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渭水继续向西溯流,于雍县延伸出一条非常重要的支流名为汧水,汧水发源于陇山,其水流经区域便是一条从古至今都极为重要的关中故道便是陇道,又名陇坂道又或陇关道,得名根本便是陇山并汉时于陇山所设陇关。
这一条陇道,便是关中连接陇上天水、陇西等各郡的重要通道,早年陇上豪强陈安便因占据这条通道势大一时,自号凉王。随着晋军西征、三辅震荡,凉州东进、陇上哗乱,这一条通道再次变得喧闹起来。
陇上多强梁,或是为了躲避凉州张氏兵迫、或是自恃悍勇想要冲入关中分一杯羹,多有踏足陇道,汹涌东来。而这其中力量最大的一股,便是以羌人姚弋仲为首领。
姚氏一族羌众,命途也是堪称坎坷,后汉时期内附归顺得以世居陇上南安郡。永嘉之乱爆发时,关中同样大受震荡,趁着这个机会,姚弋仲率众自陇上而下三辅,居于扶风郡下榆眉,即就是汧水北岸。
及后汉赵刘曜统治关中,又将姚弋仲部族迁回陇上,并将之安置在氐人势力强盛的略阳。
而姚弋仲运气较之另一个边夷首领蒲洪运气稍好就在于,略阳虽然氐人势大,但这些氐人也并非完全团结为一个整体,再加上略阳境内同样还有晋民并诸多杂胡共居,形势要更复杂得多,并没有什么单一的排外性。
所以姚氏定居略阳后,并没有如蒲氏遭到三辅晋人豪右联手驱逐的窘迫遭遇,加上姚弋仲其人同样机变不乏、英明勇武,颇积威信,势力反而得以增长许多。
陇上豪强东入三辅,本就不是一个短期形成的热潮,像是如今称豪北地的伪汉王刘昌明便是一名先发代表。
其后也都陆续不断有人效法,但远途迁徙谈何容易,若本身凝聚力不足,行途中天灾人祸不断,大概就要分崩离析,或为沿途豪右所兼并,即便侥幸抵达境域,也未必就会受到当地人的接纳,大概率沦落为流荡四方的流寇难民。
姚氏虽然在关中立足不久,但也毕竟曾经有过于三辅经营的经历,虽然回迁陇上经年但对三辅之地相对陇上要优越得多的生存环境仍然牵挂不已。只是姚弋仲本身便不乏远迁经验,深知当中凶险,因此才稍作按捺,于陇上继续积蓄实力,以等待更好的时机。
不同于其他胡酋一味的逞凶恃强,姚弋仲并不以欺凌弱小为乐,反而颇有仁义施惠风格,这一点风格既可以说是立足陇上乱世的一种求生手段,但也的确是秉性使然。
在众多视人命为草芥的陇上豪强之中,姚弋仲因此救济体恤之名而颇受拥戴,多有晋、胡生民依蔽求活,部族实力也因此激增。
随着凉州张氏进攻越来越猛烈,陇上谋生环境也越来越恶劣,姚弋仲也终于下定决心带领部族再次踏上东向三辅的路途。而这一动,除了其本部数万族众之外,周遭不乏大大小小势力也都携同共进,一时之间陇上竟有一二十万人众浩浩荡荡向关中而来。
当然,这些人不可能尽尊姚氏号令,但是因为姚氏力量的强大加之姚弋仲本人所具有的威望,也让姚氏在这一股东迁的浪潮中成为一个标杆存在。
如今的陇道上,早已经没有了秩序的存在,基本不存在人力上的阻挠。而且姚氏部族在物资上的准备也颇为充分,所以路途前半程倒也颇为顺利。尤其在行过陇关之后,姚弋仲更收到京兆豪强杜洪的示好,对方表示愿意帮助姚氏于扶风立足,当然军事上也要彼此呼应互助。
虽然远居陇上,对于三辅详细形势所知不多,但是姚弋仲对于关中大的形势变化也并非一无所知,尤其中州晋军西来、陈兵三辅,他也早有听闻。
不过这些事情对姚弋仲而言都太遥远,他仅仅只是一个小具实力、打算内迁三辅的边胡首领而已,摆在其面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带领部族返回早年曾经居住、经营过的汧阳地区并且能够成功立足,至于是否加入所谓的关中霸权争夺,暂还不在其人考虑范围之内。
但杜洪乃是京兆豪强中的代表,其人既然如此殷勤示好,姚弋仲自然也没有拒绝的道理,更顺势提出几个要求如割取京兆西境始平、扶风等郡县作为部族领地,杜洪也都表示会提供一定的帮助。
对于杜洪的许诺,姚弋仲自然不会当真,但由此却能看出关中目下势力划分的一个大概情况,那就是在京兆西境基本不存在大的势力,否则杜洪也不敢如此随意许诺。
这对姚弋仲而言,自然是一个非常利好的消息,所以在行途中便开始整合、集结麾下力量,加速前进打算以迅雷之势扫荡右扶风郡境,将这一片势力空白地带霸作本族休养生息的势力范围所在。
至于来自中州的晋军,还不在姚弋仲考虑范围之内,一方面他远居陇上,对于晋军强大与否本就没有一个确切概念,另一方面前方还有一个所谓盟友杜洪在抵抗晋军的压力。
至于未来对晋军是臣服还是反抗,那是以后需要考虑的问题。当下而言,他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将占据扶风郡变成一个既定事实。
移居陇上数年,姚氏部众虽然得到了极大的扩充达于数万之众,但真正精练战事的卒众也不过堪堪数千之数,一则族中丁力有限,二则弓刀、甲具等器械有限。
不过扫荡、割据扶风乃是决定整个部族前途的庞大机遇,姚弋仲自然深知其意义之大,自然不会有所保留,尽发族中能战之丁力,甚至就连一些虽然老迈但仍具薄力者都征发起来,没有弓刀便授以竹木器仗,再加上此行所携牛马畜力充足,竟也整编出来七千之众。
除此之外,姚弋仲也向随行其他部族征发健力、并得三千余名卒众,步骑合共万余众、号为五万大军,浩浩荡荡向第一个目的地汧阳地区进发而去。
这所谓的五万大军,真正的核心力量、能得弓刀、良骑齐备的,也有三千余众,被姚弋仲集为中军作为压阵、拔坚之选,由其人亲自统率。至于其他部伍,虽然军备武装和战斗力略有逊色,但也远远超出了寻常的盗匪流寇,用以击破那些寻常乡境武装力量是绰绰有余。
手中掌握着这样一股强大的军力,对于扫荡没有强敌在境的扶风郡,在姚弋仲看来已是足够,甚至遇到真正的精锐强军都可堪一战。
事实也正如姚弋仲所料,其众在翻过陇坂、真正进入关中之后,一路行来可谓势如破竹,境域之内偶有盗匪强梁出没,也都全非一击之敌,或是被大势击溃,或是投械入降,更益其军势。
除了剿灭、兼并那些流窜卒众之外,姚弋仲也在逐次拔除沿途中所遭遇的乡豪坞壁。其兵锋很快便直探汧水近畔的汧城,也就是他家早年于扶风境内的栖息地。
可是在汧城附近,姚部却遭遇了抵抗,几股外探的先头部队接连遭遇挫折,运气好的还有零散卒众狼狈逃回,运气不好则干脆全军覆灭。
察觉到这一桩异象之后,姚弋仲心内不免凛然,派人深作探问,才悚然得知汧城附近所遭遇的敌人,竟然是原本他以为不会在这个阶段遭遇的晋军!
晋军兵锋居然已经深入三辅,甚至于已经冲上陇道!
这一消息,实在令姚弋仲深感方寸大乱,原本在他看来,这个问题应该要占据扶风全境之后才会面临选择,可是现在他所部刚刚进入扶风,甚至都还没有进入原本的目的地汧阳,就这么突然的不期而遇!
京兆方面情况究竟如何,姚弋仲不得而知,就算杜洪那里再有消息传来,对于这个不靠谱的盟友,姚弋仲也不敢过于深信。
他能够辗转各方自然也是勇略兼得,在勒紧军势后继续向汧阳方面查探,大体也摸清楚了对面晋军的情况,那是一路人数在三四千众的晋军骑兵队伍,应该是晋军的前锋部队。因为周遭境域之中,包括一些汧阳本地民众,大多数都不知晋军业已冲入此境的消息。
经过一番权衡之后,姚弋仲将外探兵众收回,摆出万数强军徐徐沿汧水推进态势,同时派遣使者前往联络晋军方面,自陈陇上遗民十数万游食东进,并无意干涉晋军于关中攻略讨伐,只希望能够返回汧阳故土休养生息,若能得以放行,其部族并依附之众、生民数万户皆愿归义而受晋民所统。
然而对面晋军统帅传回的话语却是骄狂到了极点:“先秦旧邑,华夏故国,无寸土为尔夷乡!王师目下闭关杀贼,尔等边夷卒众速退陇关之外,可暂保无刀兵交颈之凶。凡边胡丑类敢近窥中国事务,必横尸关陇道途!”
被如此羞辱一番,姚弋仲心中羞恼可想而知,尽管他是不愿直接与晋军为敌,可行军至此,进退如何已经不能由其一人决断,尤其身后十数万生民卒众经过长达几个月的长途跋涉,也急需一个根据地稍作休养。
于是,无论姚弋仲愿意与否,也不得不集结大军,直向晋军所占据的汧城攻杀而去。
顾君卿女扮男装,一路厮杀,少年成名,战无不克,束发之年已是大齐战神!她一腔忠心报国,却被皇帝怀疑世家陷害,一着不慎,落得满门抄斩全家惨死!有幸重生,这一世,顾君卿笑里藏刀扮猪吃虎,谈笑间令人闻风丧胆!世家设计?便叫他们自食恶果!刺客刺杀?便叫这些刺客都有来无回!想夺她权位,害她家人?做梦!这大齐,她护!顾家,她保!她顾君卿,更要扶摇直上!只是那原本早逝的太子,怎么这辈子却成了当今陛下,不仅对她步步紧逼,还执意虚设后宫,盛宠她一人!堂堂大齐陛下,莫不是竟有龙阳之好?顾君卿神色一凛,看向身前的男人陛下,请自重!某皇帝却勾唇一笑爱卿昨日夜里,可不是这么说的...
书海阁小说网免费提供作者一瓶小苏打的经典小说二婚新妻总裁老公惹不得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欢迎光临wwwshgtw观看小说她是他不露身份的妻子,受尽恩宠,她以为她是陆擎心尖宠,然而一纸协议,她滚蛋出门,大雨滂沱的夜里,陆擎亲手葬送了她的孩子数年后她平淡归来,陆擎又步步紧逼,一点一点折磨她...
曾经是外国福清帮堂口的扛把子,如今修仙界的一个小道童从一无所有到叱咤仙侠世界。在仙侠的世界中一样有亲情友情和爱情。男人不论在哪里都应该百折不挠迎难而上,用自己的臂膀撑起一片天空,保护自己的亲人朋友和爱人。...
躲不开的情劫小说的主角是封萧萧洛家俊,由作者杨子之爱创作的现代言情小说,讲述了当再次见到封萧萧的时候,洛家俊的心里既激动又厌恶,这个曾经他珍爱的女人,竟然为了金钱和虚荣离开了她。只不过当年的她不曾预料到他的那个好哥哥会如此早的死去吧!所以在接任洛家总经理的岗位之后,洛家俊所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向封萧萧复仇,所以无论是在公司,还是在家里,洛家俊都对封萧萧百般的羞辱折磨,因为他笃定,封萧萧不会再一次离开洛家,可是他错了,那个女人对这个家,对他根本没有一丝留恋...
二十一世纪的穷学生,穿越到大唐贞观时期,超级系统加持的少年,被赋予绝世神功,还有着诸多特异功能,包括透视,缩骨法,瞬移,隐身,土遁,易容术等等,他高中文武双状元他走访民间,行侠仗义他,出使各国,把中原大唐的文化传播他,就是玉郎,杨怀玉!新城公主的驸马,大唐最强驸马爷!新城公主玉郎,你什么时候娶我呀?李世民玉郎,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倘隋炀帝得此人,吾何能取天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