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八月底,朝堂纷扰之事渐消,几乎所有官员都将目光投向了一件事:
三大国本,即国歌、国旗、国徽。
自建文元年开始,至当下长达八个月的时间,无论是京师,还是京师外府州县,无论是繁华苏杭,还是困顿边疆,只要有官衙、官学,就会有三国本之论。
这是一件大明天下,所有士绅、官僚阶层共同参与的盛事,甚至在京师等地,一些富农、商人也想尽办法参与其中。
按照礼部统算,全国各地报送各类方案,均超过了三千份,然良莠不齐,经礼部、内阁、都督府、都察院、六部等初审之后,每一种方案只遴选出了五百份。
而这五百份,又经过一轮轮审查,无数场争论,才最终各留下三十六份方案。
没办法再减了,再减下去,就要打人了。
以国歌来论,三十六份方案,内阁一份,六部及相关衙署、国子监合计十份,五军都督府三份,剩余二十二份,是全国各地布政使送来的。
总不能让人家连决赛都不进,淘汰赛就把他们赶走吧?
这多不地道。
得罪人也得交给皇上去得罪,礼部不愿意当这个冤大头,于是,三十六方案一起呈报到朝堂之上,由皇上与百官共同决议。
第一项决议的,便是国歌。
说起国歌,朱允炆有些感叹,对于封建王朝,不能说它没有国歌,只能说,在明及以前,是没有国歌的,直至晚清,才会现了国歌。
一八九六年,李鸿章出使西洋,人家要奏乐奏国歌,清朝没有,李鸿章也没有,于是用了一首诗词作为“国歌”:
“金殿当头紫阁重,仙人掌上玉芙蓉,太平天子朝天日,五色云车驾六龙。”
这首存在于外交场合的国歌被称之为《李中堂乐》。
但这并非是朝廷法律规定的国歌,后面清朝还写了一首陆军军歌《颂龙旗》,整天喊着“扬我黄龙帝国徽,唱我帝国歌”,但那也不是国歌。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法律条文,给予国歌地位的,是清朝的《巩金瓯》:
“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袍,清时幸遭。真熙皞,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
只不过这首国歌还没来得及广传于世,保护清朝,一个月之后,辛亥革命爆发,这首国歌也就成为了清朝的“葬歌”。
虽然除清朝之外,其他封建王朝都没有国歌,但如果仔细去看,还是存在着一些“准国歌”。
比如商朝,其准国歌是《诗经·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
周朝准国歌为《文王》:“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上帝既命,侯于周服。侯服于周,天命靡常……仪刑文王,万邦作孚。”
不过商周时期的准国歌传唱度不高,知道的人不多,但秦、汉的准国歌,那就有名多了,凡是看过历史的,几乎没有不知道的……
秦朝的《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汉朝的,自然是《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到了隋唐,李世民还是秦王时,打架之余还不忘研究曲调,创作出了秦王破阵乐,这可以说是大唐的军歌,后来又被改编为歌舞曲为一体的歌曲,堪称大唐准国歌……
“主圣开昌历,臣忠奉大猷;君看偃革后,便是太平秋”的破阵乐终没挡住大唐的衰落。
宋文化太过多元,找不出一首可以作为“准国歌”的歌曲。
元朝时,大家都去听曲子去了,哪里有“国歌”出世的机会。
朱元璋虽然勇猛,睿智,开疆拓土,远近外交,却也没有给大明找个国歌,现在轮到朱允炆了。
一定要找一首歌,作为大明国歌,世代流传!
为了暗恋的邻家嫂子,康二蛋刚进城就跟人干了一架,上面的大头被开了瓢,下面的小头也触了电。本来挺悲催的遭遇,却让康二蛋意外地获得了神奇的能力当银行卡从他的指尖刷过时,可以瞬间转账,不用花一分钱却堪比洗钱集团的高效率,而且还不会留下任何的蛛丝马迹。这个神奇的能力,会让康二蛋走向何方呢?amplt关注小说微信公众号更好的阅读小说微信搜索名称新夜猫追书(微信号yemaoxiaoshuo)ampgt...
宣和六年,来到东京汴梁城! 距离靖康之耻尚有两年,玉尹站在五丈河畔,茫然不知所措。 东京梦华,真邪?幻邪? 大厦将倾前的醉生梦死,市井之中繁花似锦…...
披着爽文皮的瞎瘠薄扯淡科幻文 在丧尸末世到来时发现自己有一艘宇宙飞船,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严昭著谢邀。日天日地的体验。 如何跟第一次见面就打起来,之后时常打架并且三观不合的朋友相处? 沈用晦没有什么是上床解决不了的,一次不行就再上一次。 前三章是空章,删不掉所以只能放着,不影响阅读,第四章是真正的第一章。...
风华正茂的挂职县委副书记安在涛因为一场火灾,重生回了1998年7月。重生了,一切从头再来。从小记者一路步入官场青云直上,他的升迁密码是什么?官场的一缕清风,仕途的激越官声。...
穿越,失忆,民国,抗战,颠沛流离,出生入死,缠绵爱情种种不可思议匪夷所思的事情都发生在了黄历的身上。在那个民族危难的年代,在作英雄与汉奸之间,只有一个缝子留给他把忠与奸全放在一边,低头去作行尸走肉,浑浑噩噩地苟延残喘。而黄历,本想平凡,却摆脱不了传奇人生的宿命。让我们一起与他去感受历史的脉搏,在血雨腥风中享受那温情恬适,在战斗烽火中陶醉于那儿女情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