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早在崇祯元年(1628)七月,袁崇焕在京城的时候,曾找到大学士钱龙锡,对他说过这样一句话:
“(毛文龙)可用则用之,不可用则杀之。”
这还不算,杀的方法都想好了:
“入其军,斩其帅!”
后来他给皇帝的奏疏上,也明明白白写着:
“去年(崇祯元年)十二月,臣安排已定,文龙有死无生矣!”
“安排已定”,那还谈个屁。
但谈还是要谈,因为毛总兵手下毕竟还有几万人,占据要地,如果把他咔嚓了,他的部下起来跟自己死磕,那就大大不妙了。
所以袁崇焕决定,先哄哄他。
他先补发了十万两军饷,然后又在毛总兵最困难的时候,送去了许多粮食和慰问品,并写信致问候。
毛文龙终于上当了,他十分感激,终于离开了皮岛老巢,亲自前往宁远,拜会袁崇焕。
机会来了。
在几万重兵的注视下,毛文龙进入了宁远城。
他拜会了袁崇焕,并受到了热情的接待,双方把酒言欢,然后……然后他安然无恙地走了。
袁崇焕确实想杀掉毛文龙,但绝不是在宁远。
这个问题,有点儿脑子的人就能想明白,如果在宁远把他干掉了,他手下那几万人,要么作鸟兽散,要么索性反出去当土匪,或是投敌,到时这烂摊子怎么收?
所以在临走时,袁崇焕对毛文龙说,过一个月,我要去你的地盘阅兵,到时再叙。
因为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在他自己的地盘上干掉他。
崇祯二年(1629)五月二十九日,袁崇焕的船队抵达双岛。
双岛距离皮岛很近,是毛文龙的防区,五月三十日,毛文龙到达双岛,与袁崇焕会面。
六月初一夜晚,袁崇焕来到毛文龙的营房,和他进行了谈话,双方都很客气,互相勉励,表示时局艰难,要共同努力,渡过难关。
这是两人三次谈话中的第一次。
既然在自己的地盘,自然要威风点儿,毛文龙带来了三千多士兵,在岛上列队,准备迎接袁崇焕的检阅。
六月初三,列队完毕,袁崇焕上岛,开始检阅。
出乎意料的是,毛文龙显得很紧张,几十年的战场经验告诉他,这天可能要出事,所以在整个检阅过程中,他的身边都站满了拿刀的侍卫。
然而,袁崇焕显得很轻松,他的护卫不多,却谈笑自若,搞得毛文龙相当不好意思。
或许是袁崇焕的诚意感动了毛文龙,赶走了护卫,就在当天深夜,来到了袁督师的营帐,和他谈话。
这是他们三次谈话中的第二次。
第二天,和睦的气氛终于到达了顶点,一整天都在吃吃喝喝中度过,夜晚,好戏终于开场。
毛文龙来到袁崇焕的营帐,开始了人生中的最后一次谈话。
一般说来,两人密谈,内容是不会外泄的,好比秦朝赵高和李斯的密谋,要想知道,只能靠猜。
沈修文,一个服过两年义务兵役,刚刚踏上社会还不到半年的大学生,在一次和日本老板之间的冲突中不幸遇难。但鬼使神差,沈修文的灵魂却穿越到民国富家子弟的身上。相隔近八十年,两段记忆集于一身的沈修文来到三十年代的上海,面对即将爆发的一二八事变,面对日本军国主义即将要侵吞中国的狼子野心,他该何去何从?同时,从小在红旗下长大的他,面对国共两党之间从你死我活的争斗到第二次合作抗日,再到抗战胜利后那场解放战争,沈修文又该如何选择?...
一名骁勇的士兵,一次离奇的穿越,一个三界不分的混乱年代,一段热血而孤独的修行之路连更天数的右侧有个加入书架,大家顺手点一下,那个就是所谓的收藏。...
父亲重病,我辞职回乡下照顾,却意外发现了嫂子的秘密原来她竟然...
...
一个懵懵懂懂的办公室小子,莫名其妙重生成为四阿哥胤禛。他不知道怎么在那个时代生存下去,他唯一了解的只有一点点清三代的历史,还是从电视剧和小说中看到的。他不知道如何制造现代的武器,也不是一个天才,他只是一个平凡人,但是却也妄想做些事情。...
武者,罡劲雄浑。气修,变幻莫测。陆凡,一名武道与炼气同修之士。我本平凡之人,奈何造化弄人。左手阴阳,右手乾坤。天上天下,唯我独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