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01章 大明王朝的四大沉疴(第1页)

旁白:看来我不太适合写天幕文,这一部分的剧情,是我计划了很久的内容,结果写出来连我自己都不觉得满意,接下来,我就把计划里面的大纲给写完之后,我就直接进入天幕文的精彩剧情,当古人知道雨罗姐弟俩是神明之后的强烈反应吧!

正文:在接下来的天幕直播里面,凯雨把明朝灭亡始于朱元璋的四大沉疴给指了出来,气得朱元璋是暴跳如雷地想要冲进天幕和未来里面,前去疯狂地杀戮和砍人。

第一个沉疴就是:朱元璋给予的官员俸禄实在太低,低到只够一个官员最基本的生活开支,官员就连娶个妾室的余钱都没有,低到大摆筵席的钱也没有,低到家人生病看大夫的钱都没有。

为了能够娶得起妾室、为了能够在亲戚朋友的面前摆阔气、为了让家人们生病之时有钱看大夫,这些拿着史上最低俸禄的大明官员,就只得不断地贪钱,反正贪钱到达了六十两银子就是死罪,那还不如让自己在死之前,多贪一点多享受一段时间才死,要来得更加划算。

面对这第一个沉疴,朱元璋立刻就让毛镶带着锦衣卫,挨家挨户地前去查抄各个官员的府邸,只要是发现有官员贪墨了钱财的情况,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而贪钱的,先统统都给抓起来再说,然后再慢慢地审问具体的缘由。

如果是因为家人生病无钱看大夫而贪钱的,将会酌情地进行轻判处理,但如果是为了纳妾和讲排场而贪钱的,只要超过了规定的六十两银子,一律人头落地毫不留情。

第二个沉疴就是:朱元璋的户籍制度实在是太没有人情味了,父辈是从事什么工作的,子孙辈就只能够从事什么工作,导致不求上进的二代和三代们以及很多代们,明明毫无手艺可言,都可以子承父业地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保障。

比如连药方都看不懂的二代们,就因为自己的父亲是郎中,那么他自己就可以世袭郎中的职业,以至于整个大明王朝越到后期,各行各业滥竽充数的现象就越发地明显,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的正常发展。

以上才只是户籍制度的第一个弊端,这项制度的第二个弊端就是,一些社会职业人的后代们在其他方面有天赋,比如泥瓦匠的儿子有诗词天赋,但也因为户籍制度的限制,导致他不能够随意地进行转行,当这样的相似现象逐渐增多之后,就会白白地浪费大量的天赋型人才,无法做到真正的各司其职。

大明王朝的后期和末期,之所以会出现大量的投靠大清的老百姓,有一大半的老百姓都是因为户籍制度的限制,无法转行的无奈之人,他们去清廷那边是为了有口饭吃,他们并不是故意地想要出卖大明的利益。

面对这第二个沉疴,朱元璋照样是在大骂那些未来的大明官员,简直就是在尸位素餐,户籍制度当中的子承父业,是让这些人不需要经过检验,就可以直接地继承父辈的职业的吗?把一群目不识丁的人给放在郎中的位置上面,这是想让全天下出现多少无辜致死的病人啊?这些病死之人的家属们,能不为此而记恨大明王朝的制度,才怪!

至于户籍制度限制在其他方面有天赋的人不得转行,朱元璋居然就真的改变了户籍制度的这一弊端,如果确实有在其他方面有天赋的人,可以适当地进行转行从事其他的工作。

第三个沉疴就是:大明宝钞的奇葩制度,金银珠宝可以兑换大明宝钞,但是反过来,大明宝钞却不能够兑换金银珠宝,而这就是典型的与民争利的行为,朱元璋这是在变相地掠夺民间的财富,而且一旦某地出现了重大灾情,朱元璋立刻就会大肆地印刷宝钞前去救灾,并且在灾情过后又不回收这些拿去赈灾的大明宝钞。

而后面的大明皇帝,全部都是有样学样地通过多印大明宝钞的方式,拿去赈灾的,当全天下流通的大明宝钞,大大地超过了全天下的财富总额之后,百姓们的手中就会挤压大量的大明宝钞用不出去,一旦大明宝钞制度在某一天发生全面崩溃的现象,这些多出来的大明宝钞就会彻底地沦为废纸,到时候,不知道有多少百姓会因此而倾家荡产和流离失所。

面对这第三个沉疴,还不等朱元璋想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关系,朱标就率先地反应了过来,大明宝钞的数量必须要和全天下的财富总额保持一致,才能够及时有效地维护大明王朝的经济市场,一旦出现了大明宝钞大于财富总额的情况,整个经济体系就会出大乱子的。

在听完了朱标的一系列分析之后,朱元璋也立马意识到了,通过多印大明宝钞去赈灾的弊端所在,于是,他立马就叫停了这项政策,并且他还让毛镶带着锦衣卫,赶紧去收回那些多印的大明宝钞。

以上三点沉疴,其实都只能让大明王朝伤筋动骨而已,接下来的这第四点沉疴,才是导致大明亡国的顽固之疾,那就是大明王朝的宗室奉养制度,在大明,不管是男是女,只要你身上流着朱元璋的血脉,你每年就都可以从朝廷的税赋当中,领到一份俸禄,并且就连最低等级的宗室俸禄,都比一品大员的俸禄要高一点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明的宗室数量,堪称是养猪式的迅速增长,而且站在宗室金字塔尖的亲王和郡王们,为了能够多挥霍一点多享受一点,他们也在拼了命地纳妾和生孩子,因为他们可以从子孙们的奉养俸禄当中,拿一部分过来供自己进行挥霍和享受,换而言之,在这些大明亲王和郡王们的眼中,孩子并不是孩子,是可以不断为自己创造财富的赚钱工具。

大明王朝的宗室数量,发展到最为庞大的时候,每年的大明王朝的赋税的十分之一,都不足以养活这些宗室,从而就导致了后续的一系列问题。

听到自己的后代子孙们,把各自的孩子给当成了赚钱工具,从而就能够不断地靠着生孩子,来领取更多的奉养俸禄,朱元璋感觉自己的头都被人给打了一棒子,到了大明后期,十分之一的税赋收入,都不够拿来养活自己的子孙后代,这样的大明王朝焉有不亡之理啊?恐怕明末的百姓们,早就已经是盼星星盼月亮地盼望着,这样的大明王朝能够早点灭亡了吧!

改,大明的宗室奉养制度必须得改,不止是朱元璋,后续的各位明朝皇帝都知道,这项制度必须得立刻进行修改,不然的话,就单是这一项政策就得让大明王朝亡国啊!

在看完了大明的这四项亡国政策之后,除了后面的大清之外,大明之前的朝代都觉得,这朱元璋虽然是历朝历代,得国最正和起点最低的皇帝,但是他的这种小农思想,也是够令人印象深刻的,他在开国之初就已经把亡国的基调,给大致地确定了下来,后面的皇帝如果不改这些基调的话,大明王朝的灭亡就是必然的结局。

就在历朝历代讨论得是热火朝天的时候,凯雨就又爆出来了有关大明王朝的一个重磅消息,在大明王朝的灭亡前夕,大明王朝的亡国之君-崇祯帝曾经召集文武大臣,希望大家能够捐点钱出来,给前线的士兵们发一点拖欠已久的军饷,并且崇祯帝还当众承诺,无论大臣们拿出来多少银两,他都不会进行事后清算的。

但是所有的官员都表示自己两袖清风,家里面就连一分多余的钱都没有,尤其是国丈-周奎作为百官之首,他更是把自己给打造成身无分文的模样,最后,作为女儿的周皇后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她就把自己的全部首饰给变卖了,凑了五千两银子给父亲拿去上交给崇祯帝。

面对皇后女儿送来的五千年银子,周奎居然还在私底下扣下来了两千两银子,只上交了三千两银子给崇祯帝,其他的官员都恨不得自己能够有一个皇后女儿,可以给自己凑钱,这一下,他们也只得象征性地上交了一点点银子,最终,崇祯帝一共给自己募捐了二十万两银子。

结果,这好不容易募捐而来的二十万两银子,还没有被运出京城的地界范围,就又被这群贪官们给重新地贪墨了回去。

等李自成在灭亡了大明王朝之后,他就从这群只捐了二十万两银子的大臣的手中,通过严刑拷打的方式取得了七千万两银子,仅周奎一个人就贡献了六十万两银子。

皇帝募捐只得到了二十万两银子,李自成拷打官员却得到了七千万两银子,这两个前后数字一对比,就让大明王朝的十六位皇帝都集体懵圈了,尤其是朱元璋和朱由检,他们俩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们大明王朝的官员们,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有钱了啊?

要是大明王朝的皇帝们能够有这么多的钱,那还有什么事情是办不成的啊?一时之间,大明十六帝的眼神都变得毒辣了起来,十六朝的锦衣卫们也变得蠢蠢欲动了起来,至于十六朝的文武大臣们却全部都在瑟瑟发抖!

喜欢贝凯一行人的漫游之旅!请大家收藏:()贝凯一行人的漫游之旅!

热门小说推荐
猪八戒重生记

猪八戒重生记

如果,猪八戒投胎的时候,看过了西游记会怎么样呢?  如果,老猪获得世间最顶尖的修炼典籍无字天书又会怎么样呢?  取经?我一定去,消除妖气,老子还要打怪升级积累功德呢,一箭双雕呀!  嫦娥美眉?洗白白等着俺老猪哟!高小姐,为你我抢夺如来的宝贝!弱水妹妹,嫁给我吧!  孙猴子,你不就是有根可大可小的棍子,老猪却有昊天锤,神兵利器,两万三百斤,我宣布以后你是我的小弟了!  以后西游的主角是我,一边泡妞,一边取经,我还来一个大闹极乐世界,昆仑山被我搅得天昏地暗,儒教很牛逼,我照样踩!  传统的重生,不传统的命运,美女们,俺老猪来啦!...

女总裁的逍遥战神

女总裁的逍遥战神

不屑天下权势,不恋绝世功勋,逍遥战神为总裁妻子归隐都市,只求与佳人相守,安度余生,奈何这太平盛世亦满目污邪,遍地不公。自己被欺,妻子受辱,家国蒙羞既如此,那我就用双手,粉碎一切不公。人负我,当踩之,世道欺我,当灭之。...

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作品集(全5册)

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作品集(全5册)

本套装共五卷,分别为李致文存我与巴金李致文存我的书信李致文存我与出版李致文存我与川剧李致文存我的人生(上下)第一卷我与巴金回顾了在与巴金六十多年的接触中,李致对巴金为人的不少独特感受,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他心目中的世纪良知巴金。第二卷我的人生回顾了李致九十年的人生,以随笔的形式记述的人生往事,既是个人的历史,也是时代和社会的缩影。从读小学时为抗日战士捐寒衣,青年时期参加学生运动,后来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成渝两市做地下工作。后来,李致在共青团大学区市省和中央机关多个岗位工作,在改革开放初期,回到四川,为四川出版振兴川剧和文艺工作作出贡献。第三卷我与出版详细回顾了四川出版业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在上世纪7080年代,四川出版异军突起,时任四川人民出版社总编辑的李致,带领四川出版积极创业,率先突破地方化群众化通俗化方针的束缚,立足本省,面向全国,推出了一系列品牌丛书,在全国有极大影响。第四卷我与川剧则回顾了这一段历程,从中也可看出川剧发展的辉煌历程和波澜起伏。1983年至1991年,李致任四川振兴川剧领导小组副组长,主持日常工作。他参与制定每一阶段的规划与任务,组织全省川剧汇演和调演,带团到北京上海以及欧洲日本等地演出,积极推动川剧创新发展,与不少川剧人成为知心朋友。第五卷我的书信则收录了李致与巴金的诸多书信,还有曹禺张爱萍李又兰戈宝权冯骥才刘绍棠严文井陈白尘张乐平柯岩茹志鹃秦牧周克芹等名家的书信,留下丰富又珍贵的第一手史料。...

师妹又又又穿男装了

师妹又又又穿男装了

刚结束面壁思过她便就又穿一袭男装去斩了无面首,惹得天雨粟夜这个名号,连同着一抹红,是彻彻底底出了名!往后只要是谈及苍穹,谁都不得不提一句慕公子,天下都笃定苍穹里有个慕公子,却不知人家根本就是个慕姑娘!...

老公你会陪我一辈子吗

老公你会陪我一辈子吗

主角林珊珊云爵林珊珊回到了十年前,与云爵刚刚相恋的时候,这时候他们之间没有茅盾,只是单纯的爱慕着彼此。想到前世那些经历,林珊珊痛不欲生,这辈子...

追星逐月

追星逐月

明朝洪武年间,吴王后人沈追星以及靖海侯蓝月为朝廷和江湖所不容,二人不甘心接受命运安排,奋起抗争,借助宝藏以及神秘门派的力量战胜敌人,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同时也左右了天下大势,成为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上演了一幕幕爱恨情仇的大戏!...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