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下山后,几位师兄弟一起聊天,大碗喝酒,然后免不了要舞棍弄拳一番,大家一直玩到夜深才休息。
次日,廖春雷辞别众位师兄弟,准备先去石板滩镇廖家祠堂祭祖,然后送许嫦娥去成都。
廖春雷到廖家祠堂后,先去拜见族长廖家华,然后在族长引领下,来到祠堂供奉先辈的灵位前,拜祭了廖氏八代祖宗。
清朝乾隆年间,湖广填四川时,湖北、湖南、江西、广东等省百姓西迁入川,部分人员来到石板滩居住,这里开始逐渐兴盛。
廖氏先祖曾在鸦片战争中,积极参加广东三元里抗英斗争。
鸦片战争失败后,遭到清军的抄捕。
后来廖氏先祖辗转逃到四川,在成都东大街石柜台的“廖剪刀”舍下寄居。
过了两年迁到石板滩安家定居,在镇上开设土布染坊营生。
廖氏家族发展壮大后,在石板滩镇修建了廖家祠堂。
石板滩镇,位于成都平原与龙泉山之间的丘陵地带,为川北古道的重要驿站。
镇上先后建有玉皇阁、观音庙,以及广东会馆和湖广会馆等,逐步发展成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
石板滩附近常有土匪作乱,为了防盗保家,场镇上习武之风盛行。
晚上,族长廖家华召集廖春雷的伯伯、叔叔和部分族人来喝酒。
席间,廖春雷给大家讲自己在山东参加义和团,率众杀洋鬼子和清兵的故事。
族人们早已对洋人和腐败的清朝政府恨之入骨,齐声称赞廖春雷的英雄壮举。
原来,清朝政府签订《辛丑条约》后,清廷为偿付洋人巨额的赔款,加重了对各地民众的压榨,致使民怨沸腾。
四川省每年分摊赔款二百二十万两白银,地方官吏以各种名义把赔款分摊到农民身上,使得苛捐杂税层出不穷。
四川今年又遭遇大旱,石板滩镇百姓颗粒无收,很多人食芭蕉根、榆树叶、草根等充饥。
而官府仍加紧摊派赔款,增旧税、加新税,逐级贪污搜刮,致使农民对洋人和清朝政府的仇恨与日俱增。
全川乡村发生了吃大户,抢粮和抗摊派赔款的斗争。
石板滩廖家主要靠手工染织业糊口度日,可是,苛捐杂税压得廖家的土布染坊难以为继。
族长廖家华告诉众人,自古以来官逼民反。
邻近的资阳县,农民揭竿而起,在李钢中和刘自强的领导下,成立了红灯教。
凡加入红灯教的信徒就不上粮,不纳捐。
大家打富济贫,把有钱人的粮食拿来给大家分。
红灯教贴出“灭清、剿洋、兴汉”的揭帖,号召百姓烧教堂、杀洋人、杀贪官,抗捐抗税,得到了老百姓的真心拥护。
廖春雷听到“刘自强”三个字,心想莫非是山东义和团那个刘自强,那我一定要去拜访他。
廖春雷认为,现在四川有很好的“反清兴汉”基础。
心想要把农民组织起来,轰轰烈烈地大干一番,彻底推翻腐败的清朝政府。
大家正说话间,门外进来一个肤色白皙,眉清目秀的矫健少女。
她身穿月白色短衫,头戴青色丝巾,腰挂七星剑。
看上去十六岁上下年纪,风风火火地走到族长身边。
她兴冲冲地问道:
...
因一次机缘巧合,叶飞意外做了美女总裁的赘婿,从此摇身一变,扮演起了美女总裁的贴身保镖角色,一路披荆斩棘,笑傲花都,并成功赢取各色美女的青睐!...
神秘的御前带刀侍卫,百万解放军中选拔出来的精英分子,在重大的外交场合中保护国家领导人生命安全的忠诚卫士,被人们称为quot红墙警卫quot,队长李新民奇迹般的穿越到硝烟四起的抗日战争时期,附身为八路军总部特务团战士李新民,开始了他不平凡的抗日历程...
楚歌本是快穿文作者,她的变态之处在于喜欢虐死女主虐哭男主和所有读者粉丝,因为她的情绪化文笔太过厉害,每一次读者粉丝都会哭的撕心裂肺哭嚎不已。为此粉丝们用尽了办法只求她让女主不要死的那么惨,他们不要哭的那么惨。可惜楚歌还是一意孤行。终于有一天,这样的怨念达到了一定量的时候,产生了质变也就是她受到了读者粉丝的诅咒,穿越到自己写的书中世界里面来了。要替女主受尽苦楚,直到穿完所有她笔下的快穿世界才可以。...
苍天弃我,我另立天庭!厚土弃我,我便重拾河山!众生弃我,我再造一个煌煌人间!PS这本书归类在网游,但这绝不仅仅是一本网游。...
景言曾是景家最优秀的天才,十六岁突破武道九重天踏入先天之境,整个东临城无人能比,却莫名其妙在进入神风学院后境界跌落,成为笑柄。解开乾坤戒封印,重新崛起,最终制霸天元大陆,成为无数武者仰望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