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有了崔老头的指点,族长浑身干劲满满,与六叔交待完了家中之事,次日一早,轻装简行,着轻舟一艘,奔向京口,一来一回,至少五、六日。
六叔也不闲着,带着筑房技工,在凤栖湖的芦苇荡那一片,开始除草,整理地基,建造宗祠,忙的不亦乐乎。
而萧钦之呢,自从与胖老八,萧书三人被捉了以后,便被迫开始了极其规律的学习生活,每日早晨上仙人台练曲,上午在道观学“玄”,下午在崔老头这里学儒,晚上则是练字为主,且大姐萧藴之伴读至亥时。
是的,让大姐萧藴之伴读,这个馊主意也是族长出的,经过萧母同意的,故萧钦之一天到晚被看的死死的,除了读书就是读书。
数日一晃而逝,明天是月半十五,又是清明,故今晚的月亮特别圆润,皓月当空,银辉漫散,有丝丝缕缕虫鸣风声,穿堂而过,清新怡人。
清爽的夜,晕黄的烛火,淡淡的兰花香,一想到明日休沐,萧钦之心情倍好,估摸着快到亥时了,索性搁笔,揉了揉酸酸的手腕子。
练字是个苦差事,悬腕练字更是力气活,讲究的是一个“稳”,方才能在落笔时,游刃有余,运笔流畅,字体线条肥瘦均匀。
淡淡的兰花香飘了一阵又一阵,萧钦之循香望去,灯影下的箫藴之,正在聚精会神的插花,几株盛开的文心兰,清而不媚,丽而不娇,是亮丽而不美艳的黄色,似是穿着鹅黄衣的美人,经过灯火一照,反倒有了一丝羞涩味。M.GuAnsHu.Cc
细竹篾编制成的插花瓶,镂刻中空,黄色的文心兰为主角,配上红掌、百合、飞燕草、天门冬修饰,像是一群五颜六色的女伶将羞涩的鹅黄衣美人拥簇在其中,伸出双臂,拂动长袖,微风乍起,似彩蝶轻歌曼妙舞翩跹,刹是好看。
主黄配白,辅以绿底,点点红色点缀,不同的色彩,集结在一只小小的插花瓶中,呈现出了一场视觉盛宴,甚是新奇。
“写好了?”萧藴之侧眸凝望。
“嗯。”萧钦之很是好奇,指着插花,问道:“阿姐,你何时会的?”
“无聊之作而已。”萧藴之随口语,蹙眉细细打量后,修改了一二处,将完工的插花置于萧钦之的书案右角落,放在不易够到的地方。
“既然如此,明天我休沐,又是清明,不若出去游玩踏青,整日闷在家里,都要发霉了。”萧钦之说着,忽而想起了一桩旧事,神采奕奕,道:“阿姐,我们明天去采茶吧。现在的茶,膏味太重,掩去了茶原来的清香,岂不是本末倒置。我上回见古书有古法制茶,只需采摘新鲜茶叶,摊晒晾干,烘炒干燥即可,饮时只需少许茶叶,注入沸水浸泡,便可闻的清新茶香,淡雅怡然。”
“顺便带上小蓉儿与韵之,闺阁书房比之亲静自然,两者并不矛盾。”
萧藴之盈盈一笑,道:“也好。”
...
...
太湖一带,饮茶历史悠久,名茶碧螺春就产自吴郡的洞庭山,其名最早称之为“洞庭茶”,明前采摘最是适宜,茶树鲜叶,苍翠欲滴,一芽一叶,形如雀舌,乃是顶级“碧螺春”的原料。
武进距离吴郡,中间隔着晋陵与无锡,不是“碧螺春”的产区,但受到吴郡影响,故本地也有饮茶的历史,大多于各家庄园内部,小规模种植,自制自饮。
清明节又名踏青节,祭祖节,在后世,人们更多的赋予了清明节祭祖的意义,然在古代,清明节更多的是踏青春游,亲近自然的含义。
与三月三的上巳节一般,这一日的闺阁小娘子们,会乘坐油壁车出城踏青赏景,寻得一处雅地,静赏春日好时光,以解闺阁之闷。
而随行的男子们,则会举行宴饮,如流觞曲水,琴瑟雅集等,也为未出阁的小娘子与未婚配的男子提供相识的机会,故这等节日,又暗含男女相亲之意。
一大早,屋檐滴着晨露,外面薄雾弥漫,萧钦之翻了个身又遁入梦中,睡得正香,不料,房门却是被敲得“嘣嘣”响。
“舅舅,舅舅,起床啦!”门外传来了小蓉儿奶里奶气的声音,早上箫藴之一说今天要出去玩,小蓉儿欢呼雀跃,床也不赖了,立刻穿戴一新,先是叫醒了小姨,又来叫舅舅。
“来了!”萧钦之应了一句,揉着眼睛去开门。
小蓉儿梳着双髻,各垂一根带子,身上穿着一件白色小儒衫,罩着一件粉色衫群,仰着脑袋望,一双剪水眸子,弯弯的长睫毛像是墨羽,眨巴眨巴,有说不出的神韵。
萧钦之弯腰,顺手将小蓉儿抱起来,在其粉嫩的小脸上吧唧一口,往房里走,放在了塌上,招来了蔓菁,穿衣盥洗。
小蓉儿双手衬着脸颊,看着穿衣的舅舅,乖乖在一旁等,生怕舅舅跑了,就没人带她出去玩了,小孩子心思简单,单纯,可爱。???.GuanShu.Cc
萧氏的茶园与果园连着一起,在金牛山的西边,过了道观还要往西,约莫三、四里路,有一条上山的小径,一人来宽,寻常由族中的几个佃户家的妇人打理。
往年,都是在谷雨之后采摘茶叶,因那时的茶叶片大,色泽深,又较老,且味更浓,更适合制作茶膏,但闻今日就要采茶,几个妇人实则心中颇为惋惜,只当主家来消遣呢。
满谷赶着一辆油壁小车在楼下等着,萧藴之抱着小蓉儿,与萧韵之坐车,萧钦之与满谷坐在了车架上赶车,空青,淡绿则是在油壁车左右伴行,后边跟着几个挎着篮子的主妇,一行十余个人朝着茶园走去。
一般来说,南方气候湿润,不比北方,故清明左右,稻田里的秧苗已经长成了,须得在谷雨之前,将秧苗全部载种完成,若是载种的迟了,会耽搁六月份的晚稻播种。
先秦就有两季稻的文献记载,汉时引种至南方,至晋时,长江以南多种植,时称再生稻、间作稻和连作稻,有限于稻种的不同与种植时机的难把控,虽两季稻的技术目前还不成熟,但比之种植单季稻,产量要高出不少。
像庄园的大规模种植水稻,只限于人力的状况下,种植时间就需要错开,因而在育种的时候就要分先后,故清明一到,稻田里便已经开始了忙碌的种植。
萧钦之看着不远处的稻田里,忙的热火朝天,十几名佃户排成一行,一趟到头就能种下半块田,老庄稼汉站在田埂上,吆喝着哪一块种的疏了,歪了,后面自有人去补上,心里不由得也跟着高兴。
九天界陆,强者为尊,看天才少年如何通星灵,悟变化,晓玄机,一腔傲血,点燃神帝传奇!新书极道龙神已经发表,欢迎捧场。...
主角猎杀者是野山黑猪精心创作的科幻小说,笔趣阁实时更新主角猎杀者最新章节并且提供无弹窗阅读,书友所发表的主角猎杀者评论,并不代表笔趣阁赞同或者支持主角猎杀者读者的观点。...
本套装共五卷,分别为李致文存我与巴金李致文存我的书信李致文存我与出版李致文存我与川剧李致文存我的人生(上下)第一卷我与巴金回顾了在与巴金六十多年的接触中,李致对巴金为人的不少独特感受,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他心目中的世纪良知巴金。第二卷我的人生回顾了李致九十年的人生,以随笔的形式记述的人生往事,既是个人的历史,也是时代和社会的缩影。从读小学时为抗日战士捐寒衣,青年时期参加学生运动,后来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成渝两市做地下工作。后来,李致在共青团大学区市省和中央机关多个岗位工作,在改革开放初期,回到四川,为四川出版振兴川剧和文艺工作作出贡献。第三卷我与出版详细回顾了四川出版业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在上世纪7080年代,四川出版异军突起,时任四川人民出版社总编辑的李致,带领四川出版积极创业,率先突破地方化群众化通俗化方针的束缚,立足本省,面向全国,推出了一系列品牌丛书,在全国有极大影响。第四卷我与川剧则回顾了这一段历程,从中也可看出川剧发展的辉煌历程和波澜起伏。1983年至1991年,李致任四川振兴川剧领导小组副组长,主持日常工作。他参与制定每一阶段的规划与任务,组织全省川剧汇演和调演,带团到北京上海以及欧洲日本等地演出,积极推动川剧创新发展,与不少川剧人成为知心朋友。第五卷我的书信则收录了李致与巴金的诸多书信,还有曹禺张爱萍李又兰戈宝权冯骥才刘绍棠严文井陈白尘张乐平柯岩茹志鹃秦牧周克芹等名家的书信,留下丰富又珍贵的第一手史料。...
惊鸿长篇谍战小说惊鸿历时一年时间完成了一百万字的内容,至此,关于凌若飞的故事告一段落了。这一年来,感谢读者朋友们的大力支持和关注,让我能够有信心写下去,将一部完整的小说呈现于读者朋友面前。请读者朋友继续关注我的小说,最新谍战小说有故事的人即将在铁血上线!...
五年前,她打掉他的骨肉,将孩子鲜红的血泼在他脸上,狠狠羞辱,你这个穷小子,不配让我给你生孩子!五年后,他将她压在浴室,厚厚的一摞钱砸在她脸上,肆意凌辱,乔圆圆,你睁开眼看清楚,现在买你的,就是曾经你最瞧不上的穷小子!瞧不上么?乔圆圆惨然而笑,时光流逝,岁月更迭,他们已分别了一亿五千七百秒,连她自己都变得面目全非,可爱他的那颗心,从未变过。秦子琛,爱你,让我从无忧天堂坠落地狱深渊,可若问我后悔么,我还是会说,不悔,此生无悔...
你愿意用你的生命去赌博吗?当一个长着两支恶魔角的美女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又该如何?韩文无奈的叹了口气我真后悔去年买了这块表!以影视中改编的武侠剧为主要版本,如陆小凤系列锦衣卫四大名捕天龙八部大旗英雄传顺序未定PS1可能穿插一些原著观点,考据党勿喷PS2绝非第一人称,因为第一章开头,估计很多人会误会PS3坑深慎入,温水煮蛤蟆,慢热PS4这是一个无限穿越的故事,也可以分成独立的小故事,不影响整体阅读,也可以分开来看,不妨先收藏下试试看,可能后边还有你喜欢的Ps5推荐最恶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