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别说,已经麻木了的李显还真的被这份奏折给刺痛了,居然接见了燕钦融,不过他没有任何的表态。问题出在后面,燕钦融从皇宫里出来之后,却被宗楚客派禁军给杀死了,简直把皇帝当成一个屁。
李显虽然没说什么,但是心里非常的不高兴,好几天都闷闷不乐。皇上闷闷不乐可不是好现象,韦氏害怕生出变化,所以就想要走极端,来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还有她的伟大理想。
母亲和女儿商量了一下,在父亲平常吃的糖饼里面下了毒,李显吃完之后,七孔流血一命呜呼了。
李显死了之后,韦氏命自己的儿子李崇茂当皇太子继承皇帝宝座,而她则获得临朝摄政的权利,大赦天下。
事情刚刚办妥,宗楚客这些人就按耐不住了,觉得打铁还要趁热,否则夜长梦多,劝韦氏立即效法武则天废掉李崇茂自己当皇帝。韦氏也是打算这样做的。可惜他们商量问题的时候,不太严密走漏了风声。
韦氏集团打算在正式发动政变之前先除掉李显的两个兄弟姐妹李旦和太平公主,然后等到韦氏登记之后,再屠杀李氏皇族,韦氏和武则天不一样,武则天虽然专横,可她并没有狠下心杀死爱自己的丈夫,事后又因为儿子的关系,无法完全将李家赶尽杀绝,可是韦氏不一样,她全都做得出来,所以嗅到了气味的皇族全都人心惶惶。
他果断的统一了李隆基的计划,并且让自己的儿子直接参加,于是李隆基拉拢了一批禁军领导,开始策划铲除韦氏这批人,大约在两三天之后,他们就发动了雷霆万钧的行动。
这天晚饭后,李隆基和禁军江陵秘密入宫,然后直接杀入了保护禁宫的羽林军首领,宣布韦氏谋杀皇帝,罪该万死,应该让相王李旦继承皇位,安定天下。这些羽林军平时也是恨透了韦氏和安乐公主以及上官婉儿这些人,再加上他们也都还有点忠心,觉得皇帝死的不值,所以顿时就全部归顺了李隆基。
李隆基的实力迅速壮大,再也没有什么好迟疑的,立即冲入宫内,斩杀宫门的侍卫,一时间杀声震天,战斗一直持续到三更时分,李隆基基本上控制了局面,于是帅骑兵直扑太极殿,正在丈夫灵前忏悔的韦氏,听说兵变,披头散发的跑了出来,跑到禁军营寨想要谋求保护,结果自投罗网,被禁军一刀杀死,拿着脑袋找李隆基领赏去了。
天快亮的时候,做了一夜美梦,全然不知道死活的安乐公主,根本不知道有兵变这回事儿,还在描眉化妆的时候,一群禁军冲进来,不由分说,把她砍死在梳妆台前面。上官婉儿还心存侥幸,请禁军江陵刘幽求为她求情,刘幽求也答应了,但李隆基是什么人,坚决不答应,让人把上官婉儿杀掉。
韦氏死后,她的儿子少帝李重茂被废,因为政变是相王的儿子发动的,李隆基掌握着大部分的禁军,而且相王以前就当过皇帝,名正言顺的应该当皇帝了,所以百官上书,让睿宗重新登上皇位。
睿宗生性淡薄,不愿意,最后在众人的强烈要求下,这才勉强同意。公元710年六月二十四日,唐睿宗李旦宣布继承皇位,这也是他一生中第二次登基做皇帝了。
唐睿宗是李治的第八个儿子,也是武则天的第四个儿子,他的三个哥哥都分别当过太子,李显还曾经当过皇帝,到了他的这一代,本来已经和皇帝无缘,但韦氏的政变又把他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他生了一个很伟大的儿子那就是李隆基,李隆基在年轻的时候就非常厉害,帮助他夺回了政权,公元710年唐睿宗再次即位。
睿宗两次当皇帝的日子加起来也不过三年多,性子又非常的温和,能力也是有限,所以并没有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好事儿或者坏事儿,倒是“三让天下”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第一次让天下是让给自己的母亲武则天。当时是公元690年,武则天已经平定了徐敬业的叛乱,满朝文武都是武家班的亲信,很多人都上书请求武则天改朝换代。在这种情况下,傀儡皇帝李旦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主动上书给武则天要求让天下,并且恳求母亲允许他姓武。
当时武则天的政治布局已经趋于圆满,完全达到了改朝换代的要求,所以她也没什么好客气的,立即就表示答应李旦的请求,登上皇位,改唐朝为大周,而李旦则从皇帝变成了皇嗣,皇嗣的意思就是皇太子的候选人,享有皇太子的待遇,但是没有皇太子的名义。他的遭遇一直比李显要好得多,至少没有被发配到偏远的地方过苦日子,由于他为人老实,受到的猜忌也非常少,日子还算过得去,不用太提心吊胆。就连武家班对他也似乎没有什么疑虑,当作废物一个。
公元698年,武则天决心要立自己的儿子做太子,此时她还有两个儿子活在人世上,除了李旦之外就是中宗李显,而李显是李旦的哥哥。当武则天派人把李显从房州接回来之后,为了避免兄弟相残让武家班有机可乘,李旦就主动上书给武则天,请立李显为太子,有效地避免了兄弟两人之间的不和谐。结果李显顺利的当上了皇太子。
等到公元710年六月,李显被韦氏害死,没有几天的功夫李隆基就平定了叛乱,李旦再次当上了皇帝,然而李唐王朝并没有因此而走上正规,各种不安定因素纷至沓来,首先就是李旦的亲妹妹太平公主。
在这次平定叛乱的过程中,太平公主立下了大功,所以李旦给了她很多的赏赐,在政治上也有很高的待遇,当时李旦朝廷里的四名宰相甚至全都是太平公主的亲信。而李隆基则因为立功,以第三子的身份当上了太子。
李隆基的大哥李成器没有跟他争,但是太平公主却要跟他争。大约因为是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的血液里自小就流淌着不安分的元素,韦氏掌权的时候,她靠不上边,现在终于等到机会来了。可是李隆基又成了她的障碍物。
为了独揽大权,太平公主向李隆基发出了挑战。李旦不久之后就感觉到了太子和太平公主之间的剑拔弩张,但是他不愿意伤害任何一方,于是尽量在两人之间保持中立,平衡两人的关系。
很快太平公主就发现自己低估了李隆基,这个年轻人性格果敢,非等闲之辈,他在朝廷一天,自己就休想实现政治抱负,于是太平公主就想让李旦换一个懦弱点的太子,多次展开行动陷害李隆基。
坐在太子的位置上,表面上说来好听,其实就是众矢之的,危险之极,李隆基很快地陷入了被动。不过李旦还算明白,他并没有过多的难为李隆基,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分别征求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两人的意见,然后折中处理。所以太平公主数次行动,全都无疾而终。拿李隆基没有办法。不过她们两人之家的矛盾日益公开化,也引起了李旦的警觉,他感到这种情况发展下去,李唐很可能再次进入灾难期。
两年之后,公元712年,李旦当皇帝26个月了,有一天天象出现了异常。太平公主觉得自己抓到了机会,于是找了一个李旦也认可的术士进宫向他说:“这次天象出现变化大概的意思就是要废旧立新,意思是皇太子应该改变他的位置!”
这意思很明白,有两种解释,皇太子要当皇帝;皇太子应该换人。睿宗其实还是很迷信的,很相信天象的说法。不过他在深思熟虑之后,给出的答案却让太平公主始料不及,而又大跌眼镜。
李旦决定第三次让天下,逊位给太子,来迎合天象的指示。
这个消息传出去之后,不但太平公主无法接受,就算是既得利益者李隆基自己都没有办法接受,他甚至认为这是自己的老爹在考验他的忠心,连忙屁颠屁颠地跑到宫里去磕头,表示自己绝对没有当皇帝的野心,一心只想给老爹尽孝。
睿宗表示说:“你本来就立下了大功,现在当皇帝也算是水到渠成,不用等我死了啦,现在就干吧,我支持你。”李隆基心里还是没底,表现的痛哭流涕,最后也没说一句愿意接受的痛快话。但睿宗说干就干,七月份就下旨逊位给太子。
但是在太平公主的强烈要求下,睿宗还是留了一手。留了一手什么呢?
太平公主毕竟也是睿宗的亲妹妹,兄妹感情一向都不错,睿宗倒霉的时候,太平公主也曾经一再的伸出援手,所以睿宗不打算抛弃太平公主,他知道一旦李隆基大权独揽,太平公主肯定第一个倒霉,所以睿宗在诏书上表示,自己虽然要去当太上皇了,但是某些权力还要保留,尤其是三品以上官吏的任免权和重大的刑事案件的裁决权,其实就是想尽最大的努力保护太平公主的安全。
太平公主总算是喘了一口气,可是他也知道,李旦不可能保护她一辈子。早晚有一天,李旦会死,就算不死,终究有一天也会交出权力,所以要想自己安全,就必须搞掉当今皇帝李隆基才行。
公元713年,太平公主经过一年的经营,决定武装叛乱。最初的时候,太平公主本来不想这么做,她想要毒死李隆基,但是双方闹得这么激烈,李隆基早就防备这一手,饮食方面非常的谨慎,所以她根本没机会下手,鉴于时间越来越紧迫,所以就改变计划打算釜底抽薪,直接率军进宫杀死皇帝另立新君。
形势一触即发。
李隆基此时也在太平公主身边布置了一些密探,很快他就得到了对方想要狗急跳墙的消息,于是率先采取行动。太平公主打算在七月四日发动突袭,而李隆基在七月三日这一天突然发动,逮捕了太平公主的所有党羽,当场格杀。然后下令逮捕太平公主,而太平公主得到消息逃走,逃到山区的一个寺庙里,三天后自觉穷途末路的她出来自首,被赐死在家里。
太平公主被杀了,太上皇李旦也就失去了牵制李隆基的力量,也失去了牵制他的必要性,所以干脆下旨把所有的权利还给皇帝,自己真真正正的当起了无事可做的太上皇,三年之后,也就是说开元思念,在百福殿驾崩,享年55岁。
李隆基真正的掌握了大权,开始做自己名副其实的皇帝了。
龙啸狂兵字数2890254 一腔热血,一双铁拳,彰显铁血男儿本色!至尊兵王重回都市,在一位漂亮风情的女老总手下做事,日子颇得乐趣,但是平静的生活却被一次意外绑架所打破,他被迫出手,暴打纨绔,猛拍局长,凶狠如狼,他是兵之王者,注定龙啸九天,笑傲花丛。...
三年前,顾婉被贱女设计,被渣男逼至走投无路。三年后,虐渣是顾婉的终极目标。然而每次动手,她的盲先生总是先下手为强。季先生,你到底要干嘛?没有理由的宠你啊!...
五年前,秦冉被亲姐姐绑架,在伤心欲绝中签了离婚协议书。五年后,一对儿萌宝强势来袭。送冥币花圈阻挠了亲爹跟渣女的大婚。而秦冉再一次落在了那个让她伤痛的渣男手里。只是这一次,渣男为什么不渣?为什么宠她入骨?慕擎宇,我不想再嫁给你!嗯,那我嫁你。慕擎宇,你还要不要脸!不要,我只要你!...
作者都门帐饮醉的经典小说大宋最强太子爷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北宋,一个繁华且虚浮的朝代。北宋末年,一个战乱频起的屈辱年代。当代大学生在机缘巧合下穿越到了北宋,成了北宋的太子。在这里,有系统傍身。他建强军,肃朝堂。搞科技,御外敌。能文能武,金戈铁马,方显男儿本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