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杨所修的弹劾,以及国子监副校长的弹劾,并不是他安排的,在他的剧本里,只有封赏、安慰,和时有时无的压力。他的目的是制造迷雾,彻底混乱敌人的神经。
经过一个多月的你来我往,紧张局势终于缓和下来,至少看上去如此。
在这片寂静中,崇祯准备着进攻。
几天后,寂静被打破了,打破它的人不是崇祯。
吏科都给事中陈尔翼突然上疏,大骂杨所修,公然为崔呈秀辩护,而且还上纲上线,说这是东林余党干的,希望皇帝严查。
和杨所修的那封上疏一样,此时上疏者,必定有幕后黑手的指使。
和上次一样,敢于主使者,只有一个人选——魏忠贤。
也和上次一样,真正的主使者,并不是魏忠贤。
杨所修上疏攻击的时候,崇祯很惊讶,陈尔翼上疏反击的时候,魏忠贤也很惊讶,因为他事先并不知道。
作为一个政治新手,崇祯表现出了极强的政治天赋,几十年的老江湖魏公公被他耍得团团转,但崇祯并不知道,在这场游戏中,被耍的人,还包括他自己。
看上去事情是这样的:杨所修在崇祯的指使下,借攻击崔呈秀来弹劾魏忠贤,而陈尔翼受魏忠贤的指派,为崔呈秀辩护发动反击。
然而,事情的真相,远比想象中复杂得多:
杨所修和陈尔翼上疏开战,确实是有幕后黑手的,但既不是魏忠贤,也不是崇祯。
杨所修的指使者,叫陈尔翼,而陈尔翼的指使者,叫杨所修。
如果你不明白,我们可以从头解释一下这个复杂的圈套:
诡计是这样开始的,有一天,右副都御史杨所修经过对时局的分析,作出了一个肯定的判断:崇祯必定会除掉阉党。
看透了崇祯的伪装后,他决定早作打算。顺便说一句,他并不是东林党,而是阉党,但并非骨干。
为及早解脱自己,他找到了当年的同事,吏科给事中陈尔翼。
两人商议的结果是,由杨所修出面,弹劾崔呈秀。
这是条极端狡诈的计谋,是人类智商极致的体现:
弹劾崔呈秀,可以给崇祯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认定自己不是阉党,即使将来秋后算账,也绝轮不到自己头上。
但既然认定崇祯要除掉阉党,要提前立功,为什么不干脆弹劾魏忠贤呢?
原因很简单,如果崇祯未必能干得过魏忠贤,到时回头清算,自己也跑不了,而且魏忠贤毕竟是阉党首领,如果首领倒掉,就会全部清盘,彻查阉党,必定会搞到自己头上。
崔呈秀是阉党的重要人物,攻击他,可以赢得崇祯的信任,也不会得罪魏忠贤,还能把阉党以往的所有黑锅都让他背上。精彩,真精彩。
为了大家,崔先生,你就背了吧。
这个近乎完美的计划,几乎得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结局。
几乎得到,就是没有得到。
因为计划的进行过程中,出现了纰漏:他们忽略了一个人——崔呈秀。
杨所修、陈尔翼千算万算,却算漏了崔呈秀本人,能成为阉党的头号人物,崔大人绝非善类,这把戏能骗过魏忠贤,却骗不了崔呈秀。
弹劾发生的当天,他就看穿了这个诡计,他意识到,大祸即将临头。
但他只用了几天时间,就十分从容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沈修文,一个服过两年义务兵役,刚刚踏上社会还不到半年的大学生,在一次和日本老板之间的冲突中不幸遇难。但鬼使神差,沈修文的灵魂却穿越到民国富家子弟的身上。相隔近八十年,两段记忆集于一身的沈修文来到三十年代的上海,面对即将爆发的一二八事变,面对日本军国主义即将要侵吞中国的狼子野心,他该何去何从?同时,从小在红旗下长大的他,面对国共两党之间从你死我活的争斗到第二次合作抗日,再到抗战胜利后那场解放战争,沈修文又该如何选择?...
一名骁勇的士兵,一次离奇的穿越,一个三界不分的混乱年代,一段热血而孤独的修行之路连更天数的右侧有个加入书架,大家顺手点一下,那个就是所谓的收藏。...
父亲重病,我辞职回乡下照顾,却意外发现了嫂子的秘密原来她竟然...
...
一个懵懵懂懂的办公室小子,莫名其妙重生成为四阿哥胤禛。他不知道怎么在那个时代生存下去,他唯一了解的只有一点点清三代的历史,还是从电视剧和小说中看到的。他不知道如何制造现代的武器,也不是一个天才,他只是一个平凡人,但是却也妄想做些事情。...
武者,罡劲雄浑。气修,变幻莫测。陆凡,一名武道与炼气同修之士。我本平凡之人,奈何造化弄人。左手阴阳,右手乾坤。天上天下,唯我独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