次改变了投资组合。
人们克服这种偏见时,使用到了三种手段。他们分散了风险,通过进行投资组合来达成这一目的,同时也会在养老金方面分散风险。他们意识到,随着年龄增长,留给他们弥补财务逆转的时间也会减少,所以他们在接近退休时便会降低投资组合的风险。而且,在制订财务计划时,他们会寻求在退休后获得安全收入,而不是最大化其财富的市场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三阶段人生仍处于主导地位,目前的长期财务规划总是侧重于提供养老金。多阶段生活的理财既要考虑到退休后收入的下降,又要兼顾各阶段收入的波动,也要考虑到转型期收入的大幅下降。我们很清楚,延长投资及收入波动的时间范围,将导致金融部门的运作方式及其所提供的产品发生重大变化。以抵押贷款产品为例:如果人们的工作年限延长,就意味着抵押还款可以得到分摊,但长寿人生中的收入波动则需要产品提供一定程度的缴费灵活性。如果出现问题,那寿命延长之后,人们也会拥有更多的时间来承担风险并从中恢复。这意味着投资组合的多元化和风险承受能力会随着寿命的延长而变化,这必然会导致投资行业发生重大的结构性变化。
◎关注成本
就像任何一个消费者比生产者知晓得多的行业一样,消费者很容易做出让他们事后想起时感到遗憾的财务决策。储蓄产品尤其如此。在这种产品之中,金融中介机构会收取一定的费用。因此,关注收费水平至关重要。
举例来说,假设我们投资1万美元,在40年后截止,预计每年的回报率为7%。在没有收费和税收的情况下,40年内我们将获得149744美元。现在想象一下收取5%的初始费用(500美元),然后每年再收取2%的费用。在这种情况下,最后的数字是63877美元——比你本来得到的少了85000美元。你对此感到震惊,可能会寻求另一个基金的帮忙,然后被一个初始费用为1%,年费为2%的基金所吸引。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你也只能在40年之后拿回66567美元。最初的收费确实很重要——但是年度收费则堪称关键。如果你找到一个初始费用为1%,年费为0.5%的基金,那么你可以得到121369美元;找到一个提供1%和0.1%费用的基金,那你将获得142434美元。你在投资时应该仔细看一看那些难懂的条款,因为收费会给投资带来巨大影响。
金融机构
拥有理财能力是个起点,但是该选择什么金融机构呢?对大多数退休人员进行的调查显示,大多数人希望他们能够存更多的钱。那么,他们为什么不呢?
我们不禁想起圣奥古斯丁(StAugustine,354-430)年轻时的一句名言:“上帝啊,请让我贞洁,但不是现在。”我们大多数人希望自己善良而充满美德,但由于某种原因,我们总会把这个目标往后推。我们知道我们应该减肥,应该多锻炼,我们打算这样做,但却没做成。每个人都在与失败的自我控制做斗争。重要的是:由于预期寿命的增长,自控问题的成本也在增加。对于每个人来说,未来将持续更长的时间,因此平衡当前行动与未来需求便至关重要。自控以及认识现在与未来的自我之间联系的重要性不局限于理财方面,这是贯穿建设富有成效而充实的百年人生的一条线索。
这些自控的失败是当前社会科学研究的一块富矿,能结合到神经科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的理论。一种简单的解释方法,是把自控失败想象为大脑不同部分之间的争斗。前额叶是一种相对现代(15万年前)的进化成果,将人类与其他物种区分开来。前额叶在认知性理性思维和长期规划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最近发展起来的这块大脑的理性一面也受到了其他部分的影响,包括较老的、更为成熟的边缘系统。捕捉情绪和本能反应的就是边缘系统。简而言之,这是会发生的事情:前额叶会告诉你,你应按照长期利益行事,而边缘系统会促使你做出更直接的决定,更早地满足自己。有人用大象和骑手的比喻来概括这场争斗。想象一个小骑手坐在一头巨大的大象背上,试图控制它的行动时会是什么样子。有时候双方都想走向同一个方向,但如果大象选择了不同的路线,那么它肯定会达成自己的目标。
在人类过去的历史上,边缘系统主宰了人,并且屈从于即刻得到的满足感,这在过去是很合理的。当时人们的生活条件恶劣,寿命短暂,所以取得短期的快乐是有道理的。然而,随着预期寿命增加,理性的大脑前额部分如果有更强的力量来做出更好的长期决策,是不是会更为明智呢?
心理学家从大脑的角度看待这种即刻满足问题,而经济学家则从跨期选择和“现实偏好”角度来看待这些问题。现实偏好的一种流行形式是双曲线贴现,与心理学家理查德·赫伦斯坦(RichardHerrnstein)和经济学家戴维·莱布森(DavidLaibson)有关。
伴随着魂导科技的进步,斗罗大陆上的人类征服了海洋,又发现了两块大陆。魂兽也随着人类魂师的猎杀走向灭亡,沉睡无数年的魂兽之王在星斗大森林最后的净土苏醒,它要...
送葬上山,我却被装在棺材里活活给埋了,随之整个村子三百多口人一夜之间全都消失了,只有晚上这里才人声鼎沸。我从棺材里爬出来,才发现新书期间,一天二更。...
火影世界,一灵魂带着系统穿越而来成为自来也,精彩不断,满世界到游历,且看豪杰自来也一生传奇!!...
纳尼?大婚当天,他堂堂一个王爷就被人讹上了,不仅要帮人家养儿子,还要履行丈夫职责?!不行,我不同意。某男抗议。抗议无效。某女叉腰道。命你亥时之前洗刷干净,候着!神啊!又要侍寝?能不能装死?嘤嘤嘤...
每逢莫少结婚,苏与言必定出现砸场子!第七次!这是莫邵谦第七次结婚了!苏与言,你想说什么?莫公子,恭喜您又被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