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并非他不重情义,过河拆桥,而是他已深切地感受到了薛白的威胁。试问,又有哪个李氏子孙坐在太子的位置上,敢给薛白这等野心勃勃之人一个能参与夺位的身份?
每想着这些,李琮都有种如芒在背之感……
“殿下!”
忽然,有官员狂奔而来,直奔进门下省,欣喜若狂地对李琮喊道:“殿下洪福,天佑大唐,叛军遣使来降了!叛乱马上要平定了!殿下平定了叛乱啊!”
“什么?”
此事太过突然,李琮惊讶莫名,站起身来,想要问一句“叛军为何忽然投降了?”很快却忍住了。
他已今非昔比,不是在十王宅中那个没太多城府的闲王了,心知如今百官都认为是他运筹帷幄,一旦问了,便要打破这种印象。故而,他迅速调整为喜怒不形于色的样子,负手而立,静待更多的消息。
“叛将崔乾佑遣使来觐见,并附上请降书,解释叛乱原由……”
那封请降书很长,李琮仔细看过,将信将疑。
崔乾佑还是顾及到了他的体面,没有说薛白逼迫安禄山叛乱是为了扶立他继位,而是把这一切归咎于薛白个人的野心。李琮以前都是听李隆基、杨国忠的立场说此事,每觉冤枉,这还是第一次从叛军的角度阐述薛白的阴谋,不由背脊发凉。
于是,这封请降书给到他一个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薛白比叛军还要可怕。
毕竟连叛军投降的条件都是斩杀薛白,之后才是保留他们的将职,放他们回去镇守范阳、平卢。
消息刚刚传来,刚听说此事的一些勋贵高官们,不少人都十分热切,劝李琮接受叛军的条件。
“殿下,这还有何犹豫啊?!”
“此事不可声张,容后再议。”
李琮的态度却很暧昧,不仅没有答应,还下令众人不许谈论。他没有马上召见薛白,而是独自回到东宫思索着。
边令诚一直跟在他身后,偷眼观察,找到机会后终于小声问道:“殿下有何顾忌?”
这问题李琮回答得干脆,很快便吐出了两个字。
“李亨。”
边令诚一愣,意识到自己只顾保命,竟忽略了这一点。
“若杀薛白,一者,叛军反悔又如何?二者,李亨奔到朔方,招兵买马,虎视耽耽。我若自断一臂,如何与之相抗?”
“殿下多虑了。”边令诚道:“奴婢灭小勃律国、征河北,略知兵事。今叛军之所以降,必有缘故。奴婢猜测,一是郭子仪、李光弼大军将至,二是叛军中多是胡将,不习惯中原生活,欲归塞北,人心不齐。殿下若施恩安抚,他们必归心于殿下。”
这番话很好听,李琮听了不由自主地便感到放松了一些。
边令诚最擅长的就是宽抚人心,他再接再励,道:“如此一来,殿下孤守长安,力挽狂澜,乃大唐的擎天柱石,自是天下归心,万民景仰。彼时,殿下既手握十万边军,又是民心所向。李亨无德,何以与殿下相争?”
“是吗?”
李琮终于开始犹豫起来,踱步思忖着,喃喃道:“可天下兵马皆忠于陛下,唯薛白忠于我啊。”
他指的是,在他与李隆基两人之间,薛白是极少数明确表态支持他,且有实力的人。目前为止,他是没看到有人可以取代薛白的。
边令诚连忙道:“奴婢愿为殿下说服王思礼、李承光诸将,他们潼关失守,二十万大军一朝尽殁,恐圣人责怪,必愿效忠殿下。”
“可行?”李琮问道:“他们与薛白走得很近啊。”
“殿下放心,如今薛白已惹了众怒。等消息传开,满城公卿必杀薛白以招抚叛军,长安城这些守将一定知道该怎么选……”
边令城一番话,差点连自己都说服了,恍惚以为叛军真是被他劝降的。但没关系,不论叛军是真降假降,这次他两边讨好,已立于不败之地。
(本章完)(33)
喜欢满唐华彩请大家收藏:()满唐华彩
最火爆灵异茅山道术有玄秘,上请三清诛邪祟!少年天师李飞,下山救人,浪迹都市,灭千年僵尸,除东瀛鬼王,斗无常,杀鬼差,保护大校花,清除茅山叛徒,十八层地狱任我游,以道术度一切邪恶,终功德圆满。...
妖孽保镖进都市,面对风情万种的豪门大小姐,他说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这个妖精我收了!面对咄咄逼人的强敌,他用他的热血铁拳,将对手统统踩在脚下。他说,龙就是龙,在哪儿都是君临天下。...
我是弃子,但我天生命硬,百折不挠我是赘婿,可我满心狂狷,岂能低头?十五年伏蛰,遭人嫌弃,受尽屈辱,只为开启复仇之路。我就是要靠着自己的双手,夺回本就属于我的荣光!...
沈鹤嵘作为红街最能打的靓仔,绑定了最牛的男神系统。 这一路穿越本该疯狂打脸反派,脚踩主角,走上人生巅峰,可是却总是出岔子。 刚刚收了男女主保护费的人是谁? 威胁高智商反派替他做作业的是谁? 去女配家里自荐当小白脸的是谁? 不好意思,作为曾经的红街大佬,沈鹤嵘表示朕已经金盆洗手了。 逆袭是不可能逆袭的,只有躺赢才能勉强维持生活的样子。...
李祐穿成了早死的王爷,靠着一手养瓜种菜的本事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没办法,谁让他身带系统了呢,有外挂加持就是牛逼,还有各类的小药丸,想不强都难。李世民跟朕回京城。李承乾皇弟,咱俩能不能换换,你当太子,我去种田。李宽皇弟,我要在你这住一年。李泰皇弟,我愿倾家荡产求着酿酒术。李治我要这天下何用,还是皇兄香。李祐滚,我只想做我的逍遥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