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二、历史上著名的“温泉关之战”过去600年后,希腊被罗马帝国吞并。出于罗马人追求合理性的特有精神,他们劈山建路,削去陡峭的山体,拓宽了道路。
这就是罗马人。再比如亚壁古道,就因为道路上上下下、绕来绕去,他们认为很不合理,于是从百米高处削去面海的悬崖,建成了亚壁古道。尽管他们非常敬仰希腊文明,但是在保留古战场遗迹和方便希腊人出行的选择上,他们毫不犹疑地选择了后者。当然,那时希腊人早已成为罗马帝国的成员。
因此,曾经非常险峻的温泉关,现在已经没有那么险峻了。
在罗马时代,温泉关是自北向南通往雅典的主干道。所以,罗马帝国选择修建温泉关山路而非保存古战场遗迹无可厚非。但此时,波斯军队只要过不了这条路,就无法进入希腊。
此外,在公元前480年,波斯军队的补给来自海上,只有通过温泉关,他们才能看到停靠在岸边的船队,得到所需的补给。
正因如此,即将迎战波斯军队的希腊联军决定,由列奥尼达率领陆上军队在温泉关抗击敌人,同时由地米斯托克利率领海上军队在附近的亚德米西林湾阻击敌人。
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从斯巴达重装步兵中只挑选了300人前往温泉关。关于这一事实,现代研究者中有人指出,列奥尼达也许从一开始就怀揣壮烈牺牲的想法。我却认为,他或许有这个想法,但绝不是“从一开始就有”。斯巴达战士从小接受的教育是绝不让敌人看到自己的脊背。因此对他们来说,战斗非胜即死。
肩负阻挡敌军的重任,列奥尼达一路向北来到温泉关。此时已过六旬的他心中或许想过不得已就以死相拼吧。
300个斯巴达人都是已婚的人,并且都已有了儿子。选择他们是因为即使他们英勇牺牲,也不至于断子绝孙。斯巴达战士不会在战斗开始前就想到要壮烈牺牲。因为如果随随便便就牺牲生命,又怎么取得战斗的胜利呢?但是,如果战场上的形势发展需要他们献出生命,他们也会视死如归。
面对南下的20万波斯大军,迎战的希腊军队加上辅助战斗力量不过1万人,兵力对比是20∶1。在此情形下,列奥尼达依然没有要求自己的国家斯巴达和以雅典为首的其他城邦国家增派兵力。不仅如此,由于温泉关以外还有两条近道,他又从1万人中派出两支1000人的小队,分别防守那两条近道的要冲。
也许他认为在狭窄险峻的山路上作战,需要的不是“量”而是“质”。也许他认为,只要是精锐,无须太多士兵就可以与敌人抗衡。人数少意味着在战斗中可以做到灵活多变。斯巴达重装步兵从小接受训练,这方面的能力已是至臻至强。
波斯军队有20万人。也许他认为,在温泉关这样的险要之地,企图以量取胜的波斯军队很难发挥他们的优势。
首先到达温泉关的是列奥尼达率领的希腊军队。他们没有等很久,敌军也到达了此地。波斯军队离开塞萨洛尼基以后,在希腊中部平坦的地方一路加速南下,经过12天的急行军,很快出现在温泉关。波斯国王薛西斯将指挥部设在距离温泉关山麓不远的一个镇上。
第二天,波斯军队各部指挥官按照国王的命令,让尽可能多的波斯士兵出现在温泉关山顶,只为了让等候在山顶入口的希腊士兵看到。当然,他们提醒士兵不要进入对方的弓箭射程之内。这是波斯国王向希腊发起的挑衅,其目的是震慑希腊士兵。他希望希腊士兵看到如此规模的大军心生惧意,弃械逃跑或投降。
尽管看到敌军规模惊人,希腊军队的将士没有出现丝毫慌乱。非但如此,根据波斯侦察兵带回的近距离侦察结果,在希腊阵营内,士兵们正专心致志地整理各自的头发,看不出有一丝恐惧。
时年39岁的波斯国王不明白对方是什么意思。他叫来随行的斯巴达人询问,得到如下回答:
斯巴达战士以质朴和刚健为宗旨,纪律严明。只有一件事他们可以自己决定,那就是头发。他们大多长发及肩,喜欢不时整理,保持干净漂亮。
这位东方君主依然不理解。大敌当前,他们非但不惧怕,反而从容不迫地整理自己的仪容。他觉得斯巴达人很可怕。
尽管如此,波斯国王并没有改变战术,他依然决定用优势兵力强行突破温泉关。第二天,他向希腊军指挥部派去了特使。特使穿着东方风格的漂亮服装,向列奥尼达传达了国王的意思。
“放下武器,各回各家。”
列奥尼达接见了波斯国王的使节。他只回答了一句话:
“想取我脑袋,请便。”
这句话成为一句名言,一直流传到后世。后世的人一听说斯巴达战士,条件反射似的脱口而出的就是这句话。
这样一来,波斯国王想轻而易举地通过温泉关隘口的希望落空了。
尽管如此,薛西斯依然没有下定决心。作为绝对专制的君主,此人遇事习惯找家臣一起商量,当然,最终决定还是由他来做。也许你会觉得他这样做纯粹是浪费时间,而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给他的评价却是“好人”。
尽管波斯20万大军已到温泉关,却几乎没有采取任何军事行动。
列奥尼达
就这样,4天过去了。
再说海上。波斯军队在塞萨洛尼基兵分两路,国王率领陆上军队走陆路南下,海上军队在海上一路南下,与此同时希腊联军正一路北上,两军不断接近亚德米西林海角。
波斯的海上军队尚未到达亚德米西林海域,就已经遭遇了相当严重的损失。来自埃及的船队不熟悉爱琴海,遭遇暴风雨后或沉入海底或毁损严重,几乎派不上用场了。根据希罗多德的描述,此时,波斯海上军队的1200艘船中有近三分之一脱离了战线。尽管如此,波斯与希腊海上军队的战斗力之比依然高达8∶3。
希腊人在家门口作战,因此占较大的优势。
希腊的海上军队是沿优卑亚半岛与阿提卡之间的海峡北上的,因此未遭遇暴风雨,顺利到达亚德米西林的希腊海上军队船只总数据说是271艘。其中,来自雅典的船只147艘,包括从波斯的进攻中成功逃脱的20艘难民船只。来自科林斯的船只40艘,来自斯巴达的船只10艘。余下的来自其他各城邦国家。
率领希腊海上军队的总指挥官是斯巴达的欧里拜德斯。前面已经介绍过,这是各方妥协的结果,尽管斯巴达方面参战船只只有10艘。
接近150艘的希腊船由地米斯托克利指挥,而反对地米斯托克利担任总指挥官的科林斯也要求自己国家的40艘战船由本国的安德马托斯指挥。
因此这一年,希腊城邦国家联合海军有了三个总指挥官。
地米斯托克利非常重视统一的指挥体系,他不可能对这种状况坐视不理。在沿优卑亚半岛向亚德米西林北上的途中,他说服了两位同僚。
说服斯巴达人欧里拜德斯很容易,因为他对担任海军总指挥官一职本来就没有信心。科林斯人安德马托斯在地米斯托克利不厌其烦的劝导下也接受了他的意见,尽管科林斯与雅典互为竞争对手,并且安德马托斯作为熟知海战的将领有丰富的海战经验。在随后的战斗中,这二人成了地米斯托克利最好的搭档。
就这样,在抵达亚德米西林海域前,统一指挥体系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名义上,欧里拜德斯与安德马托斯分别是希腊海上军队的总指挥官和来自科林斯海上军队的指挥官,但是他们一致同意希腊海上军队的实际总指挥由地米斯托克利担任。指挥体系统一后,地米斯托克利成了事实上的总指挥官。
所谓说服力就是让他人接受自己想法的能力,不是在尊重并接受他人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妥协寻找合作可能性的能力。
看上去君主专制国领袖薛西斯似乎更民主,而民主政体下的雅典领袖地米斯托克利却不太“民主”。的确,第二次希波战争的两大主角——39岁的薛西斯和44岁的地米斯托克利,不仅分别代表波斯人和希腊人两个不同的民族,彼此的性格也截然不同。
历史大神龙竹经典之作,楚汉争霸,天骄崛起,诸子百家,遁世宗门,各种势力参与到天下革鼎的角逐中来!...
...
荒岛求生之恋上大小姐作者坠落的流星荒岛求生之恋上大小姐txt下载...
他老爸是千亿富豪,他所在的高中是一所贵族学校,凭着老爸的势利,在学校混的如鱼得水,连老师都不敢管,老师作弊,欺负同学。高三时,突然来了个年轻的女老师,有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霸气,还有点痞,一改往日的管理模式,同学们从嘲笑到不服反抗到感激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女魔头美女老师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女魔头美女老师最新章节女魔头美女老师无弹窗女魔头美女老师全文阅读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女魔头美女老师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一少年偶得一仙珠,看他如何利用仙珠在修仙路上求索,仙路艰难,如何小心翼翼的成为修仙界中的传奇。写作只是业余时间,更新每天不多,一更或两更,但是更新稳定的,有些不足,大家谅解。希望多点收藏和点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