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83章 宦官之乱(第1页)

在诛除梁冀之后,桓帝为收揽人心,第一件事不是改变梁冀执政之时的诸多弊病,而是论功行赏。单超、徐璜、具瑗、左悺、唐衡五人均被封为县侯,单超功劳最大,食邑两万户,后又封为车骑将军;其他四人各一万户,世称“五侯”。中常侍侯览呈上五千匹缣,桓帝赐以关内侯,不久又晋封为高乡侯。就连小黄门刘普、越忠等八人都被封为乡侯。从此以后,东汉政权又从外戚手中转到宦官手中。宦官在心理上本就异于常人,此番夺取大权,还不如梁氏掌权之时。他们一心为了满足自己,无恶不作、任意妄为,搞得天下大乱、民怨沸腾。

延熹三年(公元160年)单超死时,桓帝赐以东园棺木以及棺中玉器,出殡时调动五营骑士、将作大匠建造坟墓。此时的桓帝,在亲政掌权之后,其懦弱性格日益显现出来,并在宦官的制约下,变得不明是非,暴虐无能。徐璜的侄子徐宣,在担任下邳令之时,暴虐无道、鱼肉乡里。他不仅不将天下百姓放在眼里,即使是汝南太守李皓,在被他视如草芥。他曾经强制要求娶李皓的女儿,遭到严词拒绝之后,便带领士兵将其女儿抓了过来,百般羞辱之后将其射杀。李皓知道了这件事情,也只能徒呼奈何,直到东海相黄浮知道此事,便下令抓了徐宣一家,将其处死,以正律法。宦官徐璜为报仇便纠集了一干宦官,在桓帝耳边大肆进谗言,桓帝当即大怒,不问因由便诏令治狱,将东海相黄浮判了髡钳重刑,谪入左校做苦工。

其实,皇帝之所以会变得如此不堪,是有深刻的原因的。一方面,这些宦官都为桓帝亲政立下了汗马功劳,皇帝执掌大权,当然不能忘恩负义。另一方面,则是皇帝在此时已经是孤家寡人一个,在身边没有任何可堪大任的人才可用,只能仰仗宦官。最后,则是因为桓帝在夺权成功之后,宦官为了博取他的欢心,想尽各种办法,可谓煞费苦心。时间一久,桓帝便沉溺于享乐,逐渐荒废了国家大事。这就引起了新兴士大夫势力的不满。而在天下寻常百姓眼中,更多的人是选择支持士大夫的,然而,他们毕竟和宦官的根深蒂固不一样,在实力上远远比不上宦官。两派在根本利益上的不同,注定会演变成一场轰轰烈烈的冲突。

这一天终于来临,事情的起源还需要从汉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说起。对于宦官乱政、为非作歹,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人人莫不怨声载道。而正在此时,宦官赵津、侯览等党羽与张泛、徐宣等人借着桓帝下诏书大赦天下之际,加速自己的不法行动,这样一来,自己便可以明目张胆地胡作非为,即使被抓住,也可以在大赦之时免于惩罚。而在此之前,由于宦官屡进谗言,桓帝又对其信任不已,朝中大臣大多被压制。士族官员成瑨、翟超、刘质、黄浮等早就看不惯宦官的言行,当此之时,虽然势单力孤,却依然不畏权贵,在大赦以后按律处置了这些人。宦官等人向桓帝进言,说他们纠结在一起,毁谤朝廷,危害社稷,桓帝听信一面之词,重处了这些官员。宦官见有机可乘,遂借机对朝中不满他们的臣属进行打击。

一时之间,朝廷之上可谓风声鹤唳,人人自危,为了维持局势的稳定,为平白无故蒙受冤屈的官员平反,太尉陈蕃、司空刘茂二人一起站了出来。他二人位极人臣,朝中士人皆是唯他们马首是瞻。针对当前宦官乱政、桓帝被蒙蔽的事实,太尉陈蕃、司空刘茂与其他士族官吏进行了严密的商议,可惜还是走漏了风声,被宦官们提前察觉,向桓帝告发说,士大夫群集,欲对桓帝的执政现状进行诽谤。果然,第二天,太尉陈蕃、司空刘茂二人便在大殿之上一起向皇帝进谏,桓帝一听,顿时心中不悦,要不是这二人都是朝中重臣,这么多年以来对汉朝也算得忠诚可嘉,桓帝几乎就要当场发作。刘茂见状,其胆小谨慎的性格便迅速占据了上风,原来商议好二人同时上书的事情,也只能半途作废。遂剩下陈藩一人独自上书,为遭受陷害的官员辩解,要求桓帝“割塞近习与政之源”,清除宦官乱政的不正之风。桓帝闻言,果然和昨天中常侍等人所说的一样,欲要结党营私,打击忠心于自己的宦官们,只是这陈藩树大根深,一时之间还不好对付,桓帝便决定不理他,而宦官等人则因此更加嫉恨士大夫们,虽不敢加害名臣陈蕃,但对其他人则大加报复。

虽然朝中大臣、地方官员以及民间百姓大多站在士人一边,纷纷指责宦官乱政,为非作歹,排斥忠良。可惜毕竟相信宦官的是皇帝,刘志一声令下,天下莫敢不从,结果这些站在士族一方的官员被纷纷免官,成瑨、刘质等最终在狱中被害,岑晊、张牧等人逃亡得免。此时的河南尹李膺,对于朝局变动的情况也时刻关注着。之前宦官党羽张成之子因为宦官的庇护,在大赦之前公然了结私人仇怨,杀害了一人。李膺负责查办此事,宦官阉党见桓帝即将大赦,对此事也没有放在心上,哪知道李膺在大赦期间,对于张成之子的罪行压下不审,专门等到大赦过后,再行定罪,以排解自己心中的愤懑,将宦官及其党羽绳之以法。不久,按照当朝律例,李膺处死了张成之子。张成闻讯,心中大痛,心想:此仇不报枉为人,连夜向宦官禀明此事,要求他们念在自己忠心不贰的份上,为其亡故之子报仇雪恨,宦官对于李膺处处与他们作对之事,早就心怀不满,欲要施以惩戒。于是,宦官一党遂让张成弟子牢修上书,诬陷李膺等人养太学游士,交结诸郡生徒,结党营私,诽讪朝廷,扰乱民众。从此,士大夫与宦官间的矛盾就此爆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桓帝闻言,当即大怒,遂诏告天下,逮捕并审理党人。御史中丞陈翔、太仆卿杜密等重臣及陈寔、范滂等士人皆被通缉。太尉陈蕃知道这是宦官之奸计,遂以“罪名不章”为由拒绝发布署诏书。宦官见桓帝颁布的诏书,因为没有太尉的批准无法生效,便向桓帝进言,跳过司法程序,直接让宦官负责的北寺狱审理此案。李膺、陈寔、范滂等人慨然赴狱,受三木酷刑(他们的头颈、手、脚都被上了刑具,叫做“三木”,然后被蒙住头一个个拷打)在狱中关押了一年多而不改其辞。

司隶校尉李膺等二百余人受诬为党人,一并犯罪被监禁,这些人大多是天下名士,民间所认同的“贤人”。度辽将军皇甫规以没有名列“党人”而被捕为耻,上书“臣宜坐之”,要求桓帝连自己一块儿治罪。桓帝没有理他。陈蕃再度上书,以夏商周三代之事劝谏,言辞激切,桓帝嫌他多嘴,以陈蕃提拔的人才不好的罪名免去了他的太尉一职,改以光禄勋周景为太尉。司空刘茂深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也连同一批士人,向皇帝进言,请求赦免士人官吏的罪责,可惜桓帝此时已经彻底被宦官所迷惑,大权也大多掌握在宦官的手中,不久,司空刘茂便以协同之罪被罢免,改以光禄勋宣酆为司空。

后来桓帝窦皇后的父亲槐里侯窦武同情士人,上书求情。

桓帝闻言,心中暗想,此事大可就此为止了,因为朝中反对宦官的大臣几乎全部遭到打压,物极必反,没有必要激起他们全部的变动。而宦官虽然好用,但如果权力太大,则非社稷之福。

永康元年(公元167年)六月庚申日,桓帝颁布诏书,大赦天下,全部免除党锢的罪。

喜欢历代王朝更迭请大家收藏:()历代王朝更迭

热门小说推荐
房奴,向钱冲

房奴,向钱冲

何国威签购房协议的时候手都在发抖,毕竟几十万的借款,两百万30年的贷款,人生之路仿佛一下子失掉了很多可能,连上班吃个外卖都要计较着怎么划算蓝清灵说自己是个太懂事的妻子,一个梦中的婚礼也没有,连婚戒都没有买,双十一看中好多东西,衣服包包化妆品,都加了购物车。最后一点结算,发现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想到每月还要还房贷,...

末日审判使

末日审判使

一座古老神秘的灵术学院,一次密谋无情的审判,连接了平凡与神圣,审判使开始食尽人间烟火,而他开始对抗命运之轮开始转动,一个在寻找罪的救赎,一在寻找爱的归属不可思议的旅途,收集七件圣物,英灵殿,黑白国度,雪域谜城魔族,吸血鬼,影子王国,狼王难以置信的身世,不停的追念,寻找的大哥竟是魔族之人,以男人身份活到至今却发现是女人惊天现世的谎言,她不再是原先那个他接二连三的审判,高冷的审判使竟...

手掌乾坤

手掌乾坤

天龙八部中的逍遥派神功,纵横异界,凌驾永恒!我是胡莫,我有逍遥派功法,顺我者,与我共同荣华富贵,逆我者,北冥神功伺候。在此老虎恳请诸位,喜欢这本书就收藏,投票支持吧。日更两章,力求永无间断。...

电影巨匠

电影巨匠

我想要好莱坞成为我想要的好莱坞。兰斯洛特-施特雷洛。他的一生跌宕起伏桀骜不驯波澜壮阔才华横溢,没有人可以否认他的出色,左手握着亿万票房,右手揽着无数奖杯,即使是最挑剔的影评人也不得不低下自己高昂的头颅,更不要说全世界有无数影迷将他顶礼膜拜。他天生就具有一种让男人和女人都陷入迷乱的气质,肆无忌惮地挥霍了...

全能修炼至尊

全能修炼至尊

穿越与手机融合,拥有手机所有功能,真N核大脑多核运行,扫描录入书籍,运算分析功法,连线机关分身  姜小白要咸鱼翻身一举成龙!...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