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16章 翡翠开采量大增(第1页)

天气渐渐炎热起来。

北宋时期气候是最为温暖的时候,不像明朝时候小冰河来袭,如今种植庄稼收成都不错,这也是为什么宋朝只有两百多万平方公里,却能养活上亿人口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今的蒲甘自然也是如此。

大上午的,一些在修葺皇宫城墙的工匠已经脱掉了上衣光着膀子。

王琛和萧剑化两人穿过大门,他瞥了一眼,指着那些工匠手中的石块道:“全国要大力发展水泥厂,萧先生,这一块你记一下,回头确定下去。”

“好的。”萧剑化点头道。

两人边说边朝着议政厅走去。

王琛的中华帝国议会制度采用的五日一议会,今天正好要“上朝”。

来到里面。

主要行政官员们早已经等候在那边。

和封建时代朝会一排排官员不同,中华帝国采用层层上报的制度,参与五日一议会的官员并不多,只有各部分最高行政长官,像现代社会什么编制委员会了、宣传部之类等等暂时王琛都归纳给了皇家办事厅管理,由丁签判管理,反倒是捕快部门被他单独分离出来,构成了一个新的部门,叫做皇家警察厅,另外还有农业、税收、商业、军事、建设发展等等部门,大概十几个吧,机构并不算臃肿,也不算简陋,管理只有四五百万人的蒲甘绰绰有余。

当然,如果还要继续发展下去,肯定需要再精细地分流一些部门的权利,和组建更多的部门。

“大总统!”

“大总统!”

所有的官员都齐齐站了起来行礼。

王琛微笑着对众人压压手,示意他们坐下去,这才和萧剑化两人来到会议桌最前面各自坐下。

随后,萧剑化按照以往惯例组织会议。

各部门的最高行政长官汇报着信息,也确定了一些事情。

会议进行了大概半个小时左右。

负责农业的徐明道:“大总统,水稻种植已经拖了有两天,各地村长均向县级部门反应,我这边堆积的公文没有一千也有八百,您看?”

王琛嗯了一声,双手放在会议桌上,道:“萧先生,尽管把水稻种子交付给农业部,然后按照每亩三斤种子的量发放下去,对了,只有我们国有土地承包的农民能领到种子,并且,等他们秋天收成的时候,需要偿还相应重量的粮食,另外,那些残存的地主阶层,我们不发放种子,尽快把这件事落实下去。”

萧剑化答应道:“好的。”

如今的中华帝国国有耕田大概有一千多万亩,但全国的耕田不止这些,还掌握在一些小地主手里,刚刚建国不久,不可能把所有的地主阶层一扫而空,有些事需要慢慢来。

不过这一千多万亩耕田有个特征,实际归属权都是国家的,只是承包给农民们,也就是说,农民们再也不用像以前被地主剥削,每年只需要直接缴纳一定的税收给国家便行。

况且第一年王琛还近乎免费提供水稻种子之类,可以说,这群老百姓们彻底过上好日子了。

聊完水稻的事情。

负责教育的贺连蹙着眉头道:“大总统,前两日我接到萧相命令,要求我在全国范围之内大量建造学校,成立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教习内容您会负责,可我手头上没钱啊。”

王琛看过去道:“预算多少?”

贺连直截了当道:“因为教习内容未定,教习的月奉之类还无法计算,但是光建设学校所需的费用至少不下于十六万贯,我预计您所说的小学需要建设两百余个,中学相对应,共计四百所学校,每个乡每个镇一个中小学,每所学院建设费在四百贯左右,四百所就是十六万贯,另外您说的免费供应住宿三餐等费用还未算上去,若是算上去,每年上百万贯都不嫌多。”

“教育乃是国之根本,必须跟上去,不论多少钱国家批了。”王琛看向萧剑化道:“萧先生,待会先给贺先生批十六万贯钱。”

萧剑化苦笑道:“那个大总统,国库只有一百来万贯钱财的物资,若是一下子批给贺先生十六万贯……”他没有说下去,但意思很明显,批给教育那么多钱,其他部门可就没多少资金运转了,尤其接下来还要募兵五万,那可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热门小说推荐
暖你三生秋凉

暖你三生秋凉

许傲珊拉着孔伤的手说如果我不是乔以彤,你会怎样?会把她赶走,或者是报警吗?孔伤凑近她看来你脑子真的是摔得不轻。都开始胡言乱语了。程喻对许傲珊说要是哪天你累了,想找个依靠,请记得转身,我一定会站在你身后。赫连鸿涛说不管你是谁,我们家永远欢迎你。邻居陆靖柏说绵羊之家就在隔壁,你随时可以来做客。...

带着淘宝去抗日

带着淘宝去抗日

开挂人生无须解释,系统男白手起家抗日救亡,救黎民于水火挽大厦于不倾,为华夏崛起披肝沥胆!...

天瞳斗尊

天瞳斗尊

你说我成不了永恒?真是荒谬!天瞳洞察苍穹,众生皆为蝼蚁!...

酷韩

酷韩

本书只谈娱,纯粹的娱乐文,无神马黑社会,官僚,军队喜欢纯娱乐的,请关注!!酷韩群49320351...

我在古代卖大饼

我在古代卖大饼

洛依依穿越成了偏远小城的郡主,还有一桩皇上硬指的婚约。未婚夫是有着大梁战神之称的魏王,人人都说他是大梁第一好男人,但洛依依对他的评价只有一个字穷!穷到连皇家宴上准备礼物的钱都没有,天天想着坑老婆的银子。洛依依稳住,不怕,咱美貌与智慧齐飞,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从卖大饼开始,到开连锁酒楼,再到开辟南北商路,赚钱养家,赈灾济贫,兴修水利,叱咤风云成为大梁第一女商。蓦然回首,穷王爷又来坑银子了,不怕不怕,咱有的是银子,夫妇携手招兵买马,治国平天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