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在19世纪的英国,有一位致力于为英国立传的历史作家,他就是著名的辉格党人托马斯·巴宾顿·麦考莱。他的《英国史》浓墨重彩地描述了1685年詹姆士二世即位到1702年威廉三世逝世这17年的历史。这17年是千年英国的命运枢纽,是诺曼底登陆以来传统命脉的继承,也是大英帝国未来荣光的发轫。麦考莱的著史风格自成一派。他说,最佳画作和最佳的历史著作用的方法都是“展示真相的裙角,却能窥见真相的全貌”。
我的书继承的是麦考莱的著史传统。我为你“窥见真相的全貌”的方法是在慢变量中寻找小趋势。
接下来,我来解释一下慢变量和小趋势。先说慢变量吧。
历史是由快变量决定的,也是由慢变量决定的,但归根结底是由慢变量决定的。
我们每天接触到的信息大多是快变量。不幸的是,信息增长的速度明显超过了真理增加的速度,于是,在信息的增量中,噪声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在我们这个时代,稀缺的不是信息,而是对信息的筛选。对快变量的迷恋,让我们迷失在光怪陆离的世界里,只看到眼前,看不到全局。慢变量看起来没有变化,看起来离我们很远,看起来与我们没有直接的关系。我们容易忽视慢变量,但慢变量才是牵引历史进程的火车头。
我来举例说明什么是快变量,什么是慢变量。天气预报能告诉你台风即将登陆,海上会有大浪,但是,只看天气预报,你永远无法理解为什么海上会有波浪。导致海上有波浪的真正原因是有月亮和太阳。月亮和太阳的引潮力引发潮汐现象。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也就是朔日和望日,月亮和太阳的引潮力方向相同,会产生大潮,也称朔望潮;每逢农历初八和廿二,也就是上弦和下弦,月亮和太阳的引潮力互相削弱,会产生小潮,也称方照潮。天气是快变量,月亮和太阳是慢变量。
美国西北大学经济学家罗伯特·戈登教授是一位观察慢变量的寂寞高手。他在2016年出版了一本厚达700多页的著作《美国增长的起落》。在达沃斯的世界经济论坛上,在微软的全球CEO(首席执行官)峰会上,你都能听到人们在谈论这本书。《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谈到过这本书,比尔·盖茨也谈到过这本书。你能注意到他们在谈论这本书的时候脸上那种古怪的表情,他们说:“戈登教授的书写得非常好,但是……”
为什么托马斯·弗里德曼和比尔·盖茨会有这样的反应呢?因为戈登教授的观点让他们坐立不安。我们听过很多技术乐观主义者的预言:科技会让人类的明天更美好,未来的经济增长会比现在更强劲。这些“先知”像挤在狂欢节人群前排的观众,兴奋地告诉我们下一辆游行花车上都有什么稀罕玩意儿,只有戈登教授站在沿街的摩天大楼顶层落地大窗户的后面,注视着下面渺小而喧闹的群众。
戈登教授向我们提供了一种观察人类进步的“上帝视角”。我们看到的技术进步是快变量,他看到的技术进步却是慢变量。戈登教授说,美国在1870—1970年间出现了一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经济“大跃进”。美国这次的经济“大跃进”是由影响了我们衣食住行的一系列创新带来的:从电到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空调和电梯,从汽车、轮船、飞机到城市化,从电话、电报到新闻、零售。那么,20世纪90年代由电子计算机引发的“新经济”呢?戈登教授说,对不起,这只是一次小规模的“回光返照”。从历史的大尺度来看,电比电子计算机更重要。
戈登教授让我们注意到很多司空见惯的事物原来如此具有革命性。假如有一栋中世纪欧洲贵族的城堡和一套21世纪的公寓让你选,你选哪一个?当然是选21世纪的公寓。虽然中世纪的城堡巍峨壮观,但它没有和其他房屋互联互通,没有给水、排水,没有电灯、电话,没有Wi-Fi(无线网络)。假如有一个19世纪的农庄和一个20世纪的超市让你选,你选哪一个?你应该选20世纪的超市。虽然19世纪的农庄不用化肥和农药,产出的都是有机食品,但没有食品工业的发展,食物无法保质保鲜,你很可能会吃坏肚子,甚至可能会饿死。那么,我再问你,抽水马桶和智能手机,如果只能选一个,你选哪一个?我选抽水马桶。
慢变量是一种一旦打开就无法合上的趋势。戈登教授指出,在1870—1970年这100年里,后50年(也就是1920—1970年)的经济进步比前50年的更大。等一下。前50年的美国经济跃进我们可以理解,毕竟,从电灯到电话,从汽车到火车,这些发明都发生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1920—1970年?请你回想一下美国在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1929年爆发了股灾;30年代是大萧条;30年代末美国被拖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50年代和60年代美国是管制经济,并不是真正的自由市场经济。遇到了这么多的阻碍,美国居然在1920—1970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最快?
这就是慢变量的威力。有了电,就有了家用电器,有了家用电器,妇女的家务劳动时间就会大幅减少,妇女大规模进入劳动力市场,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现象;有了电,就有了电梯,有了电梯,才能盖摩天大楼,人们才能更加密集地居住在城市里,城市化会带来公共卫生设施的改善,公共卫生设施的改善又大幅延长了人口的预期寿命。虽然30年代美国经济一直低迷,但汽车行业的技术进步并没有停止,因为最早的汽车太简陋了,没有仪表盘,没有挡风玻璃,没有雨刷,这都要一点一点改进。
戈登教授对美国经济的洞察为我们理解中国经济提供了启发。如果你观察过去30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只要去看三个最重要的推动力就行:工业化、城市化和技术创新。中国过去只有第一产业,也就是农业。工业化带动了第二产业,城市化带动了第三产业,而技术创新改变了所有产业的面貌。我们似乎对这三个推动力已经非常熟悉,但很容易低估它们的潜力和复杂性。
1950年,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用手指着天安门广场以南一带兴奋地对身旁的北京市市长彭真说:“将来从天安门上望过去,四面全是烟囱!”当时,中国是一个农业国。一个农业国的梦想就是变成工业化国家。在计划体制时期,中国几乎完全凭借自己的努力建立了门类相对齐全的工业体系。1964年,在国民经济非常困难的时候,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桂系军阀白崇禧的儿子、著名作家白先勇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谈到,在原子弹爆炸的消息公布之后,他和很多人一样,忘记了国共之别,只觉得这是一件值得中国人骄傲的事情。计划体制并没有让中国真正实现工业化。1971年毛主席到南方调研,走到长沙的时候,身边一位工作人员上街排队,好不容易买到一条的确良裤子。毛主席对此感到很惊讶,中国居然没有生产的确良裤子的技术。1978年之后,中国实行了经济体制改革,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用邓小平的话说,是“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乡镇企业生产了大量廉价的日用品,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但中国还是没有真正实现工业化。中国的工业化是在20世纪90年代对外开放之后才实现的。中国是在90年代之后才变成“世界工厂”的。我们在后文中还会更详细地讲到这一点。20多年过去了,全球化面临退潮,而制造业迟早会实现自动化生产,面临新的挑战,中国的工业化该何去何从?
中国曾经是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估计早在战国时期,城市化率就达到了惊人的15%。唐朝的城市化率约为20.8%,南宋的城市化率达到了22%。唐天宝年间(742—756),长安有60多万人口,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北宋汴京人口达到140万。南宋临安的人口更是达到250万,这个规模比1000年前的罗马城大了一倍左右。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人口超过200万的大都市。宋朝之后,城市化程度反而下降。1949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只有10.6%,到1978年,城市化率也只有不到18%,仅仅略高于战国时期的水平。直到1983—1984年,城市化率才达到南宋的水平。随后,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急剧提高。首先是人口的城市化,大批劳动力从农村进入城市,尤其是沿海地区的城市。其次是土地的城市化,房地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卖地的收入成为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之一。但是,这种快速的城市化很快就遇到了各种瓶颈。国务院前总理朱镕基在考察的时候曾感慨:“走了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市;走了一城又一城,城城像农村。”未来的城市会是什么样子,未来的农村又会是什么样子?
曾鸣教授曾是阿里巴巴的总参谋长,帮助马云制定和完善了阿里巴巴的企业战略。当他还在长江商学院任教的时候,曾经写过一本书,叫《龙行天下》。在这本书里,他把中国的创新称为“穷人的创新”。一言以蔽之,当时中国的消费者收入水平太低,对价格最为敏感,为了适应这种市场,中国的企业必须想方设法压低成本。这种激烈的竞争培养出一批极其剽悍的企业,但这种压低成本的创新似乎已经难以为继。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过了某个门槛之后,消费者关注的就不仅仅是价格了。急剧扩张的中产阶层催生出中国的“市场红利”,中国国内消费市场的规模已经超过美国,这会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机会?中国企业在核心技术方面仍很落后,可是,中国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又非常大胆、超前。中国企业的执行力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的企业,这是在残酷的市场环境下必须锻炼出来的生存能力。如今,中国距离技术的前沿越来越近,但冲刺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而且,不要以为只有这一场比赛,这更像铁人三项比赛:1.5公里游泳之后还有40公里自行车赛,之后还有10公里长跑,一项比赛的终点就是下一场比赛的起点,中国还能坚持下去吗?能得第一吗?
总之,叫得出工业化、城市化和技术创新这三个变量的名字,与了解这三个变量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情。想要判断中国未来的趋势,必须深入观察工业化、城市化和技术创新这三个慢变量。这听起来没那么刺激,甚至会很枯燥。当人们都在讨论哪里是风口、什么是潮流的时候,我会带你去看洋流。风口不重要,潮流不重要,洋流才重要。洋流发生在大洋深处,表层的洋流有两三百米深,这股洋流又带动更复杂、更湍急的海水流动。洋流没有潮水喧嚣壮观,不如台风惊心动魄,但只有洋流才能带你到很远的地方。
大趋势和小趋势
找到了慢变量,我们就能找到定力,但找到了小趋势,我们才能看到信心。
按照美国未来学家马克·J.佩恩的定义,小趋势就是占人口1%的群体出现的变化。比如,他观察到住在一个城市但去遥远的另一个城市上班的人、信奉新教的墨西哥裔美国人、在家里上学的孩子、受过良好教育的恐怖分子等。佩恩的这一观察视角启发了我们:有些人群人口数量相对较小,却能产生与其人数似乎不相称的影响力。我们的研究方法和佩恩有所不同。我们并不严格按照总人口1%的标准来定义小趋势。这是因为中国的人口规模太大了。中国人口14亿,那1%就是1400万人口。哪怕是0.1%,在中国也有140万人,也不是个小数了。
我们关注小趋势,有两个主要的原因:第一,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化日益显著,大趋势不足以准确描述社会的多向度发展;第二,从社会演进的角度来看,很少出现泾渭分明的新旧交替,新的观念、新的现象往往是由原有的一些小趋势发源的,这些小趋势原本并不占据主流地位,但随着社会的变化,却能引起社会风尚的深刻变革。
让我们先观察一下小趋势的特点。虽然占中国总人口0.1%就有140万人,占1%会有1400万人,看起来人数众多,但你要知道,在其余99.9%、99%的人看来,这只是一个很小、很另类的群体。在小趋势里面的人觉得这是一片海,在小趋势外面的人则觉得这只是一滴水。不过,这些群体虽然人数相对较少,但更为团结,观念更一致,更喜欢尝试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而且他们同气连声,彼此鼓励和支持,形成了一个线上和线下的立体网络,这样就能成倍地放大其力量。
所以,小趋势的特点是:必须足够小,才能显示出锋芒,但又必须足够大,才能彰显出力量。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小趋势呢?在小趋势里面的人会觉得,这都是因为他们自己的力量,其实并非如此。之所以会出现小趋势,是因为首先有了大趋势。
我们拿盖房来说吧。盖房的时候一层一层起高楼,每一层的盖法都是一样的,盖出来的毛坯房也是一样的,但是,等到盖完房,要装修的时候,每一家的装修风格就不一样了。有的人喜欢金碧辉煌的洛可可风格,有的人喜欢2018年热播的电视剧《延禧攻略》中莫兰迪色系的性冷淡风格。所以,盖房子是大趋势,而装修就是小趋势。
我们再来看互联网技术。最初,你想做个网站得找专业人士给你做,但随着技术的发展,有了微博,有了微信公众号,你不需要懂任何编程,直接就能发微博和微信,做自己的自媒体。互联网平台是大趋势,而自媒体就是小趋势。
这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发展初期看大趋势,发展后期看小趋势。在发展的初期,更重要的是大趋势。我们所有人都被大趋势裹挟着前进,那个时候,想要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并不难,就像行军的时候,你只需要跟着前面的伙伴,甚至拉着马尾巴朝前走就行。在社会和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之后,反而会出现分化。国家和国家变得更不一样,城市和城市变得更不一样,企业和企业变得更不一样,个人和个人变得更不一样。也就是说,人们首先得变得更相似、更平等、更富裕,然后才能变得更加差异化。
在未来时代,小众才是主流。
我要带你去的这场旅行从指南针开始,途经慢变量,最终到达小趋势。我们先用指南针确定自己的方位和旅途的方向;然后,我们会从慢变量的主干道开车上路,但会不时地从出口出去,在城市的街道、乡村的小路上游荡。我们会停下来,下车走进人群,和遇见的各色人物聊天,倾听他们的故事,了解他们的喜忧,同时用眼睛的余光扫视来来往往的人流,直到发现故事的主人公。
在我们故事里的主人公大多是小趋势的代表。他们是这样的一群人:当我们走进他们的房间时,他们正在专心致志、兴致勃勃地做着手边的工作,丝毫没有注意到我们的到来;当我们提出采访要求的时候,他们会不安而窘迫地搓着手:“为什么要采访我呢?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啊。”他们上不了新闻的头条,也不会出现在杂志的封面;他们并不隐居在荒凉的海边,而是生活在市井之中;他们是与你有着相同处境的人,而你能够感受到他们身上的勇敢、冒险、积极参与和激情投入;他们只是幸运地住在时代的枢纽地带的小人物;他们忘我地工作,结果创作出比自己更宏大的事物。
5个变量
接下来,我向你预告一下我们在2018年的旅途中找到的5个新“变量”。
我们看到的第一个变量是大国博弈。未来的历史学家将会发现,这是2018年最重要的一个变量。这个变量意味着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将变得更加凶险。这也是我花费时间最长、精力最多,为你观察到的变量。从2016年美国总统竞选之前,我就开始穿梭于中美两国之间,不仅采访了华盛顿和北京的官员、学者,而且与美国的犹他州、蒙大拿州的普通民众拉过家常;我不仅大量阅读了同行经济学家的研究报告,而且参观过出口企业的工厂。我所看到的大国博弈,和很多流行的观点并不一样。
很多人关注到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但对中美之间会出现贸易摩擦备感困惑,毕竟中美经济结构是互补的,而不是竞争的。英国《金融时报》首席评论员马丁·沃尔夫曾说,能让美国和中国和好的唯一可能就是火星人入侵地球。虽然只是戏言,但他道出了真相,人是一种群居动物,总是要分我们和他们的。事实上,是先有了他们,才有的我们,也就是说,先有了对手,才能保持自己人的团结。即使在和平年代,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在时时刻刻处处较量。哈佛大学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曾说,经济增长是和平时代的竞赛。这背后的原因是:哪个国家经济增长更快,就能证明其制度更有优势。如果补充一句,技术进步也是和平年代的竞赛。也有人说,这是由于特朗普总统的行为不可预测,谁也不知道他的下一条推特到底会说什么。理解一个人的行为,你只需要了解他的性格和经历,而特朗普的性格和经历都是非常易于识别的。仔细观察中美贸易的结构,理解了国际贸易的本质之后,你就不会对贸易摩擦本身过于悲观。
真正值得关注的是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折点,美国已经把中国定义为战略竞争对手。为什么会出现这一转折点呢?一般的解释是:当一个新兴大国赶超一个霸权大国,而两者的差距越来越小时,国际格局就会出现巨变。这种解释并不全面。
内政决定外交。我所看到的大国博弈这个变量中出现的新变化是: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出现了一群想要下车的人,他们不愿意让全球化和技术进步的速度太快,感到眩晕,要求把车停下来,想要下车。理解了这个群体的诉求,我们才能理解民粹主义的兴起。这种力量不仅在改变着美国的政治风向,而且给欧洲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英国脱欧、民粹主义在意大利等欧洲国家赢得竞选,都提醒了我们:民粹主义的土壤比我们想象的更为深厚,民粹主义的影响比我们理解的更为深远。政治总是本地的,但其影响可能会波及全球。一只蝴蝶拍拍翅膀,就可能引发风暴,那如若是亿万只蝴蝶一起拍动翅膀呢?
作者蓝池白云的经典小说战神之都市主宰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战神之都市主宰林啸天出身豪门大家,但是家族却遭到背叛,从而家道中落,数年后,一代战神林啸天王者归来,吊打各路不服,书写都市传奇。...
...
她重活一生,明医道,兴农田,育萌宝,风华绝代!她权倾天下,讨公道,斗极品,虐桃花,赚钱养家!...
书海阁小说网免费提供作者橘子笑的经典小说嫡女宠妃倾天下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欢迎光临wwwshgtw观看小说郁诗上辈子爱了一个渣男,掏心掏肺最后却换了个满门抄斩的结局。重活一世,郁雪想通了。破皇后,谁爱做谁做!破渣,谁爱要谁要!然后,她转头就看到了传闻中奇丑无比吓死了两位未婚妻的战神乾王。丑怎么了?再美能美得过她吗?她负责美,而他只需要负责爱她只爱她!...
关昕林月儿作者原来是我作品状态连载中我是个被人看不起的穷人,直到有一天,亲生父亲找到了我,他是华人首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